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始专修,印祖亲证中上品

沙健庵居士,名元炳,江苏如皋人,德才兼备,不慕虚荣,他放着太史欠妥,回家侍奉双亲,恪尽孝道。最初他也不懂得佛法,和一般读书人一样,以为佛法对于国家国民,并无益处。辛亥革命后,他感到苦闷无聊,产生了出世的设法主意。于是,掏出佛经试着阅读,一展开,发明佛经内容圆融超脱,义理精微绝妙,才明白佛是大圣人,佛的教诲弗成思议。立时如同走出幽谷,得见天日,不禁喜极而泣,痛恨自己这么多年来虚度时间,从此潜心研究佛典,受持读诵,愿望能亲证本有佛性,不再入轮回。

民国十二年,沙健庵已是花甲之年,厌世之心日益迫切,正好谛闲法师到如皋开讲《弥陀经要解》,他前往听经。终于懂得净土窍门横超三界,普被三根,上自等觉菩萨,下至五逆十恶,小乘凡夫,仰仗阿弥陀佛的慈力,都能当生了脱,出离娑婆,同登极乐。从此,沙健庵专修净业求生极乐。

第二年,崔益荣归依印光大师,和大师讲起沙居士的学问和修持,大师赠给沙居士《文钞》。第二年,又有居士带来沙健庵写的《斥丧中食肉喝酒论》,大师一看,文章引经据典,说理透彻,知道沙居士学问深挚,一心向佛,虽不曾相见,彼此心领神会。印光大师到上海,沙健庵想去见面,可惜有病不能出门,心中一向期待日后再上普陀山求法,可惜直莅临终,也未能成行,沙健庵在垂死之际向同伙道出心中的遗憾。大师据说后这样讲:“沙健庵既然过去生西方,面见弥陀,与海会圣众共处,没见到我这么一个粥饭僧,有什么好遗憾的。”

之后,沙健庵左腋长了个肿瘤,又咳血,到了冬天病情加重,遍访中西医,都回天无术。大师认为,这是因为他修行的功夫,转重报后报,为轻报现报,以此了却宿业。

穷冬腊月,沙健庵已是卧床不起,将生平著作,交托给门人项本源、黄文浚,略微嘱咐了家事。同时,他想起自己曾对于将广福寺改为会所,并迁移佛像一事,表示过赞成,此刻深深懊悔,交卸儿子拿出三千金,将东门的广慧庵扩建成佛殿,以此赎罪。又要求家中家属,日夜轮班,在床前念佛,直莅临终,不准预先擦洗更衣,也不准哭泣。自己死后穿布衣,不能用绫罗绸缎,凶事时代,无论祭奠招待客人,一律不用酒肉。他严肃地说:“我特地写过文章,批评缺点的世俗风气,你们可不要随顺坏习俗,陷我于罪恶。”同时,他还要求家工资他请来僧人助念,决心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沙健庵在床前摆设香案,供奉阿弥陀佛接引像,面对着佛的慈容,口里念佛,心中忆佛,收视反听,绝口不提其他事。二十四日晚上,他的病情加倍沉重,僧众都来助念,沙居士正念分明,跟着人人或出声念,或默念,直到二十六日,虽然不再出声,口里仍在一向默念。午后,他呼吸急促,家人及僧众大声念佛,傍晚时分,沙健庵去世。室内有阵阵异香,世人念佛加倍起劲,过了二个时辰,头顶仍然是热的。人人一向念佛到天亮,这才为他擦洗更衣服,多亏他的子孙能奉命行事,这才是真正的孝。

印光大师认为,沙居士宿根深挚,看法高超,言行一致,根据他多年来的修持,以及生平的信愿,看他临终的情形,应当是中品上生。因为他孝养父母,慈悲济世,具足真信实愿,摄心净念。一旦往生,必定不退,证无生忍,渐次修习,直至圆满菩提。

——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沙健庵居士往生记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挂号立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明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经由过程邮件xuhua@xuefo.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急速删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母般泥洹经

佛母般泥洹经

佛母般泥洹经 宋沙门慧简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维耶离国。行在猕猴水边拘罗曷讲堂上。大爱道比丘尼者即从佛母也。时在维耶离国。与女除馑五百人俱。皆是应真。获六通四达神足变化。年耆德尊神曜巍巍。其精舍在王园所...

投资仿荤素食市场分析

投资仿荤素食市场分析

一、素食市场概况 素食21世纪的主流食品澳洲医学博士柏列明说:素食可以延长寿命,这是我食素的第一个理由!在香港有200多家素食馆生意火爆!加拿大多伦多素食协会的会员5年来增加一倍多。在美国有2000...

因果之米从哪里来

因果之米从哪里来

因果之米从哪里来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儿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一天,阿那律和跋提、劫宾那一起吃饭,主食是大米,三个小家伙就开始讨论米是从哪里来的。劫宾那说:米是从米缸里来的...

佛寺内迎客而笑的大肚和尚是谁?

佛寺内迎客而笑的大肚和尚是谁?

一走到寺院,进了山门,抬头就能看见一位张口而笑的光头大肚的和尚,他就是深受我们中国人所尊崇和喜爱的弥勒佛。释迦牟尼曾预言授记,当其寿四千岁(约人间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尽时,弥勒将下生此世,于龙华树下成...

沈家桢:(九)为什么佛答‘诸菩萨摩诃萨’和先答‘应云何降伏其心’?

沈家桢:(九)为什么佛答‘诸菩萨摩诃萨’和先答‘应云何降伏其心’?

(九)为什么佛答诸菩萨摩诃萨和先答应云何降伏其心?在《金刚经》里,须菩提向佛陀请示的问题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先说了一个综合的答覆说,你好好听著...

达真堪布:福报浅薄的表现

达真堪布:福报浅薄的表现

达真堪布:福报浅薄的表现 现在是五浊炽盛的时候,众生的福德特别浅薄,所以难以感召智者来指导、帮助众生。浊世是否没有智者,是否没有佛菩萨来度化众生?不是,有智者,也有佛菩萨,他们从未停歇地度化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