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救人 面现金光

曹彬是宋朝时代的一位大将,帮助宋太祖平定天下,颇有一番汗马功劳。

有一天,曹彬遇见高士陈抟希夷先生,陈希夷是很有学问的人,善于相术,看了曹彬的相,对他说:‘你的边城骨隆起,印堂宽阔,目长光显,必主早年富贵。所忌的是颐削口垂,没有晚福,凡出兵作战,宜开一面之网,或可培植一些晚福!’曹彬听了陈希夷的一番话,颇以为然。

起初曹彬带兵攻蜀,占领遂宁,他部下的将士都主张要屠城,曹彬严令禁止屠杀。士兵们掳获了敌人的妇女,他下令辟室妥慎保护,绝对不许有奸淫非礼的行为。到了战事停止以后,对于有家可归的妇女,给资遣回;无家可归的妇女,也都替她们备礼择配嫁人。因此民众们都很感谢曹公的德政。

后来曹彬奉命征伐江南,因不忍生灵涂炭,假病不肯就职。同僚的武将们都纷纷去问候他的疾病,曹彬对问疾的将士们说:‘我的疾病,决不是吃药能够治愈,只要你们各人诚心诚意的自己发誓,攻克江南之日,决不妄杀一人,那么我的疾病就可痊愈了。’许多将士们听了曹彬的话,大家对天焚香为誓,攻克江南之日,相戒不许妄杀一人。哪知这竟争取了江南的人心,民众们都箪食壶桨以迎王师,不以武力克复江南,保全了千千万万的人命。

胜利凯旋,曹彬又与陈抟相遇,陈抟对他说:‘数年前我看你的相,颐削口垂,那时我认定你没有晚福。可是现在你的相已改变,口角颐丰,金光聚耀于面目须眉,必能增禄延寿,后福无量。’曹彬问:‘怎样叫做金光呢?’陈抟答:‘金光就是德光,其色如紫光晃亮,人若阴德有感,面现金光,眉现彩光,目现神光,发现毫光,色现祥光,其气外明而内彻,不独增寿,当荫子孙远福。’

曹彬果然应了陈希夷的预言,晚景甚佳,享六十九岁的高寿而卒,追封济阳郡王。儿子共有九人,长儿玮、次儿琮、三儿璨,都是一代名将,幼儿□,也追封王爵,子子孙孙昌盛无比。

历史感应统纪赞叹曹彬有云:‘其示病也,正如维摩诘经所谓,因众生病,是故我病,一切众生疾疗,我疾乃疗,存心仁厚如此。古称三世为将,道家所忌,若彬之为将,正可广作功德,何忌焉!’(取材自历史感应统记、德育古鉴、相法秘传)

湘清按:算命相面之道,不仅我国流传甚久甚广,即在二十世纪科学发达的欧美各国,也有很多知识份子信仰星相。那么从佛学的眼光看来,星相究竟有没有道理呢?一九五九年四月七日之晚,笔者曾访谒佛学权威某大德于台北寓所,也曾谈及星相问题,据某大德的看法,星相家能预卜人命运,与佛学上定业的道理相合。那么佛教为什么不谈星相呢?因为佛学虽有‘定业’之说,但同时亦主张‘心能转业’,就是说,过去的业力,可由心的善恶而转变。例如本文的曹彬,起初陈抟认为他的相有‘颐削口垂’之象,应该没有晚福,那是曹彬原来定业,可是后来曹彬大发慈悲心,戒杀救人,以致转变为‘口角颐丰’‘面现金光’的吉相,晚福极佳,这又是佛学上所说‘心能转业’的最有力证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看经本第一百零三面,倒数第二行,从最后一句开始看起...

妙祥法师:念佛时闻到的香味;,就是守戒所得的清净之香

妙祥法师:念佛时闻到的香味;,就是守戒所得的清净之香

关于持戒的功德,《戒香经》云:“佛告阿难,世有众香,惟随风能闻,不能普闻。若持佛净戒,行诸善法,如是戒香,遍闻十方,咸皆称赞,诸魔远离。”佛对持戒的功德就讲了,世间有香,惟随风能闻,不能普闻。若持佛...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序品第一)

太虚大师: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序品第一)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序品第一)太虚大师讲述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释 经甲一 教起因缘分乙一 证信序丙一 五重证信丁一 略叙闻时主处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如是者,中国佛...

电脑格式化会清除垃圾,修行路上是否需对自己进行格式化?

电脑格式化会清除垃圾,修行路上是否需对自己进行格式化?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习惯不习惯的习惯会习惯的,舍得不舍得的舍得终会舍得”,细细品来越来越觉得有滋味。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格式化”这个词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了。电脑的格式化操作通常为...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7.为法衣发无上道心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7.为法衣发无上道心

7.为法衣发无上道心舍卫城里有一个长得非常美的女子,她有窈窕的身材,漂亮的脸蛋,眉毛弯弯的,嘴巴小小的,尤其一双大眼睛更是楚楚动人,城里的男子都为她着迷。这漂亮女子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价和魅力,每天都跟...

法云法师文集:孤寂的心灵

法云法师文集:孤寂的心灵

孤寂的心灵法云法师在泰北边境,住着一批贫困的中国难民同胞,在那荒山野岭,瘴疠之乡,咬牙生存了三十余年,连受教育的机会也被剥夺了。每当想起我那来自泰北的学生陈三,不由会令人一阵心酸。那年我客居泰国北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