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金玉良言:报恩的过程

报恩的过程

有一位轻生者被寺里的一位僧人救起后,仍然坚定地说:大师,您何必费力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下去,今天不死,明天还得去了结的。僧人捻须笑道:是的,我确实制止不了你寻死的决心,可是,我想问你一句,你的恩都报了吗?

轻生者一脸诧异地说:我没欠人家的恩情,也不曾施恩于他人,还报什么恩呢?大师沉吟片刻说道:你的生命来自父母,就得报父母之恩;你的衣食住行取自于天地,就得报天地之恩;你的知识和智慧得之于老师,就得报老师之恩;你的生活得力于亲友,就得报亲友之恩这些恩,你一辈子都报不完,怎能说无恩可报呢?那人忽然醒悟过来,连声对僧人道谢后,便独自下山而去。

正如那位僧人所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报之不尽的恩,在佛教里,更是将报恩看成参究修行的基本准则,并提出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之说。《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报恩品》云: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这就要求一切众生,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都得报四重恩。

报父母恩。生我者父母、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没有父母的恩情,哪里会有我们的降生呢?佛陀出生后,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他后来被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成人。佛陀的母亲并没有把他养大,但对他有生育之恩。佛陀为报答母亲的生育之恩,曾经专门现神通,升到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说了三个月的法,然后乘着宝阶从天宫上下降到人间。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去世以后,他亲自为他的父亲抬金棺(棺木)。佛陀可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佛祖啊,他为何要这样做呢?尽管他是人天的师表,是七众弟子崇敬的对象,但在对待父母的问题上,他表现出来的仍然和普通人并有两样。

想想现在的一些人,动辄与父母争执,不听父母的劝诫,甚至恶语相向,打骂父母,这真让人悲痛、心寒。去年我的奶奶去世时,在做法事的时候,父亲抱着她的遗像,一直在她的棺木旁跪着,足足有三四个小时。父亲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而且身体又不好,关节炎非常厉害,却依然在那里坚持着。为什么?是因为做儿女的孝心,是因为报父母恩的诚心。

报众生恩。对这一恩,多数人不能理解,都在想:我即是众生,众生不过凡人,为什么要报众生恩呢?而且,世人常将众生分为三类:亲人(包括沾亲带故的人)、仇人和非亲非故的人。亲人的恩自然要报,那仇人和非亲非故的人的恩还得报吗?佛陀在经典里告诫我们: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这就要求我们对待所有的人,就像对待我们的父母一样,同样要有感恩的心,要有报恩的心。

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按照佛教因果轮回的理论来讲,一切众生自无始以来,历经六道轮回,在多生多劫里互为父母。正因为我们互为父母,所以我们不能去伤害、去诋毁过去的父母。即使我们不相信因缘果报之说,如果能做到敬重每一个人,关爱每一个人,不管是我们的亲人、仇人,还是和我们非亲非故的人,我们也必将得到善果,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心。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对头,如果我们用感恩的心来对待他,把他看成我们报恩的对象,时间一久,肯定会消融彼此的间隙,获得珍贵的友谊。

报国土恩。一切国王于过去时。曾受如来清净禁戒。常为人王安隐快乐。以是因缘违顺果报皆如响应。圣王恩德广大如是。(《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国土恩也是国王恩,过去叫国王,现在叫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报国土恩?因为这个国土养育了我们,这个国土成就了我们。东晋时杰出的佛教学者道安大师提到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即是说若不依靠国王的力量,想要兴隆佛法的事业是不可能的。国王也好,国家领导人也罢,他们毕竟是国家的象征,我们若不去尊重他们,不去报他们的恩,就不符合当一位国民的要求。

如何报国土恩?作为公民的我们,如果能遵纪守法、爱国爱民,不干违法、犯罪的事情,拥护国家的大政方针即可。我们要给国家和领导人以美好的祝福和加持,怀着感恩的心积极支持他们,这样才能国泰民安,才能政通人和。实际上,爱国爱教历来是我们国家优良的传统美德,并延续至今,泽被后世。

报三宝恩。三宝者,乃佛、法、僧,报三宝恩就是要报答佛、法、僧这三宝的恩德。三宝恩者,名不思议利乐众生无有休息,是诸佛身真善无漏,无数大劫修因所证,三有业果永尽无余,功德宝山巍巍无比,一切有情所不能知,福德甚深犹如大海。(《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由是观之,三宝的功德无量,虽言语不能表述。试想,学佛能让我们明心见性、找到真如自心,佛法能让我们修福明智、圆满觉悟,僧伽为真丈夫,能忍人所不能忍,与青灯古佛为伴,以上行下化、利乐有情、庄严国土为己任,三宝的功德是在是无量。我们岂能不报三宝恩呢?

报三宝恩,就是要求我们理解佛教,理解僧人,善待佛法,以感恩之心善待佛、法、僧,护住我们的善心、善念,行持有度,福慧双修。我是见到佛寺就要进去礼拜的,包括一些山庙里供奉的菩萨像,我都会去礼拜他们,感恩他们的功德,感恩他们的护持。

人生就是报恩的过程,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是地位显赫者还是无名小卒,不管你是权倾一方者还是流浪汉,总需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善待生活中的每一天,总需要用一份报恩的心去享受这娑婆世界里的无限生机与乐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爱财如命

爱财如命

(一)佛陀在舍卫城教化的时候,有一天,慢步走到都提家中,不巧,都提有事出去了。都提家里养了一只白狗,食有美味,卧有床具,备受宠爱。这时候,白狗正蜷缩在床上,见佛陀进来,便跳下床大声狂吠。佛陀怜悯地对...

索达吉堪布:该如何制止诽谤佛法的行为并护持三宝?

索达吉堪布:该如何制止诽谤佛法的行为并护持三宝?

索达吉堪布:该如何制止诽谤佛法的行为并护持三宝? 问:对诽谤诋毁甚至破坏佛塔、佛像和经典正法的行为,该如何制止并护持三宝? 索达吉堪布:如果你有一定的佛法修养,应该以大慈大悲心去劝阻他人的这些损害...

持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有见证

持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有见证

持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功德真实不虚。见如长老及游碧霞、张陈阿粉、胡秀宽、陈昭元、翁玲娟等师姐最近接受某电视台专访时,以亲身经历作为见证。见如长老表示,去年七月马来西亚受沙克奇病毒(即肠病毒)肆虐之...

杂菜天妇罗

杂菜天妇罗

材料: 茄子、西兰花、莲藕( 也可用番薯、青椒 ) 各小量、 炸粉( 或自发粉 ) 一小碗; 调味料: 盐半茶匙; 做法: 1. 茄子、番薯、莲藕洗淨后切片; 2. 炸粉用同等份量的水开匀,加盐后再...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不说生,不说死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不说生,不说死

不说生,不说死洞山良价禅师有一天夜里说法,没有点灯,有禅僧能忍问洞山禅师,为什么不点灯呢?洞山禅师听过能忍问话以后,才叫侍者把灯点亮,然后对能忍说道:请你到我的面前来!禅僧能忍走向前来。洞山禅师对侍...

四无量心即四梵住,修习四法能感大梵之果报

四无量心即四梵住,修习四法能感大梵之果报

学佛从这里开始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四种禅观。又称四无量、四梵住。四无量心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 我心怡悦;愿诸众生脱离贪嗔之心 住平等舍。慈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