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新的因缘

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

中年僧的故事 -- 新的因缘

新的因缘。

冬天的晚上,一个女人背着婴儿在一柱门前徘徊。女人衣衫褴褛,用蓝色围巾包住脸。她犹豫了半晌,终于下定决心似的走进一柱门。

在庵门前,女人又迟疑很久。最后用蚊子一样的细声向里面问道:

「师父在吗?」

屋里敲着木鱼专心念经的中年僧并没有听到外面女人的声音。

女人背上的婴儿突然哭起来。哭泣声透过寒冷的空气传到庵内。中年僧吃了一惊,马上开门出来。女人身边还带着婴儿,显然不是为拜佛而来。中年僧合掌向站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的女人施礼。

「有事情吗?」

「师父,我是个罪人。」

女人一开口,遮住脸的围巾上就出现薄薄的一层霜。

「进来再说吧,外面很冷。」

女人背负婴儿在外面走了很长时间,刚进屋就疲累得倒下了。从未生过火的佛堂里寒气缭绕。静坐一会儿鼻尖就冻得冰冷。

中年僧马上找柴禾生火。佛堂内渐渐温暖起来,佛坛上的冰佛像开始融化了。

女人睡得死死的。每一次呼吸时,包住脸的围巾就被气息吹得涨起来。中年僧觉得这装扮不太舒服,就靠近女人的身旁想把围巾解开。但他随即止住了手。女人这样子包着脸,肯定出于什么原因。中年僧给女人盖上被子。婴儿在她怀里甜甜地睡着。中年僧靠坐在墙边,也合起了眼睛。

中年僧听到声音,醒了。女人在给婴儿喂奶。一接触到中年僧的目光,女人马上遮着胸转过身去。

婴儿喝完奶,在母亲怀里又睡了。女人小心地把他放在地上,整理一下衣服,开始在佛像前跪拜。

因为火堆和三个人的体温,冰佛像融化的速度很快,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形状。女人还继续跪拜着,但是呼吸越来越急促,动作也越来越慢。那反复躬身伏下,立起来,再伏下的姿势,就像一种痛苦的挣扎。女人终于完成了一百零八拜,好象累昏了似的伏在地上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儿,女人从地上爬起来,转身向中年僧说道:

「师父,佛像全都融化了。」

虽然是费了很多心思才做好佛像,但中年僧觉得,冰化成水是顺其自然的事,只是去到本该去的地方。佛像看得到或者看不到,根本没什么区别。就像水冻成冰,冰再融水,无论变幻成何种形态,本性都是惟一的。中年僧向女人微笑了一下。

夜里女人悄悄地起身。对面躺着的中年僧睡得正熟。女人在黑暗中温柔地端详着婴儿的面孔,吻了吻那小小的额头。

不想被中年僧发觉,女人轻手轻脚地拉开庵门。突如其来的寒冷让女人不禁哆嗦一下。她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朝一柱门的方向迈开脚步。

月下的冰面泛出清冷的微光。女人在黑暗中摸索着。她突然回头望向茱山庵。脚下是一条不归路。背后是再难谋面的孩子熟睡的地方,是她拋弃自己儿子的地方女人转过身,满心悲怆地赶路。因为走得太匆忙,不小心跌倒了,脚下湖面的冰吱嘎一声爆裂开。

中年僧被婴儿的哭声吵醒了。

天刚蒙蒙亮。中年僧看一眼女人躺过的位置。空了。婴儿在哭,女人却不见踪影。中年僧突然有不祥的预感,匆忙抱起婴儿出了门。他四下张望,没发现女人。

「施主,施主」

中年僧放开声音喊了几次,听不见回应。他看一眼怀中的婴儿,突然醒悟到这也许是另一段因缘的开始。

中年僧做完晨课就给婴儿缝衣衫。看着婴儿温和明亮的笑容,中年僧把他举到佛坛上。婴儿就坐在佛坛上瞧着中年僧开心地笑。

中年僧想重新做一尊佛像。不再用冰而是用土。他和了泥开始捏佛像的形状。但不管怎么用心,做出来的也不是佛,只是徒具外形的泥塑而已。他集中心神去揣摩,却感受不到佛的真意。中年僧停下手,缓缓合起双目。

