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复活的赵长和

海涛法师编著

从前,赵国有一位才华洋溢的人,名叫赵长和。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忽然身染重病,卧床不起,看医、吃药都无济于事,不到一个月就死去了。

他的家人悲痛万分。但由于他家十分贫穷,之前为他治病又花了很多钱财,哪里还有钱为他买棺材下葬,只好暂时先将尸体停放屋里。谁知过了四天,长和竟慢慢苏醒过来,家人惊喜万分,忙问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长和便告诉众人死后的情景。

‘我刚死后,就觉得自己身处在城外的大道上。’长和告诉家人:‘我沿著大道向东南方向走去,突然在路的两边长起茂密的荆棘,尖锐的刺就像鹰爪般。可是当我走到荆棘前时,那些荆棘又变得非常柔软,使我平安无事地通过了。’

‘我继续向前走,发现路边出现了一片瓦房,至少有数千间。其中有一间屋子非常高大,里面坐著一个人,身穿黑色长袍,正在闭目沉思。’

我就走过去向他行礼作揖,那人睁开眼睛对我说:‘石君你可来了,咱们一分别便是二十余年。’

我听了之后觉得很奇怪,便回答说:‘我并不认识你,何况我还是第一次来这里,和我多年未见的只有马牧和孟承夫妇,但他们已死去了多年了。’

黑长袍的人说:‘你认识孟承啊!孟承活著的时候没有潜心研读佛经,又不注意修身养性,所以他死后被发配到我这里打扫尘土。孟承的妻子生前虔诚礼佛诵经,她死后得到好的报应,生活十分快乐。’接著,他用手向西南方一指说:‘那就是孟承妻子的住处。’

于是,我便往他所指的西南方向走去,来到孟承妻子的住处。

孟妻见到我十分高兴,连忙请我进屋内坐,摆上丰富的饭菜热情的招待我。这时,我看见孟承拿著扫帚从西边是来,孟承看到我在这里也十分高兴,他们夫妻俩向我寻问阳世家里人的情况,老少是否平安,我也都一一告知。

后来,连那黑长袍的人也走了过来,开口便问我平日都怎么修行

我回答说:‘我不吃鱼和肉,也滴酒不沾,并且天天礼佛诵经、供养僧侣,救济贫苦之人。’那人听了点头称赞,随即请身边的吏卒去查看一下我在阳世还有多少岁数。

吏卒回答说:‘此人还有三十余年的寿命。’

那人便问我是否还想回阳间,我赶紧点头称是。那人便命两个吏卒用车送我回去。

我就此拜别了孟承夫妇,跟著吏卒登上车子踏上归程。

车子来到我们家门前后,我刚进屋就有一阵恶臭扑面而来,我一看,原来是从自己的肉身上发出的腐烂之气。

我看了自己的尸体内心十分厌恶,不想附在上面,就站在自己的肉身前犹豫不决,突然后面被人猛推一把,我一下子跌倒在尸体上。

‘于是我就复活了?’长和说。

长和复活后,更加严守佛法戒律,潜心修行来世。他死后也得到像孟承妻子般很好的结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揭秘关于吃素食的八大好处

揭秘关于吃素食的八大好处

现在大家为了健康,不少的朋友选择了素食的饮食习惯,当然对于这种饮食习惯和方法,有认同的也有不认同的,从保健的意义上讲,如果坚持科学的食用素食会产生下面的八种好处。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们,开始转向吃素...

胜鬘经

胜鬘经

胜鬘经胜鬘经 讲悬论一九五一年夏印顺法师在香港屯门净业林讲悬论一叙大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简称胜鬘经,为真常妙有的大乘要典。法华、涅槃、楞伽等经的要义,本经都包含得有。在南北朝时代,流通极广...

法海经

法海经

法海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瞻波国。汉呿利池上。与大比丘众俱。月十五日。时应说戒。佛坐集已久。而如来默然。不说戒。侍者阿难。更整衣服。跪而白佛。初夜向竟。中夜将至。大众集久。世尊将无疲倦。...

感冒后最好喝大米粥

感冒后最好喝大米粥

感冒时多喝热粥,有助于发汗、散热、祛风寒,促进感冒的治愈。同时,感冒后胃口较差,肠胃消化系统不好,喝粥可以促进吸收。另外,有些药对肠胃的刺激也很大,喝粥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冬日...

