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结缘」和「了缘」的意义何在?

「结缘」和「了缘」的意义何在? 

佛教只说结缘和了业,那是指结善缘了恶业,没有「了缘」的说法。 

结缘的意思,是对没有善缘或善缘不足的人,使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世法的帮助和佛法

的引导,大家增长善缘,彼此互助,走上学佛修行成佛的路。因此,尽自己之所知所能与所

有,跟我们所接触的人和众生广结善缘,是应该的。不过,结缘并不是投资,而是施予,不

该想到回收。以一己之力广结善缘而影响他人也广结善缘,就是布施。小则能够造福自己当

下所处的社会,增进彼此的幸福;大则可以影响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成为人间净土。 

至于「了缘」,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名词,是由于因果观念受到民间信仰的影响而产生

的误解。本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对的,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也是对的,结果却由男女彼

此恩爱而衍生为彼此互欠,而既然互欠,就应该再来结为夫妇,互相偿还,于是成为所谓的

「了缘」。流行于民间的武侠小说、神怪小说以及各种故事传说,都有三世夫妻七世夫妻等

的说法。既是三世夫妻,那么做了一世夫妻,应该还有二世;做了二世夫妻,也还有一世;

要做完三世之后才能分手。有些民间信仰的鸾坛和乩童,以及无稽的命相和江湖术士,以如

下论调告诉人:要了宿世姻缘,一定要和某人配为夫妇,如果不接受这样的安排,就会发生

家庭变故乃至生命危险。有些神棍也就藉此而就,了一度缘、数日缘乃至数年缘,使异性受

骗失身。 

根据佛法,男女之间的关系既然有恩有怨,永无了期,那就不仅是三世七世而是无量

世。所以《梵网经》说:「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也可以说,任何异性都曾

经是我的配偶,那是永远了不完的恩怨。只有恩而没有怨的夫妇是很少的,何况即使彼此有

恩无怨也是情执;既有情执,就难以舍离,岂只是三世夫妻七世姻缘?应该是无量世的恩爱

关系。唯有彼此因缘成熟而业力相当才能结为夫妇,如果把违背社会伦理的男女关系称为了

缘,既为世法所不容,更为佛法所不许,那会使更多人受到不良影响,是造了更多的恶业。

佛法说应结善缘而了恶业,凡是易于产生恶业后果的任何因缘,避之唯恐不及,怎么还敢玉

石俱焚、自毁毁人?因为非分的男女关系,都会为对方、为第三者乃至给更多人带来灾难,

所以「了缘」的传说,不知害了多少人。 

冤家宜解不宜结,不正当的、非分的、为社会伦理所不许的男女关系,都应视为冤家相

逢、恶业显前,切勿听信「了缘」的说法,应该相信了业的观念。那就是欠人的应该还,对

所有逆境鼓起勇气加以解决,还债越多负担越轻。我们并不认为凡是男女关系都是造恶业,

事实上正当的夫妇是人间伦理的基础。但是,如果鼓吹了缘而影响善良风俗,那就是造恶

业,不仅来生不能成为夫妇,更会遭受可怕的恶报。 

出家人,不论男女,也会受到异性的挑逗、引诱或试探。出家人都是凡夫,都不是离欲

的阿罗汉,所以佛经中说男女之欲最可怕。如果追究我们每个人的过去因缘,都曾是无量众

生的眷属;若要了缘,就得跟一切众生继续不断地成为夫妇,根本不可能有出家的机会。因

此,如果出家人也相信了缘,那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出家了。出家是以信心和愿心做为支柱,

自己愿意出家,就要把男女关系视为恶因缘坏果报,不让它永无尽期地继续纠缠;应该拿出

智慧之剑,斩断男女的情执,这才算是真正的了缘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你不奉我戒,闻法何益?

你不奉我戒,闻法何益?

大人物被小沙尼比的丑陋至极最近,我在香港“亚洲周刊”读到一篇专访文章,专访的对象是当今佛教界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专访中,这位大人物對記者說:“我要強調的是,我們是佛教徒,不能大量傷害生命”。又說:...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吐 痰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吐 痰

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见了都不以为然,急忙问道:老师!你为什么要把痰吐在佛像上面呢?道一禅师立刻咳嗽了两声,反问侍者道:虚空之中,到处都有法身,我现在还要吐痰,...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学会自尊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学会自尊

电影明星洛依德将车开到检修站,一个女工接待了他。她熟练灵巧的双手和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整个巴黎都知道他,但这个姑娘却丝毫不表示惊讶和兴奋。您喜欢看电影吗?他不禁问道。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她手...

只有谦虚谨慎才能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不测

只有谦虚谨慎才能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不测

《世法哲言》(二十五)风顺之道莫放肆而疏忽之,艰难之途当振作而谨慎之,面顺而失之慎灾必至焉,迎难行而奋取福田由然。我们任何一个人,处在一帆风顺、幸福的道路上的时候,千万不要放肆和疏忽,而应该自己非常...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请好好对待家人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请好好对待家人

请好好对待家人人的生命短暂,怎么走过自己的生命历程,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对生命的感触也不一样。我觉得人活着,生命中有真心爱你的爱人,生活中有着真情,工作舒心,自己带着平常心、自然态在这个世上生活着,也...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四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四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四集) 尊敬的各位仁者,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孝经》,今天我们来看第二章「天子章第二」,首先我们把这一章的经文念一下: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於人。敬亲者。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