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不离“因果”二字 嗔恨心使大白狗错了因果

那天,阳光炙热,像要把人烤焦,而微风独特,间歇来抚慰焦躁的心灵。

华藏学佛苑的师兄、师姐与我,一同跟随大德师父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古佛寺圣地。

刚到圣地,白人Kent师兄热情给我们开门。当时,他身边围绕着好多只狗狗。据说这些狗狗都是流浪狗,无家可归,善良的Kent师兄收留了牠们,照顾牠们饮食起居,任牠们自由玩耍,繁育后代。我们的车在圣地行驶着,突然传来一阵狗叫声,大家随声音望去,但没发现状况。又过了一会,车停了下来,大家下车,几只狗狗跑过来和我们亲近。牠们很温顺,像主人迎接客人一样,一一和我们打招呼,非常通人性……

来到圣天湖,轻风拂面,刚刚还像被火烤一样的身体,突然间就像进了空调房,清凉舒畅……圣天湖风景秀丽,无法用言语表达,真是“湖色虽言如画,想画时难邈”!

参观开始,大家分散开,相互拍照留念,让镜头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一只白色大狗跟在我们旁边,陪我们一起拍照。正当我们开心合照时,Kent师兄一脸怒气的把大白狗牵走了。我们不知发生了何事,只觉得奇怪,刚刚还笑容满面的Kent师兄怎么就生气了呢?过了一会儿,师兄、师姐喊我们集合,大家向集合点走去。当人都到齐时,大德师父说了一件事:就在我们刚刚进入圣地时,听到的狗叫声,是有缘由的——那只大白狗把一只5周大的狗宝宝给咬死了,起因是大白狗嫉妒小狗宝宝可爱,怕自己会失宠,生发了嗔恨心……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都很震惊,狗狗们也争风吃醋?我本以为嫉妒是人类才有的事,没想到畜生道也会发生。多大的嗔恨心和嫉妒心,让大白狗不顾同伴之情,下了口?可怜的狗宝宝!


大白狗

大德师父带我们到了狗宝宝被咬死的地方,却没见狗宝宝的尸体。Kent师兄说可能狗妈妈把狗宝宝叼走了,藏了起来。我们找了好一会儿,也没找到。看到狗妈妈孤零零地站在那儿,我特别难受,抱着牠的头问:“你的宝宝死了,你是不是很难过?你把牠藏哪儿了,能带我去找牠吗?”

我话刚说完,牠的眼泪就流下来了。我也克制不住自己,抱着牠一起哭了起来,旁边的师兄、师姐也哭了起来……

之后,大德师父带领我们做佛事,先给狗宝宝起了个名字,再为狗宝宝诵经回向,祈愿牠能往生善道,不做畜生,也不堕三恶道。狗妈妈听我们诵经,在我们身边来回穿梭,好像在答谢我们为狗宝宝所做的一切……

生命真是脆弱,无常说来就来啊。如果我能让狗宝宝起死回生该多好啊,可惜我是一介凡夫!

学佛让我懂得种善因结善果,万法不离“因果”二字,想要成就解脱,不堕轮回,唯有修行与修法双运结合不偏废,才是唯一的出路。很庆幸自己能学到佛教正法,能拜见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恭闻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聆听羌佛的教导,直取菩提大道……

在恭闻法音东行说法第八卷《断绝凡情二十法》时,我的感触特别深:众生正因为被凡情所累,所以我执缠身,在因果网中纠缠不休,沉沦苦海,而断绝凡情二十法,才有入圣的机会。

《断绝凡情二十法》偈曰:
  
  断绝凡情二十法,方可入圣无碍境。
  
  我执因地轮回根,不染诸法妙有生。
  
  恒常持行菩提事,游戏三昧任运行。

凡情二十法为:名利兴衰、福乐增损、嗔怨气恨、谋谤夺害、病苦别亡。

大白狗是为名利所累,怕自己得不到人们的宠爱,心思不正,对狗宝宝产生了深深的嗔恨和怨怼,继而引发了谋害狗宝宝的心,之后又把这个意念付之于行,就造成了狗宝宝死亡的悲剧。大白狗错了一次因果,种下了一个恶因,迟早会因今日的恶因而尝到自己种的苦果。

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凡情二十法中兜兜转转,不知无常将至。希望大家能从大白狗咬死狗宝宝的事件中反省自身,早日放下我执,踏实修行修法,早日解脱成就,自觉觉他。与诸位同修共勉。

文/依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博士: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钟茂森博士: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钟茂森博士: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 这条讲的是不要张扬别人的短处,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张扬人家的短处,就是说是非,揭露人家的短,这最容易跟人家结怨,而且最招天怒。我们要懂得...

达真堪布:皈依时为什么要把怨敌观想在父母前面?

达真堪布:皈依时为什么要把怨敌观想在父母前面?

达真堪布:皈依时为什么要把怨敌观想在父母前面? 皈依时为什么要把父母观想在身边,却把怨敌观想在前面? 达真堪布解答:观修皈依的时候,观想自己跪在皈依境面前,左边是今生的父亲,右边是今生的母亲,前面是...

达真堪布:都说念佛能治病,但是我怎么还不好呢?

达真堪布:都说念佛能治病,但是我怎么还不好呢?

达真堪布:都说念佛能治病,但是我怎么还不好呢? 都说念佛好,能治病,能消业,我也念了,但是怎么还不好呢?达真堪布解答:念佛能治病,能消业,能积福,能往生。但必须从心里念,必须真正懂得阿弥陀佛的含义。...

感应地藏菩萨慈力,实践菩萨道

感应地藏菩萨慈力,实践菩萨道

张素琴居士现年三十五岁,家居嘉义市小澎湖四八号。五年前,我们初次在佛教会讲堂见面,以后彼此互相联络佛事;几年的相处,我发现她天性温柔,虽不善于口才,却有慈悲、喜舍精神。有一天,她告诉我,虽然她想专诚...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三十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三十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三十集)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同修,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大乘无量寿经》,请大家看第四品后面的偈颂,我们学到科题是「如佛救苦」,我们把这首偈读一读: 【亦如过去无量佛...

佛教小故事:自了汉

佛教小故事:自了汉

    黄檗禅师自幼便出家为僧,有一次他游天台山时,碰到一个举止奇怪的同参,两人谈笑,一如故人。当他们走到一条小溪前面时,正好溪水暴涨,那个同参叫黄檗一起渡河,黄檗便说道:“老兄,溪水这么深,能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