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环境的永续关系

人类的生存向来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身为地球的一份子,环保并不只是口号而已,是每个人的责任。大自然提供我们生存下去的环境,如果我们无法意识到这个道理,人类的文明恐怕也将难以幸存。

关于人类和环境有四个无法否认的事实:

1) 地球上的资源有限

这很明显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却仍然有人缺乏这份认知;地球上的石油、森林、水及能源等都是有限的资源,尽管部分的资源可以再生或回收,需要的时间却非常久,无论如何都比不上人类消耗的速度。

2) 人类只要在地球上活动,就一定会消耗这些有限的资源

你开车或买车会消耗自然资源,就算你安装太阳能板,也同样会消耗自然资源;每回你在家中开灯、打开一包零食或是吃一口食物,你都是在消耗有限的资源。将这些你所消耗掉的资源总量相加起来,即是所谓的「生态足迹」,也就是将生产出你所消耗的资源所要占用的土地面积,除以家居面积所得出来的数值。想当然尔,你所消耗的资源所需要的土地面积一定远比你所居住的地方还要大上好几倍,但是地球上却没有这么多资源可以消耗。

3) 人类活动正在改变环境

从大量砍伐森林到破坏大气层,人类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非同小可;河川污染、自然栖地遭到破坏、海洋污染及大气结构改变,无疑都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恶果。

4) 人口增长毫无节制

基于本能,每个家庭都会希望生儿育女,达成传宗接代的目的,尤其在过去需要大量生产力的时代,儿女更是多多益善,这导致了全球人口的爆炸。从个人的观点来看,多生一两个小孩可能没有什么大不了,但若是全球每个人都这样,人口的增长即非常可观,人口过剩更导致有限资源的过度消耗。

有了这些认知,我们可以假设人口若是再继续毫无节制地成长下去,将会把所有自然环境破坏殆尽。在自然资源不足以提供所有人所需的情况下,人类的未来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大概只有两种选择:

第一是确实去了解了自然环境正面临的危机,试着维持之间的平衡,如限制人口的成长、减少人类的生态足迹,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荣。

第二是无视长期后果,继续毫无节制地生育及滥用自然资源,然后面临人类文明灭绝的危机。

第二个选择显然不会是我们想要的,但很遗憾地这却是现代人类正在前进的方向。有些人至今仍然缺乏长远的眼光,不停地做出愚昧的决定;有些人甚至选择了反环保的道路,不明白他们其实是在自我毁灭。尽管生态危机不断发生,人类还是无法从中学到教训,企业家们注意的是下一个会计年度而不是下一个世纪,他们永远在拿我们的未来为眼前的利益抵债。

利益取向的经济体永远不可能与环保共存,因为这两个概念是相对的。大企业必须要永无止尽的成长、扩张、开发与消费,而环境只能在减少消耗的前提下被保护,这种事情在企业里是不存在的。

这个议题谈起来可能不是很受欢迎,因为大多数的人倾向假装这个问题并不存在,但事实上这是人类文明的未来所遇到的最大挑战:如何能在维持稳定人口的前提下和自然生态保持平衡的关系?

教育已经不足以将人类文明从可以预见的毁坏中解救出来,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也不见得具有生态意识,世界上很多受高等教育的人正是那些消耗最多自然资源的家伙 (穷人、教育水平低下的人消耗的不多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个能力)。或许只有当人口持续扩张,自然资源也几乎耗尽,导致人类文明重回黑暗时期的时候,我们才会真的学到教训,开始想改变毫无节制地消耗资源的作法,重新与自然建立平衡的永续关系。

问题是,到了那时,一切的改变可能也于事无补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主义者金鸡影后董娉 挑战《后厨》美食诱惑

素食主义者金鸡影后董娉 挑战《后厨》美食诱惑

中国首部讲述厨房中厨师斗争的电视剧《后厨》,近日在北京影视频道以高收视率完美收官。开播前,剧组几乎未做任何宣传,但风头却不亚于大张旗鼓的《北京青年》。国民媳妇儿海清继《心术》后,第二次演绎大龄剩女,...

索达吉堪布: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既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索达吉堪布: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既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索达吉堪布: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既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问:我经常听一些法师说:“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既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个我一直不太明白,您能不能帮我开示一下?索达吉堪布答:这是...

海涛法师:师父说男众比女众有福报,但是学佛的人为什么女众比较多?

海涛法师:师父说男众比女众有福报,但是学佛的人为什么女众比较多?

海涛法师:师父说男众比女众有福报,但是学佛的人为什么女众比较多? 问:师父说男众比女众有福报,但是学佛的人为什么女众比较多? 海涛法师开示:因为女众对苦的感受比男众强,还没结婚之前要听父母的,结婚...

佛教故事:金刚经故事:从金刚经里读出的那些故事

佛教故事:金刚经故事:从金刚经里读出的那些故事

一、《达摩祖师和神光法师(慧可)的故事》达摩祖师看见中国大成根性成熟了,于是不远迢迢、不怕千难万险来到中国。将大乘的佛法也带来了,语言上不通,而且他的形象很难让人们接受,人们都躲着他。后 来达摩祖师...

钟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第二集)

钟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第二集)

钟茂森博士: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第二集) 回归本性本善《十善业道经》学习心得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 2007/4/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205-02 尊敬的各位大德...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另一种罪过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另一种罪过

另一种罪过二战时,发生过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次战役后,凯瑟上尉领导的部队打了胜仗,他们缴获了许多武器装备,并俘虏了二百多人。当时正是战争的非常时期,上尉接到上级命令,对这帮俘虏士兵要劝降,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