往事像幻灯片似的,一幅幅从脑中浮现出来。中年僧在心底追溯着那些岁月:难以忍受的无涯寂寞,初恋上的美丽少女,执着和怨恨衍生出的杀戮,持续的忏悔,然后是艰难漫长的修行,顿悟的一瞬间

中年僧敛思凝神,闭着眼慢慢揉搓泥土,佛的形态一点点显露出来。

中年僧专心做着佛像。婴儿不知在何时独个儿爬到庵外,上了湖面。中年僧看到这情景,吓得马上跑去把他抱起来。

「你要去哪里啊,这样子爬来爬去会着凉的。」

婴儿好象听懂了他责备的语气,突然哭号起来。中年僧试了许多法子哄他,但婴儿只是哭得更大声更伤心。中年僧被弄得手足无措,抱着他进庵,让他坐在佛坛上面。婴儿一坐上佛坛马上不哭了。真是奇怪的事情呢,佛坛上的婴儿居然露出佛一般超脱的笑意。中年僧把做好的泥佛放进火炉。泥渐渐被烧硬了。那是半跏思惟像。佛像脸上挂着微笑,又似乎陷入了沉思。

中年僧给烧成的泥佛上色。他把婴儿从佛坛上抱下来,在那里放上刚完成的佛像,拜了几拜。这个时候中年僧想到的是婴儿、婴儿的妈妈、圆寂的师父、与之有过一段孽缘的朱颜,还有曾经邪恶的自己。中年僧为所有人祈祷后,躺在睡着的婴儿身旁。

婴儿在清晨醒来,边哭边爬到庵外。中年僧毫无觉察地继续睡着。婴儿爬上冰冷的湖面,毫不迟疑地越爬越远。

听到远处传来的啼哭声,中年僧从睡梦中惊醒,寻找身旁却不见了婴儿。中年僧跑出庵门,望见婴儿正向湖心爬过去。魂飞魄散的中年僧飞快地追赶他。

婴儿一直向前爬,忽然停住不动。用两只小手抹开湖面上的积雪。

中年僧的心沉下去。冰底显出女人的身体,两只胳膊大张着。婴儿看见被封在冰水里的妈妈,哭得更厉害了。隔着冰层瞧女人的蓝色围巾,就像浮动着的水草。

中年僧为把女人的尸体捞上来,在冰面凿了个洞。他看到冰下流动着清澈透明的水。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李旦游地府

李旦游地府

海涛法师编著南宋时代在广陵地区有个名叫李旦的人。他平常对老人家非常恭敬,为人质朴实在,在当地以品性好而闻名的。但天有不测风云,元嘉三年正月十四,李旦突然去世了。家里人悲痛至极,忙著给他准备后事。‘可...

虔诵《大悲咒》的感应事迹 初期癌症诵咒而愈

虔诵《大悲咒》的感应事迹 初期癌症诵咒而愈

虔诵《大悲咒》的感应事迹 初期癌症诵咒而愈 徐味勤    我虽生于小康的家庭,但幼年时母亲就逝世,又生逢战乱的时代,既不能享受温饱的生活,也不曾受到母爱的滋润。年纪还小就离开家里,半工半读。在动荡的...

家中摆件忌讳 居家摆件小知识

家中摆件忌讳 居家摆件小知识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在自己家里摆放一些东西或许有些时候大家都是觉得好看或者合适就可以了,但是在风水的角度上来说,是有着一些需要大家注意的家中摆件忌讳的。一旦一些风水摆件的位置不合适的话,就会导致自己的...

素食佛缘

素食佛缘

素食,不等于素斋,并不为佛教所独有,但中国的素食文化与佛门更为亲近确有其渊源。世易时移,素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历经流变,并日趋成为时尚。值得关注的是,“新素食”与佛教文化仍然有着难以割舍的“缘”。素食...

营养素食的“四色制度”

营养素食的“四色制度”

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三大类:第一类食物主要是供热能,以谷类如稻米、小麦和芋类、砂糖、食油为主,又称“白色食物”;第二类食物主要供应蛋白质,以肉类(红)为代表,包括鱼肉、贝类、畜产品为主,称为“红色食物...

什么是比丘,比丘的真实含义

什么是比丘,比丘的真实含义

出家沙门又称比丘,比丘是梵语,具有乞士、怖魔、破恶三种意义:(1)乞士,就是要托钵。在我们中国因国情、风俗、环境的差异而不出去托钵,人家是送到常住来,这也是受人家的供养。要知因中乞食,果上才能感得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