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金刚经》说:「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又说:「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

生。」又说:「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

者。」所谓度众生是佛在发成佛大愿的时候,所立的誓愿,也是在没有成佛之前,尚有自我

中心的时候,所抱持的心愿,所以在未成佛前的凡夫或菩萨,是有众生可度的。 

可是,在成佛之后,既没有了众生,也没有佛,否则便是对立。既然有能度与被度的关

系,便不圆满,并没有亲证法身的全体;因为一旦亲证法身的全体,那就无内、无外、无

彼、无此。例如任何一滴水从海而来又回到海中去,从大海看,所有的水是属于全体的,只

当每一滴水自己看,才看到不同的河流、雨露、霜雪、冰雾。所以《金刚经》又说:「善男

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

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未成佛时的发心菩萨,都要度众生,故有众生可度。因从菩萨的立场来说,一定有众生

可度,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萨,虽已经知道没有众生可度,但他还要度众生;到了八地以上的

菩萨,则是自然运作度众生,自己却已经不再度众生。成佛之后,便不度众生,无众生可

度,只是众生自度,以其善根、福德、因缘的多少,而能感得佛与菩萨的化现而做救济;那

是众生心中的佛与菩萨,不是佛与菩萨的本身。 

所谓善根是众生本有的,但是不加以培养,不会增长、显现,越是努力精进求法,越能

感应诸佛菩萨的慈悲摄化,所谓自助而人助,唯有众生有求,才能感得诸佛菩萨的应化。佛

教常以如人撞钟为喻,轻轻地撞就小声地响,重重地撞就大声地响;钟有响的功能,如果无

人去撞,它不会自响;所以,众生如果不自己努力,增长善根,虽然佛的法身遍在,也不会

帮到你的忙。 

所谓增长善根,就是要发菩提心,也就是说众生自求成佛,即得佛的教化、感应;当自

己成佛之后,就接受一切众生的感应,而非佛去感应众生。所以,一切诸佛成佛之后,他是

全知、遍知的,因此名为正遍知觉,有求必应──众生有求,诸佛必应。 

佛度众生不是以知识度众生,所以佛的全知,并不是说佛需要知道众生所具备的一切知

识,也不需要通过众生经验中的逻辑理念等的思想,因为他是整体的,众生是局部的、个别

的,他能给众生一切,但是不需要学习众生的东西,而是众生需要的,他就直接给予。因

此,种种根器的众生,就能得到种种佛法的利益。人间所谓的分析以及归纳,这都是从个

体、局部为著眼;佛的心量,既然是全体,所以不能用凡夫的知见去解释、衡量佛的正遍知

觉。 

人间所见的佛,比如说释迦牟尼,从理论上讲是化身佛,在人间像人,在天上像天,至

地狱中像地狱,在任一类的众生当中,就像那一类的众生。他是有形象的、局部的,需要经

过学习,才具备人类所有知识,用这些做为度众生的工具,而使得众生受益。他同时可以在

无量无数的地方,显现无量无数身,度无量无数众生,而他本体法身是不动的。因此,我们

不可以说,由于化身的佛有生有灭,就说法身的佛有来有去;也不可以说,化身的佛需要具

备人类的知识,而法身佛就因此而有限;其实化身的佛,也就具备正遍知觉,因为他不离法

身,可是不能够说,正遍知觉的法身佛,是以凡夫知见,所见化身佛的知能,而称为正遍知

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语:凡是堕过胎的身体都不好,精神也不好,她的家庭、事业都不好

净土法门法语:凡是堕过胎的身体都不好,精神也不好,她的家庭、事业都不好

现在人纵欲、造业,这个很可怕1、我们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杀生,而杀生里头,最严重的是堕胎。堕胎是杀人,不是杀别人,是杀子女,子女至亲,这个罪过极重。2、佛经上讲得很清楚,堕胎的罪过很重。你仔细去调查,...

印光和尚 势至化身

印光和尚 势至化身

我名叫杨信芳,十八岁那年,还在上海女子中学念书。我有一位同学张孝娟女士,她住在西门路润安里,跟我的交情最深。她的母亲张太太,很喜欢我,把我视同亲生女儿一般看待,所以我也称她为母亲。每次放学回来,我...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尊老爱幼的小孔融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尊老爱幼的小孔融

尊老爱幼的小孔融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

念佛贵在专

念佛贵在专

清代有一位圆融大师,字竺峰,俗姓姚,湖州清德人氏。年至二十,发心出家,薙染于杭州石屋巅烟霞寺,旋于昭庆律寺受具足戒,止持作犯,严守无缺。而笃好礼念,以往生净土,为其一生决定志愿。从不住持寺院,一则恒...

情感问题在线咨询免费 它具有片面性 最好找和合

情感问题在线咨询免费 它具有片面性 最好找和合

说到情感问题在线咨询免费,我相信很多人都在网上看到这样的网站。这些网站,打着在线咨询免费的噱头,吸引客户进行咨询。但是,这样的咨询服务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为什么呢?因为,等我们咨询到具体的方法、步骤的...

《百业经》:(99)莲花  赡养莲花 得佛授记--学佛网

《百业经》:(99)莲花 赡养莲花 得佛授记--学佛网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