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始专修,印祖亲证中上品

沙健庵居士,名元炳,江苏如皋人,德才兼备,不慕虚荣,他放着太史欠妥,回家侍奉双亲,恪尽孝道。最初他也不懂得佛法,和一般读书人一样,以为佛法对于国家国民,并无益处。辛亥革命后,他感到苦闷无聊,产生了出世的设法主意。于是,掏出佛经试着阅读,一展开,发明佛经内容圆融超脱,义理精微绝妙,才明白佛是大圣人,佛的教诲弗成思议。立时如同走出幽谷,得见天日,不禁喜极而泣,痛恨自己这么多年来虚度时间,从此潜心研究佛典,受持读诵,愿望能亲证本有佛性,不再入轮回。

民国十二年,沙健庵已是花甲之年,厌世之心日益迫切,正好谛闲法师到如皋开讲《弥陀经要解》,他前往听经。终于懂得净土窍门横超三界,普被三根,上自等觉菩萨,下至五逆十恶,小乘凡夫,仰仗阿弥陀佛的慈力,都能当生了脱,出离娑婆,同登极乐。从此,沙健庵专修净业求生极乐。

第二年,崔益荣归依印光大师,和大师讲起沙居士的学问和修持,大师赠给沙居士《文钞》。第二年,又有居士带来沙健庵写的《斥丧中食肉喝酒论》,大师一看,文章引经据典,说理透彻,知道沙居士学问深挚,一心向佛,虽不曾相见,彼此心领神会。印光大师到上海,沙健庵想去见面,可惜有病不能出门,心中一向期待日后再上普陀山求法,可惜直莅临终,也未能成行,沙健庵在垂死之际向同伙道出心中的遗憾。大师据说后这样讲:“沙健庵既然过去生西方,面见弥陀,与海会圣众共处,没见到我这么一个粥饭僧,有什么好遗憾的。”

之后,沙健庵左腋长了个肿瘤,又咳血,到了冬天病情加重,遍访中西医,都回天无术。大师认为,这是因为他修行的功夫,转重报后报,为轻报现报,以此了却宿业。

穷冬腊月,沙健庵已是卧床不起,将生平著作,交托给门人项本源、黄文浚,略微嘱咐了家事。同时,他想起自己曾对于将广福寺改为会所,并迁移佛像一事,表示过赞成,此刻深深懊悔,交卸儿子拿出三千金,将东门的广慧庵扩建成佛殿,以此赎罪。又要求家中家属,日夜轮班,在床前念佛,直莅临终,不准预先擦洗更衣,也不准哭泣。自己死后穿布衣,不能用绫罗绸缎,凶事时代,无论祭奠招待客人,一律不用酒肉。他严肃地说:“我特地写过文章,批评缺点的世俗风气,你们可不要随顺坏习俗,陷我于罪恶。”同时,他还要求家工资他请来僧人助念,决心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沙健庵在床前摆设香案,供奉阿弥陀佛接引像,面对着佛的慈容,口里念佛,心中忆佛,收视反听,绝口不提其他事。二十四日晚上,他的病情加倍沉重,僧众都来助念,沙居士正念分明,跟着人人或出声念,或默念,直到二十六日,虽然不再出声,口里仍在一向默念。午后,他呼吸急促,家人及僧众大声念佛,傍晚时分,沙健庵去世。室内有阵阵异香,世人念佛加倍起劲,过了二个时辰,头顶仍然是热的。人人一向念佛到天亮,这才为他擦洗更衣服,多亏他的子孙能奉命行事,这才是真正的孝。

印光大师认为,沙居士宿根深挚,看法高超,言行一致,根据他多年来的修持,以及生平的信愿,看他临终的情形,应当是中品上生。因为他孝养父母,慈悲济世,具足真信实愿,摄心净念。一旦往生,必定不退,证无生忍,渐次修习,直至圆满菩提。

——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沙健庵居士往生记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挂号立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明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经由过程邮件xuhua@xuefo.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急速删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释门法戒录:诵经持戒 遇难成祥 (刘宋 慧庆)

释门法戒录:诵经持戒 遇难成祥 (刘宋 慧庆)

诵经持戒 遇难成祥 (刘宋 慧庆)南北朝(刘宋)释慧庆,俗姓竺,广陵人。住庐山寺,精通经律,戒行高洁。受持法华,思益等经,每夜诵经,听见暗中有赞叹声。元嘉年间(公元424453年),渡江时遇到风浪,...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八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八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八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菩萨,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今天我们看第三品,是在经本第九页第二行: 【大教缘起...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目前在一群买菜的大爷大妈眼里,我是一道不一样的风景,深受小贩的喜欢,因为我从不问价,也不讨价还价,且找回的零钱都不要,算是中国式小费,因此他们也对我特别厚道。我每天都买一大把芹菜,平常要5元左右,天...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五讲)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五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五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问:现在我们这个世界这么动乱,我们人类的前途在那里,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人人都希望居住的环境清净,物质富裕,所遇到的每个人都善良、慈悲。然而要得...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3.一直到海里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63.一直到海里

63.一直到海里沿途上,佛陀在阿拉毗村落停下来。他和八个比丘,在一处公众楼舍内与当地一些居民一起接受供食。用饭之后,正当佛陀准备开始说法时,一个年老的农夫喘着气走进礼堂。他迟来了的原因,是要寻找一只...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做人和学佛都要有真诚心。在做人方面,儒家圣师孔子了达众生虚情假意的劣根性,故所提出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就有“诚意”一条以修养身心。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