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运用这一世的生命

在人生路途上,我们假如能好好把握时间,善用良能与人结善缘,那就不至生死迷茫而任生、老、病、死的荆棘所刺伤。同时,应学会如何把握、运用这一世的生命,让生命在流程中发挥它最崇高的价值,显现生命应有的意义……

佛世时代,有许多外道修持者也具足“五通”。所谓五通,就是:宿命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和他心通。   当时,有四位兄弟是婆罗门教徒,他们精进修持,因此也都具足五通,知道各自生命的长短。有一天,四兄弟聚在一起谈论生死大事,发现在共业之下,四人将在同一时间死亡,但他们很有自信,认为有能力逃脱大限的来临。  生、老、病、死,  是人们所不能逃避的,  随着日月的流转,  成为人生四种必然的现象。  四兄弟即各自计议,一位说:“只要我飞上须弥山顶,躲在两座山之间,既看不到天也踏不到地,这样即可逃脱。”另一位说:“我升到虚空中,脚不着地,不受他物的抬举即可免难。”第三位说:“我想潜到海底去,海阔天辽,无常之神即奈何不了我。”最后一位说:“我要到喧闹人多的城市里,无常鬼找不到我,自会去找别人。”主意既定,他们就辞别了国王,又说:“七天之后,我们会回来,然后便可长命百岁。”

但七天之后传回家:“四兄弟之中的一位莫名暴死于城中”。国王听了既伤心又迷惑,于是就去请教佛陀,说:“这四兄弟皆具足五通,已知晓自己的生死,何以仍无法逃脱死亡的时辰?现在四位既然死了一位,那其它三位也可想而知了。”

佛陀便开示说:“人生有四件事——生、老、病、死是人们所不能逃避的,随着日月的流转,在人世间,这四件事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圣者的境地与凡夫的境地  最大的差异是:  圣者可以自我掌握及运用时空,  一世的生命必然充实。  人生这四种必然的现象,在日月沉浮、时光的流逝中组成人间路,任何人都必然走上这条道路。在这路途上,我们假如能好好把握时间,善用良能与人结善缘,那就不至生死迷茫而任生、老、病、死的荆棘所刺伤。  我们虽然行在生命缩减与身相困厄的荆草上,但是在精神品德的行持上,我们却能借着“勤行善利”,化除现象的困厄而逐渐达到独立、自主、内外圆和的精神境地。这种境地就是“圣人”的境界。圣者的境地与凡夫的境地最大的差异是:圣者可以自我掌握时空,运用时空。一世的生命,在圣者的运筹下必然相当充实,因为他绝对不虚掷时光。  我们应学会如何把握、运用这一世的生命,让生命在流程中发挥它最崇高的价值,显现生命应有的意义。假如能行持到这样的境地,人生的一件大事已在历程中完成。  鸟类有择居的智慧,  并能循规蹈矩、一代教导一代;  然, “人道”不如“鸟道”,  人类时常在混乱之中。  人是万物之灵,在这世间短短的数十年里,究竟能学多少东西呢?时日不停,我们的智识也应该不断地开发,人的智力及能力比其它的动物都发达。但是有时看看动物,再斟酌人类的发展,禁不住会感觉到有些惭愧。  看,雁鸟自古以来到了冬天,牠们就会成群结队地飞到几千里以外的南方,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冬天来了,北方寒冷,南方天气温暖,所以牠们要移居到南方,南方的气候才适合牠们繁殖。等到春去夏来,牠们又会带着新的一代,再飞回北方,因为南方的气候太热,北方比较凉爽。  鸟类竟有这分择居的智慧,会选择适合牠们生活的气候,并能一代教导一代,你们想,人类有办法做到吗?很难,因之“人道”不如“鸟道”,鸟类可循规蹈矩,而人类却时常在混乱之中。上一代的人虽想教育好下一代,但年轻人却随着时代的潮流、社会的风气常抗议说:“从前是从前,现代是现代,时代不一样了!”这叫做“人不依人伦,人不依人道”,古人走过来的路,现代人不肯去走,长辈所教导的处世方法,年轻人也往往不肯接受。  圣人贤者的教导,  假如能依照教法,直心来承受,  心无旁鹜地学,并且实践,  则天底下没有不能成就的事。  佛陀抱着大慈大悲之心,放弃世俗的一切来教导众生。他要弟子们去掉无明、自私,化小为大,但有的人却还是依然故我,不能依照佛陀所教育的方法,放弃小我,反而妄取无明。这就是为何不能上轨道,不能成贤入圣的原因。所以我常常说:直心是道场。圣人贤者的教导,我们假如能依照教法,直心来承受,心无旁鹜地学,并且实践,则天底下没有不能成就的事。  有些事物可以乱真,若常常抱持“自以为是”的理想,很容易陷于是非混乱,好比有一种树,它的叶子很像葡萄的叶子,与葡萄树几乎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葡萄树会结果实,而那种植物只会长刺。若光看到叶子就伸手去摘,手一定会被刺到。道理与此相同,我们如分不清楚真实的理想,必定也会受到伤害。人生无常,时间飞逝,生命是短暂的,所以要走踏实的道路,若放弃真道,却要去开辟自以为是的理想,这就像茫然地伸手却被刺伤一样。  时光宝贵,直心为道场,先贤古哲怎么教导我们,我们依教奉行就对了。就像雁鸟一般,牠带着新生代飞去,又带着牠们飞来,下一代的下一代又依照这个路来去择居,找适合繁殖、生活的地方住下来。人类能够不如鸟吗?鸟的路线在虚空中,天空那么宽阔,牠们也不会迷失航线,这就是“道”啊!人生也有一条正道,若不肯去走,那不是比鸟还不如吗?茫茫的虚空中,鸟儿不会迷途,而很多人在人生道中,却一直在迷路,这不是太可惜了吗?所以,千万不要人不如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十七卷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十七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七卷奘师等一行人出了那罗僧诃城,向东行至波罗奢大森林,忽然遇到一群盗贼,有五十几人,把奘师及随行的人衣服财物全部夺走,并挥刀押到路旁一个干枯的池中,想要加以杀害。幸好池中多荆棘杂草,跟...

