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40)“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净土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法注重利益现实人间,故特别契合当今时代的众生。持药师咒是易行的药师法门,若能至心修持,不仅有消灾(免除疾病、横逆、贫困等之苦)延寿满愿的利益,还有促使众生早成佛道的功德。今天学习《药师经》,那就要学习药师佛的十二个大愿,愿愿度众生。度众生怎么度啊?就是要从现在的沟通做起来,从现在的这种交流做起来,从理解与包容,从奉献与服务这种过程当中去做。所以说常住上,能够真心理解每一个人,这是人性化的一种管理。它都能够很细致地去了解众生。

我们学习《药师经》,怎么样能够在现实当中家庭和谐,怎么样才能够建设小康社会,怎么样才能够建设一个和谐的人间净土。那就是要依照因果真理去做。你不依照这种因果真理去做,那是办不到的。第二个方面,我们要知道世尊建设弥陀法门与药师法门,这个是世尊的善巧,世尊的包容。据世尊自己说,这本《药师经》有三个名称:第一个名称叫做《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第二个名字叫做《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第三个经名那就是《拔除一切业障》。所以说,我们流通的这本经以第一个名字,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可以肯定一下,佛说的《药师经》其实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因为拔除一切业障,是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的力量。药师如来十二大愿,这种功德也就是希望拔除一切众生的这种业障。那么十二神将饶益有情,也只是护持药师如来的这种功德法,而让我们有情众生获得药师琉璃如来的这种功德法门。

星光“义工”感悟】《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个名字,就把其余两个方面都代表了。我们先来说一说,这个名字里面的“药师”。现在一说到药师,一般的人如果说没有接触过佛教,大多认为是不是“执业药师”或药房里的“药剂师”,再或者是一个会配药的“人”。

为此,药师法门法布施何等重要啊!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佛心咒:得雅他嗡贝堪则贝堪则玛哈贝堪则惹杂萨目嘎喋梭哈

“坛城”顾名思义即佛的殿堂。

药师坛城则是药师佛文化的信仰中心和药师法门以及“药师禅”的修持圣地,具有圣地胜境的殊胜加持力“道场”。

回向:此福愿得一切智,催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涛涌,愿度有海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遍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供成佛道。回向给法界有情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

星光“义工”温馨提示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每天法施”分享,只要大家“坚持”看一年的“药师法门”分享,大家就能明白药师法门和药师禅。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法门(药师禅)“法施”时应遵守戒律,对佛法不具信、未成熟的“众生”不行法施,否则失去对佛法的尊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卑微的友谊

卑微的友谊

午夜,我坐在电脑前无聊的翻看着网页,只听见QQ一声轻响,点开一看是个网名叫穷小子的陌生人发来的一个笑脸。我也报以笑脸。他问: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呀?我回复道:你不也没睡吗?就这样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心中无“色”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心中无“色”

心中无色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人都无法把持住自己,沉醉于灯红酒绿之中,迷失了自己,只有心中无色才能抵御来自外界的诱惑。世界上所能见到的一切物质,在禅学上都叫做色,色法都是依因缘条件而成的,色...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三十八、裸体饿鬼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三十八、裸体饿鬼

三十八、裸体饿鬼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位能喜阿罗汉经常以神通力去地狱、饿鬼、畜生、人间、天上,观察各道众生所受的痛苦与欢乐,例如:地狱众生受寒、热、烧、杀的苦;饿鬼众生受饥渴、燃烧的苦;畜生们彼...

如何挽回老公?怎样用心计挽回老公

如何挽回老公?怎样用心计挽回老公

老公已经变心,但是看着他越走越远,心里越想越不平衡,多年的感情不想就此结束,怎样用心计挽回老公?如何挽回老公?1、对老公更温柔体贴没有一个男人能够抵御一个女子的温柔,如果他发现你对他更加温柔体贴以后...

达真堪布:种水稻杀生怎么办?

达真堪布:种水稻杀生怎么办?

达真堪布:种水稻杀生怎么办? 问:我刚刚皈依学佛,但是学佛跟生活有个矛盾,我们种水稻,必须往水里放药,会杀生,请问这个矛盾该怎么解决?如果在地里放念佛机有用吗?如果念咒给它们,念什么合适?答:是不能...

五阴譬喻经

五阴譬喻经

五阴譬喻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游于靡胜国。度河津见中大沫聚随水流。即告比丘言。诸比丘。譬如此大沫聚随水流。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沫无强故。如是比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