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佛教说的“六度”?

什么叫做“六度”

学佛人必定听过六度之说,那么什么佛教中的六度呢?所谓佛教六度,指的是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可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佛教六度又译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罗蜜多;梵汉并译六波罗蜜(多)。六度中的度即渡之意。因此,从字面上来理解,佛教六度便是六种渡人的方法。

佛教六度——六种渡人的方法

佛教六度第一个是布施(Dqna),即凡以物质利益施与大众的叫做‘财施’,包括身外的财物和自身的头目手足和生命;凡保护大众的安全使他们没有怖畏的叫做‘无畏施’;凡以真理告知大众的叫做‘法施’。六度中的布施能带你去清净的彼岸世界,帮助你永远保持心理平衡的境界。

佛教六度中第二是持戒(S]la),戒也有三种,即防止一切恶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饶益有情。菩萨最根本的戒是饶益有情戒,就是一切为了利益大众,其余所有戒条都要服从这一条。持戒到彼岸即消除不当的欲望而获得心理平衡。主要有五戒:不杀生;不邪淫;不偷盗;不妄想;不说谎。

佛教六度中的第三是忍(Khanti),即为利益有情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所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忍辱到彼岸即不受外界任何事物的影响而始终能保持心理平衡。

佛教六度中的第四是精进(Viriya),即不懈息地努力于自度度他、自觉觉他的事业。精进到彼岸即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不满足既有的心理平衡境界,最终获得高层次的心理平衡。

佛教六度中的第五是禅定(Samqdhi)即打坐参禅。禅定到彼岸即通过坐禅的方式消除杂念,从而获得心理平衡。

佛教六度中的第六是般若(Pa``q即智慧),为自觉觉他而修禅定和智慧。智慧到彼岸即通过对自然的参悟而获得智慧的成就,从而达到高层次的心理平衡。

​​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断剑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断剑

铸剑师铸得一剑,吹毛断发,锋利无比,自称天下第一剑。众皆不服,纷纷与之比剑,皆被铸剑师斩断。至此,铸剑师愈加自负骄傲。 .no-mobile{display: none;} @media (min-...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以坦然的心看待他人的品评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以坦然的心看待他人的品评

以坦然的心看待他人的品评从前,有两位小和尚,一个姓黑,一个姓白。为了拜师学艺,做进一步的修炼,他们讨论各自分开去寻求名师。同时,他们也约定,十年后的今天,他俩一定再回到分手位置的渡船码头,不见不散。...

索达吉堪布: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

索达吉堪布: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

索达吉堪布: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 问: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自在地修行佛法? 索达吉堪布答:人在死时,必须舍弃亲仇等此生一切,即使是大权威、大富贵之人,也会如酥油中抽毛一般,什么也带不走,他生前攀...

三个过路人

三个过路人

三个过路人从前有一个书生失恋了,痛苦得死去活来,于是一个会布法的老和尚给了他一面镜子,他打开镜子,居然看到一片海滩,而海滩上是一个赤身裸体的女子,那个女子在海滩上。老和尚说,她已经死了。然后依次过来...

李炳南: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七)

李炳南: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七)

301.听人说,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对吗?很对。树无根不长,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念佛是因根,往生是果实。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

道家和合术帮我挽回老公的心

道家和合术帮我挽回老公的心

两个人结婚久了,就会被各种生活压力所累,失去了热恋的激情。妻子每天操心家务,失去了婚前的优雅。老公就会开始厌烦妻子,慢慢失去了爱意。那么这个时候妻子该怎么办呢?老公不爱自己这件事情,对于每一个女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