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环保的重要

现代人保护自然环境的运动,起源于欧美,而亚洲地区之推行,则以日本居首。当我在一九七0年代留学于东京期间,几乎每天都可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中,见到有关环境污染的报导。当时的儿童绘画中所见的东京天空,不是青蓝色,而是灰褐色;东京外海的鱼类,也因市区排出的下水道污染而害了皮肤病及肝脏病。所以全国上下积极地推动环保工作,例如整治废水、垃圾分类处理、废旧物品回收,做得相当快速。

全球环保攸关相共

但是,日本民族只想到日本的环保,忽略了世界的危机,所以依旧大量地消耗纸张,那些纸张是在落后国家地区,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及若干原始森林而来;同时日本商人也以现代化的科技方法与渔捞机械,大量捕杀公海上的鲸鱼。在陆地上则大量制造噪音、大量制造排烟多而又肇事率高的摩托车,向末开发及开发中世界推销。

环保标准及环保意识,分成国内国外的双重判断,那是何其自私,又何其短视:殊不知,今日的地球世界的全体环境,彼此息息相关,已经不可分割,一时间的近利及私欲的满足,必将为自己及全人类带来长久及全面的灾难!

环保意识从“心”开始

在我们中华民国台湾,环保观念才刚起步,许多人对于环保意识,尚很模糊,如果不为全面设想,那好像是一个人的两手两脚,相互抗争,却是为了彼此自卫,岂非愚蠢。如果不能从每一个人内心做起,如果不能把眼光投向现在的全人类及未来的全世界,纵然能把某些人的生活环境,保护得像天堂一样,那座天堂却被包围在地狱的中央,还能算是天堂吗?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维摩诘经》佛国品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华严经》夜摩天宫自在品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不造作。”《楞严经》卷一云:“汝之心灵,一切明了。”可知佛法教人,改造环境,首先在于改造自小。 以上三部大乘经中,所讲的心,有净有不净,若心净,环境即净。此有两层意思:一、自心若清净,亦能不受影响,不起烦恼,所以大乘菩萨们为了救济众生而人三界火宅,犹如身居清凉佛土。二、若能以无私无贪无嗔之心,处理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影响所及,便能形成心灵环保的连锁反应。一人影响两人,两人影响四人,乃至百千万人。

无贪无求则无烦恼

“心灵”一词,可指思想及感情,也可泛指人心。人心本质无染,但受环境及物欲的影响而有污染,所以佛经称人间的环境为“欲界”,欲的产生是为使人的色身肉体获得官能的满足及心理的寄托,基本的需求是谋生的本能,如果贪得无厌,私欲难满,便会为自身带来种种的苦恼,更为他人制造出灾难及困扰。

人人惜福净化社会

以佛法的立场讲心灵环保,必须双管齐下:一、净化人心,少欲知足;二、净化社会,关怀他人。少欲知足,便会珍惜天然资源,养成惜福的习惯,等于推动环保。关怀他人,便不会因了一己之利而造成整体环境的破坏。

可见,法鼓山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便是在做着净化人心和净化社会的工作,也正是做着最重要的心灵环保工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三)

古代经典放生故事四则(三)

母鹿断肠许真君就是晋朝许逊,字敬之,汝南人。(今河南省汝南县)家住南昌,少年时代,喜武功,善射箭,爱好打猎。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怜爱子,奋不顾身,冲向小鹿,以舌舔伤痕,因箭深伤重,小鹿...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十、极贤大臣修建遗塔起信,全家共证罗汉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十、极贤大臣修建遗塔起信,全家共证罗汉

十、极贤大臣修建遗塔起信,全家共证罗汉以前,净饭王手下有一位极贤大臣,婚后一直都没有子嗣,夫妻俩常常祈祷梵天、帝释天、地神等,但都没有效果。后来,净饭王生下悉达多太子,婆罗门相士预言:太子若在家,将...

内心是否真慈悲,看日常生活中的放生护生

内心是否真慈悲,看日常生活中的放生护生

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在坐藤椅前,要将其轻轻摇动,再慢慢坐下,为让小虫先走避。寺里闹鼠害,毁坏衣物,啮咬佛像,弘一法师每天投食两次,人鼠渐能彼此相安。法师西逝前还特意叮嘱人们,焚化遗骸时勿害蚁命。由法师这...

大势至菩萨唐卡

大势至菩萨唐卡

大势至菩萨 乃阿弥陀佛其左右胁侍的就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三位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 大势至菩萨,简称为势至,又称得大势菩萨或大精进菩萨。大势至是梵文Mahās-thāmaprāpt...

挽回婚姻:这些事千万不能做

挽回婚姻:这些事千万不能做

在婚姻生活中,一旦出现了危机,或者已经快要面临分离的阶段,这个时候,往往有许多争吵的矛盾随之发生。在争吵的过程中会让脆弱的女人变得更加的难过,作为女人,在挽回婚姻的过程中,这些事千万不能做。一:不能...

鬼神护法:虚云老和尚的故事

鬼神护法:虚云老和尚的故事

民国三十四年(1945)春,虚云老和尚从云门到南华传戒。此时,云门禅寺有两位僧人,一位法名古根,一位法名传真,同住在一个寮房。一天早上,晨钟叩响了,俩人都还没有起床,过了一会,传真问古根:“钟打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