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念佛一声罪灭河沙」是真的吗? 

这是出于《法华经》的经句,是从发心的观点说。 

佛教的灭罪理论和基督教的赎罪思想不同。基督教说,耶稣受十字架钉死就是代世人赎

罪,凡是信教的人,都能免罪而成为无罪。但是又说,人不以自己的善恶行为做为有罪无罪

的判断,人之能否进入天国,是看上帝的审判来决定,因此,基督教的赎罪之说,有它的矛

盾。上帝既然基于爱来造人,又要基于人类的原罪而来赎罪,结果只有为上帝选中的人能被

召至天国,其他的人都将被丢进炼狱,爱与罚、善与恶,不是基于人类的道德,而是出乎上

帝的大能或权威,基督教强调信者得救,伦理的矛盾与否,对他们不能构成问题。 

佛法不是如此,佛能救济众生,这是诱导、启开众生自己来去恶向善,再自有漏善而至

无漏善,也就是从不造三恶道的因为起点,继续努力则修人天福报,成为有漏善。再修菩萨

道乃至于佛道,成为无漏善,即是彻底灭罪。 

经说:「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罪是由于造作恶业所成,又叫做烦恼垢

和罪垢。罪的完成必须有三个条件:有心犯罪、知道是犯罪、确已犯了罪。比如杀人,预谋

杀人、知道是杀人而真的杀人,如缺其一,便不成为重罪或不成为犯罪,其中最主要的是意

念。若未预谋杀人,也不知道是杀人,而人被杀了,不算犯杀人戒。比如心狂意乱,失去理

智的人,虽杀人不犯杀人罪。 

念佛的人,心向于佛,只此一念已超三界;如果第二念忘掉了念佛,则仍在三界。念佛

心与佛相印,则远离无量罪业,念念念佛,念念离无量罪业,永远念佛则不受三界果报。 

灭罪的意思,第一层次是远离罪恶的业因,第二层是不受罪的果报。所谓不受果报,也

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已得解脱之人,虽受三界身,不以为苦,所以,等于没有果报;第二是

罪业种子久久没有机会受报,就如植物的种子置于石头之上,曝于烈日之下,久了自然失去

发芽的功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9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9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9必成正觉第七法藏比丘于世间自在王如来,说四十八愿已,乃于佛前复以偈颂表此行愿,并请证明。以大愿真诚深广故,应时感得雨花地动。空中赞云,必定成佛...

达真堪布:修行人积累财富会障碍解脱吗?

达真堪布:修行人积累财富会障碍解脱吗?

达真堪布:修行人积累财富会障碍解脱吗? 修行人积累财富会障碍解脱吗?答:若是你证悟了,达到牛粪和黄金、手掌和虚空等同的境界的时候,拥有再多的财产也不会影响你、障碍你解脱。若是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不能积...

索达吉堪布:佛教是否赞成陈光标做慈善时的高调行为?

索达吉堪布:佛教是否赞成陈光标做慈善时的高调行为?

索达吉堪布:佛教是否赞成陈光标做慈善时的高调行为?(四)问:现在有个慈善家叫陈光标,捐出的善款已达几亿人民币。但他做慈善非常高调,比如,他会砸掉自己的大奔,要求员工和他一起骑单车上下班,以此提倡低碳...

学佛以来第一次感应

学佛以来第一次感应

早晨睡个懒觉,大概早上10点时,当时正在做梦,梦到老婆在旁边。于是我侧身去抱她,忽然想到老婆昨天已经去广交会了,怎么还会在家呢!于是就起来警惕之心,心里开始念阿弥陀佛。这时候就有鬼压身的感觉了,明显...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欢喜助人圆满人生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欢喜助人圆满人生

欢喜助人圆满人生阿那律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刚刚出家时,曾经在佛陀说法的时候昏昏欲睡,被不客气地训诫了一顿:咄男子!蛤蟆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知佛名字。阿那律很是惭愧,于是,向佛陀请求原谅自己的倦怠...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十一章:南北大师

佛教故事:鸠摩罗什传奇 第十一章:南北大师

第十一章:南北大师慧永特意找到江州刺史桓伊并对他说:远公刚刚开始弘法,就有很多徒众前来亲近,将来一定有更多的学者过来追随,如没有一个比较大的道场,那怎么行?桓伊欣然答应为慧远建造东林寺自此庐山东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