    学佛的人不观察自己的心,不是学佛。每天要增加观察自己的心多一点。有些居士,刚皈依的时候,念佛、做功课、放生、转绕佛塔都非常好,非常用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功课减少了,再过一年、两年,就什么功课也不念了,只是在放生的时候,随喜一点点的钱,某个HF来的时候,去接个法,去供养一下……

 

    真正学佛的人不是这样的。放生随喜的时候,你是否观察过自己的心呢?是发自内心的随喜,希望这些众生早日解脱、早日成佛?还是希望自己身体好?希望自己有福报?哪个比重更大一些呢?很多人学佛,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成就,更没想过要成佛,有的是因为自己很痛苦;有的是因为自己的公司垮掉了;有的是因为夫妻吵架;有的是身体不好,想治病;很少有人是因为感到人生无常,怕死而学佛。由于目的不同,真正学习佛法并将佛法运用在生活、工作中的人少之又少。很多人对学佛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没有意识到。学佛就像抓金子,不是可有可无的,真的入门了,抓住的就是金子。

 

     佛经中有个公案说:往昔有父子二人,共同拥有一个如意宝。一天,父子二人到一个地方去,路途中父亲累了,想睡一会儿,临睡前对儿子说“你将如意宝收藏好,在我睡着以后,千万不要将如意宝给任何人。”父亲很快就睡着了。这时果然来了几个小偷问这小孩要如意宝,孩子说“父亲说了,如意宝不能给任何人。”小偷们于是拿了一些糖果给他,并说:“这个如意宝对你没有什么用,糖果却可以马上吃,不如我们交换吧。”小孩终于把如意宝交了出去。父亲醒来,听说儿子因为几个糖果已经把如意宝舍弃了,心里非常伤心与失望。


    学佛也是如此,如果把最重要的“修心”舍弃了,虽然得到了一些微利,也没有多大利益。对于功课,不要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应该“认真”对待,还应抱着一个长期学佛的决心。世间任何一个大学生要毕业的话,也是要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16年的时间才能完成。那么,要想真正领悟佛法里那些精深的含义,也自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我们从无始以来,能获得人身,能抓住这不可思议的学佛机会,能有学佛的条件,真的是不容易的,不要轻易放弃。学佛、修心应该像山中的小溪水,长年不断的流。而不应该像开关水龙头一样,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关上。这样断断续续,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益处。要时时刻刻去观察自己的心。

也不能为了眼前的一点点利益,或一点点的烦恼就放弃学佛,就像上面的那个小孩子一样。到最后,你面临死亡感到痛苦、伤心的时候没有人能救你。


    以前,我只是告诉别人,今天你皈依,学佛可以慢慢来。现在想想,这样不太对的,皈依虽然对他们的今生来世,有很大的利益,但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佛,来世何时再得到这样宝贵的人身和学佛的机会,谁也不知道。所以应该抓紧时间,快一点学佛,早日成佛。每个人的生命是无法自己掌握的,我们不知道生命的过程,什么时候生,不由我们决定,什么时候死,我们也不清楚。所以一定要把握住眼下的时间,把握住学佛的机会,用心去学。

    学佛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修心”,心的本性控制得好,本质就好,外面的伤口也就没什么了。

    “修心”有多重要呢?学佛就像一棵树,而“修心”则是树根,树根是好的,树干、树叶坏了,没关系,缘分到的时候,还有重新长出来的机会。但如果树根烂了,那这棵树就算暂时拥有挺拔、粗大的树干,有茂盛的树叶也只是表面的,没有什么用处了,因为它的“根本”坏了。只有学佛才能保护自己的心,不要受外面的干扰。现在很多年轻人皈依后,不懂得如何学佛,嘴巴里乱说,不珍惜佛法,这样真的不好。每个人应该时刻观察、保护自己的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遇到自己害怕的、痛苦的事情、病痛、烦恼,这些时候都要忆念佛所教给我们的修行办法。怎样才是修心呢?还是那句话,时刻要观察自己的心。比如说,生气、生病,这样的事情一旦出现的时候,你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呢?你一定会使用世间法去解决这个事情,你生气的话,会说是别人不对,才惹你生气,你生病的时候,你会说是天气冷了、食物不干净……你才生病;说这些的时候,你的心是怎么样的呢?再比如,很多人都有人生中自己感觉是最痛苦的事情,也有最可怜的时刻。自己的父母去世了、自己最心爱的人离开了,自己最喜爱的玩具丢失了。当时你可能非常的伤心、绝望、痛苦、烦恼……现在呢?这些都随着时间而过去了,就像风吹一样过去了。能留下什么呢?当时的那些痛苦和烦恼,现在回想起来有什么意义吗?


     有位修行人曾经说过:“每天观察自己的心多一点,就是学佛”。不要去说别人的事情、不要看别人的过失,自己每天多观察自己的心,才是最根本的。佛陀在《摄正法经》中说:“所谓的佛法,就是调伏自相续。”如果能调伏自相续,那就得到了佛法的真谛。

学佛的人不观察自己的心,不是学佛

    学佛的人不观察自己的心,不是学佛。每天要增加观察自己的心多一点。有些居士,刚皈依的时候,念佛、做功课、放生、转绕佛塔都非常好,非常用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功课减少了,...

大师解析怎么挽回婚姻的法术之和合术

大师解析怎么挽回婚姻的法术之和合术

在挽回婚姻的时候,或多或少会使用一些挽回婚姻的法术,那么怎么挽回婚姻的法术比如和合术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可以请道长来帮忙施术。在挽回婚姻的时候,除了可以进行和合术,还可以用各种挽回婚姻经营感情的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