素食有益身心健康 - 中国素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各个民族、各个地方都有其特色的菜肴,在历史的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极具华夏代表性的“八大菜系”。然而,不管是哪个地方、哪个菜系,素菜始终都是与地方特色菜并驾齐驱的特色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素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选择与实践,深受文人雅士、僧人、学佛人士所推崇。

素食的悠久历史文化

我国素菜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豆腐就是在西汉时期,由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这为素菜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为豆腐不仅是素菜的重要原料,也是素食中的优质蛋白,它的发明无疑让素食也能成为了维持人体基本能量的饮食。

到魏晋时期,素食的发展已经相对非常完善,逐渐出现了许多完整的素食谱。

北魏《齐民要术》中专列了素食一章,介绍了11种素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素食谱。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崇尚佛学,并以身现法倡导素食,大大推动了中国素菜文化的发展。

素食走向专业化,还得从宋代说起。

《东京梦华录》有记载,北宋卞京和南宋临安的市肆上均有专营素菜的素食店,南宋首都临安流行的素食有上百种。

那时,南方饮食十分考究,多素食菜名中,带“素”字的就很多,比如素鸡、素火腿等,这体现了素食在人们心中的受欢迎程度,也说明了彼时有老百姓以素食取代肉食,看出我国人民百姓对素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此外,宋朝关于素食食材与菜谱的文献记录也非常详实。宋朝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中记载了近八十种素食,包括花卉、药物、水果和豆制品等。

程达叟的《本心斋蔬食谱》则记录了20种用蔬菜和水果制成的素食菜谱。

元明清时期,素菜的发展到了总结前人,不断突破创新的阶段。

与素食相关文献记载丰富,种类繁多。清末薛宝辰曾有素食专著《素食说略》,其中记述了200多种素食,堪称一部素食百科全书。

孙中山早年学医,深谙国民身体健康与建立强盛国家的关系,而人体健康又有赖于丰富的营养和平衡的膳食结构。因此,他非常重视饮食和食物,还特别提到了豆腐。他认为豆腐富有营养,为养生要物,强调大豆食品的作用。他说:“以黄豆代肉类,是中国人之发明。”

可见,在华夏漫长的历史中,素食一直深受国人的喜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禅寺中的“礼法之茶”

禅寺中的“礼法之茶”

“礼法之茶”不仅象征寺院的寺院的仪规,也是内心的修行(图片来源:资料图)唐朝因为茶圣陆羽、皎然、卢仝等人提倡喝茶,加上禅宗的盛行,而茶的淡雅素朴又与禅相符,所以整个寺院生活中,几乎有礼仪必有茶,住持...

海涛法师:我信佛,可是身边很多朋友都不信,请问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接受佛法-

海涛法师:我信佛,可是身边很多朋友都不信,请问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接受佛法-

海涛法师:我信佛,可是身边很多朋友都不信,请问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接受佛法? 问:我信佛,可是身边有很多朋友都不信,而且还劝我不要迷信,请问我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接受佛法? 答:我想佛法是用在人格发...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一生万法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一生万法

一生万法在一座禅寺里,负责煮饭烧菜的典座,是非常受到尊重的职务之一。但要把这个职务做好,不仅要将饭菜煮出味道,尤其要爱惜米、菜、油、盐,不可糟蹋。参学很多道场的石霜禅师在沩山禅师那里负责典座,管理米...

佛教故事: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大象帮助救灾

佛教故事: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大象帮助救灾

大象帮助救灾大象是群居性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由雌象做首领,每天活动的时间,行动路线,觅食地点,栖息场所等均听雌象指挥。而成年雄象只承担保卫家庭安全的责任。在泰国南部重灾区,大象成为救援人员的首选帮手...

太上感应篇图说130: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

太上感应篇图说130: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

经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原文】不幸天公赋陋颜,自家览镜亦难堪。旁人何用生非笑,积恨他年重似山。注:人生四肢有缺,五官不全,谓之天刑。君子矜不成人,正当生怜悯心,若肆其轻侮而讪笑之,非惟有伤盛德,...

山楂外用 治病的五个验方

山楂外用 治病的五个验方

楂不但酸甜可口,还有许多药用价值。它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山楂哦。 山楂外用 治病的五个验方 腮腺炎:除内服药外,取山楂粉与凡士林调成15%软膏外涂,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