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佛教的授记观念是什么?

佛教的授记观念是什么? 

授记(ryakarana )是佛教的专有名词,是十二部经的一种,它的意思是预告,是佛对

于已发心的众生,预告其必将成佛者。本来在帝王制的时代,国王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多半

会被预定为王位的继承者,在宣告其继承的法定地位之时,也称为授记;而且,在印度需要

取四大海水灌其顶,以召告天下,因此称为灌顶王子,这是意味著将来他能统治四海之内全

部国土与人民。 

在佛经中的授记是指佛陀为弟子们预告,亲证菩提的时间,比如说《法华经》就有一品

称为〈授记品〉,为五百罗汉授记成佛,甚至为恶名昭彰的提婆达多授成佛的记别。佛法的

授记思想,在于证明人人都能成佛,不论何人,如能修行佛道,便可依据各人的根性和修行

的法门以及勤惰的态度而判定成佛的迟早。 

谁够资格接受佛的授记?必定是指位阶不退的菩萨,因此,《法华经》中的罗汉,其实

是大乘菩萨。不过授记不限于大乘,若修小乘法而证初果以上的圣者,也授必定证得阿罗汉

果的记别;就像所谓初果将七返生死而证阿罗汉果,到三果就住不还天,直证阿罗汉果,不

再到人间来。 

佛能见一切众生心行和修行的历程,并了若指掌。等修行者已经位阶不退,他的前程已

经很明白,给予授记,不是预言,也不是猜测,更不是命定,只是像一位导游为旅行者从地

图上指出到达目的地的路线、距离以及时限迟早而已。通常学校的老师,对于正常的学生于

入学之后,已经可以告诉他们在几年之后,必将毕业,这其中没有神秘色彩。 

在中国的禅宗,早期并没有授记的行为和仪式,到了晚近的丛林寺院,为了选拔和预定

主持寺院的后继人选,在遴选之后,也会举行授记礼式。因为古代的传法授记,传的是心

法、以心印心,心心相印,不需要仪式,更不需要文件的证明,接法的人,也不一定会接掌

主持寺院的职位。而晚近以来,中国的禅林,授记时,有法卷的颁发,也未必是选拔已有证

悟经验的人,授记之后,目的在于传承主持寺院的职位。所以,多半只有授记之名,而无授

记之实,已经失去了传法的本意,此不在本文讨论之内。 

有若干具有神秘经验的修行者,往往好为他人做授记式的预告,如果仅仅预言日常生活

中必将发生的事,那是一般的灵媒、乩童都可以做到的神鬼活计,不足为训。如果为他们的

信从者授阿罗汉记或成佛记,那是打的大妄语,他自己非佛,何能为人授成佛记、成阿罗汉

记?如果他们自称已经是佛,但在佛经中,没有见到释迦世尊预告,某人在弥勒菩萨成佛之

前的某时代成佛为人授记。释迦世尊既然没有为他授记,何以他能够为人授记?时下有许多

人自称为佛或大菩萨的再来,他们也能表现出慈悲和救济众生的态度,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却为大我慢所盘踞,其实是否定了释迦世尊的教法,并非正信和正统的佛教;正信的三宝弟

子,应当有所监别。 

真正的大修行者,必定以凡夫的身分自许,否则,很可能成为鬼神及魔道的伴侣。释迦

世尊强调在人间活动并具有人间身的佛,是人性本位的佛,是人格健全的佛,所以太虚大师

提倡「人成即佛成」。 

转码注: 「授成佛的记别」的「别」应为草字头下面一个「别」字

转码注: 「必定证得阿罗汉果的记别」的「别」应为草字头下面一个「别」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普吉素食节

普吉素食节

节日描述:节日在泰国第一大岛——普吉众多的寺庙举行。为期9天的节日期间,虔诚的佛徒戒食肉食品和一些蔬菜。其他活动有全球九个圣徒的欢迎仪式、游行、中国神像游行和许多让你目瞪口呆的特级表演,据说其灵感来...

高明道老师:「同圆种智」略考

高明道老师:「同圆种智」略考

高明道老师:「同圆种智」略考高明道以中国、韩国、日本为主的远东佛教和南亚、东南亚的巴利佛教及中亚的西藏佛教有所不同,是佛门中围绕着汉译的经、律、论,融入了当地文化而形成的独特的一支。释氏此一历史悠久...

婚姻挽回时要避开的坑很多人都不知道

婚姻挽回时要避开的坑很多人都不知道

很多人在面对自己的婚姻出现危机时,总是会想着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尝试挽回,毕竟婚姻不易,要且行且珍惜嘛。但是,有的时候,矫枉过正是大家常犯的错误,因为太想要挽回,却导致自己犯了一些错误,反而会影响到婚姻...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58.一把珍贵的泥土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58.一把珍贵的泥土

58.一把珍贵的泥土一天,佛陀在一个贫穷的村庄里乞食时,遇到一些小童在污呢路上嬉戏。他们正在用泥沙堆砌着一个城镇,内里有城墙、创库、住宅、甚至河流。他们看见佛陀和比丘行近时,一个小童对其他的说:佛陀...

快过年了,家养的猪被杀,当天晚上母亲哭了大半宿……

快过年了,家养的猪被杀,当天晚上母亲哭了大半宿……

“快过年了,你家买上肉了吗?”“买上了,今年的猪肉不算贵,15块钱一斤,我买了500块钱的。”“我昨天刚买的,村里刚杀出来的,买了300块钱的,我还买了个猪头。”……在我们农村老家,过了腊八就是年,...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7.善巧度众的比丘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17.善巧度众的比丘

17.善巧度众的比丘有一个人出家修行,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修得正道,拥有很多神通。后来他运用法眼观察天上、人间和地狱,发现自己的母亲正在地狱中受着煎熬。他于心不忍,多方设法想超度母亲脱离地狱之苦,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