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天天有“免费素食千人宴”

在新加坡有个“大食堂”叫居士林。一年365天,都为大众提供免费素食,七十多年来,风雨无阻。“千人宴”成了新加坡一道独特的景观。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说:“这样才更好。”

世界上真的有免费午餐吗?还是新加坡人爱贪小便宜?

其实,这里面包含着新加坡人的慈悲心怀。“居士林”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只是一个地方。它已成为新加坡人的一种人道主义精神象征。

居士林始于1934年。是由道阶老和尚、转道老和尚和多名居士发起建立的。

1961年,居士林一度成了无家可归者的避难所。那年的5月25日下午,河水山发生大火。烈焰狂烧了足足8个小时。这场新加坡开埠一百多年来罕见的严重火灾,让很多人失去了家园,一夜之间,他们变得一无所有——没有一瓦遮头,没有吃的,没有地方睡,便跑到居士林来求助。

居士林来者不拒,全都收留。那一段时间,居士林变成了灾民们的栖身之所,他们无论吃、住都在居士林。居士林也一直收留他们,直到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找到新的住处为止。

七十多年来,居士林不断扩建,颇具规模。既礼请法师登台讲经,又揽余秋雨等著名作家演讲。并举办种族宗教座谈会。还邀请中国北京大学教授,与新加坡专家学者,一同主持“东南亚文化研讨会”。

居士林根本没有门,任你自由进入。居士林入口处,有副对联:空门不必关,净地何须扫。

每天供应正餐十多道菜,两餐甜汤点心,还备有大量面包和咖啡。三更半夜,也可以自己动手。如此共同供养,普遍结缘。

居士林林长李木源爽快地说:“为什么要有门呢?你要吃多少就有多少,我们这里来者不拒。学生因经济困难,跑来这里用餐。的士司机晚上来装一瓶咖啡、拿几粒水果,都无所谓。”

一到周末,厨房更加忙得不可开交。一日三餐,总计有5000人到6000人前来吃饭。

李木源说:“我们每天都准备了早餐、午餐、午茶和晚餐,为民众提供免费素食。不管是特地来拜佛,还是路经此地,想吃点东西、喝杯茶水,我们都非常欢迎。近年因为经济不景气,很多人失业,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就到我们这里吃饭。另外,一些劳工和处境不佳的人。也来这里解决三餐。我们相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防范罪案的发生。我们这里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宗教种族,一律招待。有些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因为想吃素,就到这里吃一餐。有的的士司机,开车累了,便到我们这里休息,喝喝糖水。我们一样欢迎。”

民众究竟会吃掉居士林多少白米和蔬菜?

“千人宴”每天平均要吃掉200公斤的米粮,200公斤至300公斤的蔬菜和水果,消耗量相当惊人。

每天供人如此吃喝,金山银山也会吃尽吧?

李木源却笑着表示,居士林完全不必担心粮食吃光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必买米买菜,许多善心人士知道我们天天为大众提供免费素食后,都主动自发、无限量地送米粮、蔬菜和食用油到居士林来。有的是一车一车地载来。有的是全家大小,人手一袋米,拎着来。我们见了,更是感动。”

好心有目共睹,自有人助。像居士林大开方便之门,救济贫老,一路无求付出,八方回报更多!

李木源欣慰地说:不少人因为一餐素食,而能更深切地体悟到包容心、慈悲心和平等心呢!

天天准备“千人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居士林有4位厨师、上百位“厨房助理”,他们每天负责烹煮供“千人宴”用的素餐,他们都是居士林的义工。居士林目前共有1500多位义务工作者。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有律师、医生、画家和会计师等。大家都把为大众服务视为一大善事,因此,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舍利子是怎么形成的?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些学者提出,由于佛门僧人长期都是素食,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等,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而形成...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阿弥陀佛两度迎母亲安详生极乐

佛教故事:净土往生:阿弥陀佛两度迎母亲安详生极乐

阿弥陀佛两度迎母亲安详生极乐我叫刘振源,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人。我妈叫于桂珍,也是北戴河人,一九一○年出生。她自幼在家人的影响下,信奉弥勒菩萨和观世音菩萨,而且为人很善良,待人真诚乐於助人。她与我...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慈悲心会暂时消失,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对。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发生。


3. 如何察觉到慈悲心呢:


当别人污蔑你或骂你或讲你不好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原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很自在的坦然面对他们,还是会十分的生气。


对别人的过失或占你便宜是否会耿耿于怀,或是会原谅别人。一般学佛学的愈好的人,愈会原谅别人,对别人的过失不会太放在心上。


比较潜意识的第一念:也就是面对问题的第一个反应,如看到蟑螂突然出现,会不会拿起拖鞋就打下去,这是第一念。


第二念才是学佛的人不该杀生就算了,如第一念想打,表示潜意识没有慈悲心,或慈悲心不够,如第一念是不伤他由他去,慈悲心就较好。


是否会自然的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为身体健康或学佛不能杀生,这种吃素就与慈悲心无关,若看到众生的肉会不忍心吃他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进步。


二、杂念是否减少:


1. 刚开始修行的人,对外面的杂音会造成你的杂念,会干扰你的修行,但修到好的人就不会,杂音根本影响不到你,这些干扰对你根本没有障碍。


2. 若平时没有好好的念佛,没有好好的诵经持咒,定力不好,对外在的感扰没有办法排除。如果你很努力的修行,一般念佛念了三个月后,会有能力抵抗外面的杂音。


你会感觉这个声音好像不是这个世间的,那你打坐时,外在的影响就非常小,你自己也会感觉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你一定要慢慢有这种状况,才是表示你有进步。


要做到六根离六尘,是完全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耳朵听到的非常少,慢慢的就都听不到了,坐的也感觉不出来,才是脱离尘境的第一步,脱离尘境才是进入天界的层次,如果做不到还是在人界。


3. 再来是内心杂念的掌控,要不随不制,你没有办法压制杂念,你压制杂念,你又多了一个杂念,压制杂念也是一个杂念,也要不随,一有杂念,要马上拉回来,好好的念佛或持咒,或是观空。


4. 你在修行念佛持咒时如果能做到不随不制,久了以后就能够掌控你的心,外面的干扰、念头完全不会影响到你,你也不理会他而做自己的事,这就是自在无碍。


5. 你要常观照慈悲心与杂念,若这两点都做的很好的话,学佛一定会进步的很快,而到很高的层次,同样的对外面的因果、业障,你也会有能力掌控而不会被牵著走,


你的自主性也会非常强,你修行成功的机会就大,这两点要好好的常反省,如果修行非常久这两点都没有进步,表示走错路,大概不是贪福报就是著相修行。

不用问别人,观照一下自己修行是否进步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生死事大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生死事大

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振锡扬瓶,绕祖三匝,六祖说:「沙门应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是来自何方,如何傲慢?」永嘉答:「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六祖回说:「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永嘉禅师以...

达真堪布:祈祷能获得佛、菩萨、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和能量

达真堪布:祈祷能获得佛、菩萨、上师不可思议的加持和能量

追寻玄奘的脚印 《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第572期追寻玄奘的脚印2005年12月28日李勇2005年10月30日正午,甘肃省安西县红柳园附近的戈壁,太阳直直地照着。万科集团的董事长王石,像一个苦行僧,...

达真堪布:怎么思维能把病转为享受?

达真堪布:怎么思维能把病转为享受?

达真堪布:怎么思维能把病转为享受? 问:怎么思维能把病苦转为享受? 答:很多人都说相信因果,实际并没有深信因果。真正深信三世因果了,你病得再重都不会有痛苦,甚至还会有欢喜之心。因为生病能消除很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