印光大师:在家如何学佛?

印光大师:在家如何学佛?

贵校四语,尽性学佛,尽伦学孔,道学为体,科学为用,实为学道不易之宗旨。自儒者以词章为事,遂将学道之法,变作学艺,曷胜痛惜。而今之新学,多皆捨本逐末,能如贵校之宗旨者,实不多见。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与众不同的大象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与众不同的大象

与众不同的大象无量劫以前,有一座原始森林,山林里林木茂密,是许多飞禽走兽的聚居之所。其中有一只母象怀胎了,不久之后,生了一只与众不同的小象,它一出生就有牙齿,小象牙焕发着晶莹光滑的白色光彩,卷起来的...

萝卜食疗方:每日榨汁饮用可助降血压

萝卜食疗方:每日榨汁饮用可助降血压

中医学认为,萝卜具有顺气和中、平喘止咳、去痰癖、止消渴、和五脏、助消化、消饱胀、化积滞、解酒毒、散淤血、降血压等作用。我国民间以萝卜代药治病的验方很多,下面介绍几个,以飨读者。 支气管炎伴有咳嗽者:...

不是你想不开,而是你的心没学会拐弯

不是你想不开,而是你的心没学会拐弯

人的第一声啼哭,就意味着“人生苦旅”的开始!世间八法紧紧伴随,南无羌佛所讲法的“凡情二十法”如影随形!在人生风景路上,没有一帆风顺,南无羌佛所开示的:万法由心生!功过就在一念间,面对人生的难题,心念...

放下过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放下过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这副对联,当时并不理解,只是觉得很有深度。后来经历的事情多了,慢慢明白了对联的含义:“若”的撇笔如果不撇出去就成了“苦”,“各”的捺笔收住才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