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为何又叫“佛欢喜日”

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

早在佛陀时代,印度就有兴办盂兰盆会的活动。《大盆净土经》记载,当年印度的频婆娑罗王、须达长者和茉莉夫人等,为求灭除七世父母的罪业,都曾经依照《盂兰盆经》造五百金盆供养佛和僧众。

根据《佛祖统纪》的记载,梁武帝首次根据《佛说盂兰盆经》的仪式,创设盂兰盆会,由于梁武帝大力提倡,民间各阶层人士无不效法遵行。到唐代时,民间不但重视盂兰盆会,而且场面盛大。

在佛学里叫做“僧自恣日”又叫做“佛欢喜日”。

《盂兰盆经》:“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在佛陀时代,弟子都要出去托钵,印度的农历四月雨季开始,一直到七月中旬,天气又热又下雨,因为湿气重,容易产生蚊虫。佛陀为了弟子的身心健康,也避免外出踩杀虫类及青草新芽,就在这段时间调整僧团的生活,从农历四月十五日一直到七月十五日这三个月,比丘们不用外出托钵,集中在一个地方精进共修,由在家的居士送食物来供养,这叫做“结夏安居”。

这三个月对僧团而言,正是进修的好时机,大家专心听佛陀所说的教法,听完之后用心去分析,然后落实在生活中。在这段期间内,比丘们身、口、意三业合一、清净,所以“戒行”完整;因为持戒清净,所以心稳定,不会七上八下;心能沉静下来、加上闻法及心得分享,再用心下功夫,就能体悟佛理,增加智慧,成就“戒定慧”三无漏学。三个月后的七月十五日这天是众比丘的结业日,大家提出这段期间修学的成绩;而佛陀在看到大家于道业上有所增长,也十分欢喜,并赞叹大家精进修行的成果。所以,农历七月在佛教而言是吉祥月、是欢喜月。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中国佛教素食探源

中国佛教素食探源

印度的僧人不是素食者,来到中国弘法的印度高僧自然也是非素食者。所以,原来中国的僧人与他们来自印度的师父一样,都是非素食者。但是,佛教受儒家仁慈思想与孝道的影响很大,一些僧人如道安、慧远等出自个人的意...

悟殷法师:修证篇概论(上)

悟殷法师:修证篇概论(上)

修证篇概论(上)释悟殷部派佛教时代,学派的思想,是异义无边,要如何理解部派佛教,厘清彼此错综复杂的关系?笔者于〈部派思想概论〉,曾提及研读部派佛教的根本原则:以佛法“缘起”的本质与佛教的实践性为出发...

我参加皈依佛教法会-运顿多吉白第五世嘎堵仁波且纪实

我参加皈依佛教法会-运顿多吉白第五世嘎堵仁波且纪实

说到皈依,我见过很多,也常为入佛门的善信举行皈依,各宗各派对皈依仪式都有不同的说法,说实在的无非各自表述,正者难逢,多为乱七八糟,尤其是流行于世的皈依境相图,所展示的基本上都是传承法位祖师图,而并不...

18日洛阳白马寺举行洒净法会

18日洛阳白马寺举行洒净法会

18日上午9时许,洛阳白马寺举行万佛殿基址洒净法会,为万佛殿正式开建祈福,来自各地的高僧大德、护法居士和社会各界人士6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洒净法会为佛教中的一种仪式,为建筑奠基前仪式,与传统...

如何跳出家庭矛盾的漩涡?莫让内心惹雾霾

如何跳出家庭矛盾的漩涡?莫让内心惹雾霾

只记得那天心情很糟糕,清早和丈夫吵架的后遗症,像一股黑色的雾气,挥之不尽。婚姻是什么? 那只放满鲜花,洒满阳光,放着甜美音乐,向前飘曳的小船?扯淡!而我顶多是哪个岸上,想奋力把船靠岸的纤夫,但船总是...

挽回前男友的绝招

挽回前男友的绝招

其实很多女人在和男友分手之后,有很大一部分都会想要追回前男友。但是成功挽回前男友的人却很少。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有效的挽回办法。那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挽回前男友的绝招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