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痛很多,请问师父如何改变现况?

病痛很多,请问师父如何改变现况?

问:弟子学佛六、七年了,吃长素也有六、七年,但是病痛很多,体质极差,身体愈来愈瘦,面黄肌瘦,弱不禁风,长期服药。请问师父如何改变现况?

答:你学佛的功夫不得力,不是在理论上有错误,就是方法上有错误。学佛如果学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谁愿意学它?你看看哪一尊佛像、哪一尊菩萨像是面黄肌瘦?我常常说,学佛的功夫就在你面孔上,决定骗不了人。功夫得力,你的身体愈来愈好,什么病都没有,这是一定的道理。这个道理科学家都把它做成证明,我常常讲,日本的江本胜博士他做的水实验。我是两年前,悟平法师从网络上发现的,她把它印出来给我看,四张。我看了之后我很欢喜,难得他把佛经上讲的证明,江本胜并不是个佛教徒。

证明什么?证明境随心转。水,水是矿物,它不是动物,不是植物,证明了什么?

它会听,它会看,它懂得人的意思。他做实验的时候是用玻璃瓶,长玻璃瓶,长罐的,就是一般实验室里头用的,这里面装水。看,写字贴到瓶子上面,贴一个小时之后,把这个水放在显微镜底下去观察,它有图案出来,结晶出来,非常之美,图案非常美。现在他十年当中实验出来,最美的图案是爱、感谢,这两个字的图案是最美的。如果翻过来,我恨你、我讨厌你,你写个讨厌、写个恨贴在上面,那个水的图案就很难看。它有反应,就证明它会看。放音乐它会听,很优美的音乐,它的图案很美;现在的流行歌曲放给它听,图案很难看,所谓是热门音乐,那个图案非常不好看。它会听,它懂得人的意思,我们以善的意思对它,以恶的念头对它,反应不一样。

如果你懂得这个道理,学佛的人心地清净善良,我们人的身体,诸位都晓得,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分,我们用的是善心,善心、善意,我们全身的细胞都会变得很美,什么病都没有。你为什么会有病?那一定是贪瞋痴,贪瞋痴是三毒烦恼,贪瞋痴要是叫他用水做个实验,那个反应一定不好。我们佛法修学没有别的, 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 。我底下这个月我还到日本去,我就让江本胜去实验实验,就实验这两句话,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看这两句话水的反应怎么样?

所以,学佛的人,身体一定一天比一天好。我在国际上走动,对于佛教的宣传产生很大的作用,这个样子摆在这里。我吃长素五十三年了,遇到许许多多这些国际人士,站在我旁边,年龄比我小,看起来比我苍老;连江本胜都是的,江本胜今年才六十多岁。他看到我的时候:法师,你用什么方法保养的,能保养得这么好。我说没有别的,就是你所实验的,一个爱,一个感恩,我就用这两个。心里面对于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绝对没有怨恨的心,爱心。

我离开台湾写了六句,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无论人家对我好,我感恩他,对我坏,我也感恩他,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我感恩他。感他什么恩?消我业障,我这些业障,将来要到三途去受罪的,他现在这样对我,不就报掉了吗?佛家讲的重罪轻报,所以我很感谢他,道理就在此地。心地永远是平静的,永远是慈悲的,身体怎么会不好?每个细胞要让江本胜去实验一下,都是最好的结晶,怎么会有病?所以,自己把信心建立起来,转变、改变自己。对于整个世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真正用爱心,要用感恩的心,决定不能有怨恨。遇到冤家对头,我们也要转怨为亲,化敌为友,这是最正确的。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佛祖给我们说得太多,我们一定要依教奉行。

资料敬摘于: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二) (共一集) 2004/7/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247-01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有人念了佛号却感应不到任何加持?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有人念了佛号却感应不到任何加持?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有人念了佛号却感应不到任何加持? 问:经中说仅仅念几遍佛菩萨名号也会有很大的作用,为什么有人念了佛号却感应不到任何加持? 答:这种问题关键在自己的信心与恒心,圣尊们加持是无偏的。...

白宫御用名厨揭密奥巴马美食喜好

白宫御用名厨揭密奥巴马美食喜好

随着明年1月20日入主白宫的日子临近,奥巴马不得不为一些看起来较为私人但是却很重要的事情伤脑筋。现在距离奥巴马就职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奥巴马的内阁已基本敲定,但是奥巴马还要为挑选白宫厨师等细小的事情...

我的学佛奇特感应

我的学佛奇特感应

大家好!末学学佛也有好几个年头了吧。应该说,末学在孩童时代在农村时,拜的最多的是比如土地庙啊,城隍庙啊,妈祖啊,关公庙啊,道观啊,观音啊,这些等等,这个时候,差不多应该算拜神,拜菩萨多吧!那时候...

净慧法师:第五届生活禅夏令营见面开示

净慧法师:第五届生活禅夏令营见面开示

第五届生活禅夏令营见面开示净 慧(1997年7月25日)各位法师、各位营员:今天是第五届生活禅夏令营的前夕,明天就要正式开营了。今天说不上什么开示,就是跟大家正式见个面。中国人在见面和临别时往往有几...

佛教名词:【禅学】-什么是禅学

佛教名词:【禅学】-什么是禅学

禅学佛教的禅法理论,中国佛教的重要学说。禅,全称禅那,源于梵文,意译静虑、思维修等,谓静中思虑,心绪专注一境,深入思虑佛教义理。禅那,也就是止观,止是心的安静,观是思虑某一事物。禅原是印度古代各种教...

修行之道 无欲自在

修行之道 无欲自在

无欲自在佛经上说:“做人如果能够远离贪欲,就可以得到三业自在。”自在,就是自由。世间众生无论在那一方面,都受到种种的牵制,不能随心所欲而自由自在,主要的原因即在于众生的贪欲心太重。凡是对于自己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