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为何又叫“佛欢喜日”

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

早在佛陀时代,印度就有兴办盂兰盆会的活动。《大盆净土经》记载,当年印度的频婆娑罗王、须达长者和茉莉夫人等,为求灭除七世父母的罪业,都曾经依照《盂兰盆经》造五百金盆供养佛和僧众。

根据《佛祖统纪》的记载,梁武帝首次根据《佛说盂兰盆经》的仪式,创设盂兰盆会,由于梁武帝大力提倡,民间各阶层人士无不效法遵行。到唐代时,民间不但重视盂兰盆会,而且场面盛大。

在佛学里叫做“僧自恣日”又叫做“佛欢喜日”。

《盂兰盆经》:“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在佛陀时代,弟子都要出去托钵,印度的农历四月雨季开始,一直到七月中旬,天气又热又下雨,因为湿气重,容易产生蚊虫。佛陀为了弟子的身心健康,也避免外出踩杀虫类及青草新芽,就在这段时间调整僧团的生活,从农历四月十五日一直到七月十五日这三个月,比丘们不用外出托钵,集中在一个地方精进共修,由在家的居士送食物来供养,这叫做“结夏安居”。

这三个月对僧团而言,正是进修的好时机,大家专心听佛陀所说的教法,听完之后用心去分析,然后落实在生活中。在这段期间内,比丘们身、口、意三业合一、清净,所以“戒行”完整;因为持戒清净,所以心稳定,不会七上八下;心能沉静下来、加上闻法及心得分享,再用心下功夫,就能体悟佛理,增加智慧,成就“戒定慧”三无漏学。三个月后的七月十五日这天是众比丘的结业日,大家提出这段期间修学的成绩;而佛陀在看到大家于道业上有所增长,也十分欢喜,并赞叹大家精进修行的成果。所以,农历七月在佛教而言是吉祥月、是欢喜月。

更新于:1个月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语:杀生祭祖,这个杀业自己要承担六分,祖先承担一分

净土法门法语:杀生祭祖,这个杀业自己要承担六分,祖先承担一分

祭祀祖宗是好事,是尽孝道1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日子,中国过去儒家的教学,什么最重要?祭祖先最重要,《礼记》你打开第一篇,五礼第一篇是“吉礼”,吉祥的吉,吉是祭祖。中国古礼里面,祭祖先是最重要的...

你知道哪些是素食中的补血之王吗?

你知道哪些是素食中的补血之王吗?

补血不必阿胶汤,素食功效才更棒!谁说补血一定要靠阿胶?许多人都有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吃菜不吃肉才会贫血,其实,不少植物性食物,不但含有铁质,胡萝卜素和其他养分,而且多半易于消化,很适合作为补血的食材...

禅宗小故事:禅的妙用

禅宗小故事:禅的妙用

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妻子:你算什么丈夫,一点都不像男人!丈夫:你骂,你如再骂,我就打你!妻子:我就骂你,你不像男人!这时,仙崖禅师听后就对过路行人大声叫道:你们来看啊,看斗牛,...

佛开解梵志阿????经

佛开解梵志阿????经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与五百沙门俱。游於越只。到鼓车城外树下坐。比聚有豪贤梵志。名费迦沙。明晓经书星宿运度。所问皆答。有五百弟子。弟子中第一者。名阿颰。阿颰问师言。今有...

毒心的恶报

毒心的恶报

过去有一个人,夫妇结婚好几年,他们一直渴望着有一个儿子。尤其丈夫等得最着急,为了生子,他就又娶了一个小妾。因为经过太太的同意,所以小妾是接回家里同住的。过了不久,这个妾真的生下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子,...

达真堪布:学佛人不要装

达真堪布:学佛人不要装

达真堪布:学佛人不要装 修行人不能虚伪,不要伪装,要实实在在,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自由自在的多快乐啊!但我们这些人都是为别人活着的,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看别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不会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