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宁静平安的心境

宁静平安的心境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个方外知己佛印禅师。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

佛印说:这是飞来峰。

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

佛印说:一动不如一静。

东坡又问:为什么要静呢?

佛印说:既来之,则安之。

后来两人走到了天竺寺,苏东坡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说: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拿念珠,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印说:拿念珠也不过是为了念佛号。

东坡又问:念什么佛号?

佛印说:也只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佛号。

东坡又问:他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号呢?

佛印回答道:那是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

这个简短的禅宗公案,给我们一些深刻的生活哲学,就是一动不如一静、既来之则安之、求人不如求己,这三个从生活里来的智慧,其实是一贯的、相通的,它是说:只有在宁静平安的心境里,人才会生出更清澈的智慧,不至于因生活的奔波在红尘里迷失。

如何才能求到宁静平安的心境呢?

答案是求人不如求己。

我们求人的地方愈少,依赖人的地方愈少,我们就更能看清人间世相,维持一种平安欢喜的心情。观世音菩萨念自己的佛号得大自在,我们如果每天多一分反观自照,我们就会多一分自在;而一个自在的人,就会像古代的禅师触机都是智慧,那是由于他心有所安,包容广大,万事万物自然都有一个智慧的定位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冒失的檀腻觭

冒失的檀腻觭

冒失的檀腻觭从前有个人,名叫檀腻觭。家境清寒,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寒。有一年秋天,他从田里收成了一些稻谷,可是因家里穷,养不起牛,无法打谷子。于是,他向邻村的熟人借了一头牛。打完谷子后,正准备把这头...

揭秘素食主义:他们为何不馋肉?

揭秘素食主义:他们为何不馋肉?

解密素食主义 1.素餐的种类一提起素餐,人们通常就会想到不含肉、家禽和鱼的餐点。但素餐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三类:严格素餐不包含任何肉、家禽、鱼、蛋、奶制品以及任何含有这些的食品。奶制素餐不包含肉、鱼、...

凉拌茄子

凉拌茄子

材料:细长茄子一斤、姜末、蒜茸。少许、酱油、麻油、适量。 做法: 1、细长茄子隔水蒸5分钟蒸熟后,(出锅看看,要颜色完全变了,记住一定要蒸透)再撕成条装盘。 2、吃时把姜末...

宣化上人度哑女,使之开口说话

宣化上人度哑女,使之开口说话

一九八一年冬,法界佛教总会法界佛教大学组团(团员僧俗十余人)第二次访问亚洲各地区。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该团在马来西亚首都摈城弘法。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午,一位中年女居士,携同她的女儿来马来西亚佛教...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一枚戒指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一枚戒指

一个小伙子非常苦恼:老师,我觉得自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大家都说我没用,又蠢又笨。我该怎么办?老师说:孩子,我很遗憾,现在帮不了你,我得先解决自己的问题。他停顿了一下,说:如果你先帮我个忙,我的问题解...

佛教故事:禅·看开:无非名和利

佛教故事:禅·看开:无非名和利

无非名和利我们究竟是在为谁而活着?我们为什么从小开始就忙忙碌碌,长大后还要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却又自罢不能?也许下面纪晓岚说的一句话能给你找到一个参考答案。据说乾隆皇帝当年巡察江南时,看到江面上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