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为人处世:温暖心灵

温暖心灵

菜市场一角有个卖豆制品的摊位,摊主是个瘦小的女人,她很诚实,过秤后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从不违背顾客的心意擅自添加一小块凑个整数。尤其与众不同的是,她右手戴了一只白色塑料手套,小心地取了嫩嫩的豆制品再轻轻地放入袋里,左手接钱找钱,动作显然慢了许多。但她说:豆制品是食品,戴个手套卫生些。我做得干净,卖给你自然也是干净的才行。

她的行为在买菜的人中口耳相传,为自己的生意带来了许多回头客。因此她的生意很好,每天不到十一点便收档了。

邮局汇款的柜台前,里面打单的营业员将汇款单从窗口递出给一位民工模样的男人,笑着问:要不要手机回邮?男人接过一看,原来上面有项回音业务,分投单回邮和手机回邮。男人不明所以,营业员又细细解释:如果你不要这项业务,就在左边的方框内打个叉,就样就可以省下一元钱。男人听明白了,连声说:不用不用,一元钱能解决一顿早饭呢。男人在回音业务栏上用力打了个叉递过去,对她感激地笑。

仅为了一元钱,她对每个来汇款的人都这么郑重其事地提醒,不厌其烦,将汇款单从窗口递进递出数次,话听起来有些唠叨,却让人感觉温暖。

朋友是一家私企老板,在朋友的办公室,我注意到,他在递交须修改的文件给对面的员工时,先将文件倒一下再递过来,这样职员接到手里时文件就是正的。在他来说,是习惯成自然,但于对方,却给予了一种平等与尊重。

每天,我们都会在不同的公共场合,面对各方面的人和事,相互传递物件是很平常、很细小的动作。但是有许多时候,在我们对面递过来的,不仅仅是一件物件,还包含了对对方的一份理解与尊重。它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和匆忙的工作中,感受到丝丝温馨。

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瞬间的传递,往往能温暖到整个心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狗坟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狗坟

狗坟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年,我十三岁,正在县二中读书,因在家的日子不多,所以每次放假回家,奶奶总喜欢向我唠叨村里的新鲜事:李婶家的大哥相亲啦,王姨生小孩啦,贵生娶媳妇啦可奶奶说起邻居葛妈家的事,总...

性欲的降服方法

性欲的降服方法

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睒弥城东南瞿师罗富家长者所布施的林园中。 一天,婆磋国优填那王来尊者宾陀罗的住处拜访,看到瞿师罗园中,有许多刚出家的年轻比丘,跟随着尊者修学,就好奇...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七旬老汉照顾百岁母亲数十年如一日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七旬老汉照顾百岁母亲数十年如一日

七旬老汉105岁老人连细妹爱跑爱跳,虽年过百岁,依然身体健朗,这与一直照顾她生活起居的儿子郑裕瑞分不开。现年73岁的郑裕瑞,三十多年来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块,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老母亲。揣摩耳聋母亲心思随...

佛桌上开花

佛桌上开花

朝阳升起之前,庙前山门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父,请原谅我。”  他是某城风流的浪子。20年前曾是庙里的小沙弥,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他却在一...

佛法是“唯心主义”吗?

佛法是“唯心主义”吗?

  哲学所说的“唯心”,是以“心”为第一性。佛教讲缘起,在缘起法中,没有所谓的第一性。所以,“物质第一性”和“精神第一性”都不符合佛教的缘起法则。佛法认为,世间所有事物,从心到物,都是相互依赖、相辅...

佛说铁城泥犁经

佛说铁城泥犁经

佛说铁城泥犁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佛在舍卫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诫诸沙门言。我以天眼视世界人。死生好丑尊者卑者人死得好道者得恶道者。人于世间身作恶口言恶心念恶。常好烹煞祠祀鬼神者。身死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