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觉上师:净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真觉上师:净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弟子问:净土离我们很远么?怎么捷径直达?

真觉上师答:净土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佛国净土,一种是当下的自性净土。佛国净土需要我们以出离心、菩提心和善业资粮这些因缘和合才可以去。净土可以说是一个我们成佛之前的中途进修院,而并不是一个终点。每位报身佛都有因他愿力所化现的净土,而阿弥陀佛因为发愿广大、更加易行,所以广为传颂,甚至以此一位阿弥陀佛本尊成为了有一套系统的净土宗。

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中讲,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距离此娑婆世界往西有十万亿佛土。但是这个方向和距离单位只是一种方便说,因为佛国净土是境界上的净土,是自己修因得果这样的感召。而不是平行的净土,比如地狱众生和饿鬼众生遭受到的果报都是他们自己的境界,没有做恶业的人,即使到了地狱也看不到刑具,因为他没有种下同等罪业,所以无法感召刑具。那么佛陀为什么还说极乐净土在西方,或者药师佛的净琉璃净土在东方?这就是佛之语密,佛只有用人类能理解的方向感来阐述道理。西方是日落的地方,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是人们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必须过程,息则是肉体和精神彻底的放松,暂且不再为世间的事挣扎而休息。所以,西方是休息,是一种归宿,是止息轮回的意思。十万亿则是假说的数量,因为在很多佛经中我们都会看到,有时候仰仗佛力,净土可以现前出现。所以说十万亿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和佛之愿力相应,所以无法感知净土,那么就是十万亿这样遥远。但心生净念,呼唤佛陀,那么极乐世界和佛则会当下现前,所以说这佛国净土远也不远。但当下的自性净土,则在在处处都可以现前,它不存在距离,也不存在是哪位佛陀的净土。当下的净土就是我们的自性。平时我们的眼睛所见,耳朵所闻都是用“我认为”这个思想去接触外在的因缘拼凑之世界,实际上,这个“我”和这个“世界”都是因缘的拼凑,一切喜、怒、哀、乐都是因缘的假象。别人给我们一块糖,三岁会欢喜,三十岁会认为无意义,六十岁会苦恼,因为得了糖尿病,八十岁依然会欢喜,因为觉得有糖吃很开心。所以什么是欢喜和恼怒?都是因缘变化而已,我们却傻乎乎的随着这个因缘的变化而迷乱自己。因此,心不受外界因缘变化的干扰,不挂碍,便是净土。但这个不挂碍并不是不理世事,而是处事认真负责,但不以我执投入,如同清风送白云,自自在在,这便是当下净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因为吵架而分手该如何挽回死心的她?

因为吵架而分手该如何挽回死心的她?

在一段感情关系中,最难处理的应该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和分歧了。在一般的情况下,两个人一旦出现出现分歧,最后都会演变成剧烈的争吵,在这个时候,双方互相伤害,说出来的话都是对双方的感情一种伤害。不停地争...

隆莲法师:普贤行愿颂讲记 七

隆莲法师:普贤行愿颂讲记 七

隆莲法师:普贤行愿颂讲记 七普贤行愿颂讲记 七 今天我们在这里听法,学法,说法的人就叫以法布施,听法的人也是以法布施。为什么以法布施?你如法听法,你恭敬三宝的心,发要成佛的大心来听法,如法的听法就是...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29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29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29】药师禅:俗世喧嚣,红尘扰攘,我们在其中摸爬滚打,难免会让灵魂蒙尘。蒙尘的灵魂,就像一面蒙尘的镜子,让你看不清自己,迷失在纷纭杂乱的世界里,丢失了纯净的本心。所以,要学会为...

《四十二章经》原文及翻译

《四十二章经》原文及翻译

【原文】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

净土法门法语:一定要真正相信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净土法门法语:一定要真正相信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

我们学净土的,一定要真正相信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这个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他老人家建立的。他怎么建立的?前面我们读到,他是慈悲心特重,想帮助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六道众生,六道众生太可怜,迷得太深,...

海涛法师:没有主人的东西,带回家是不是犯戒?

海涛法师:没有主人的东西,带回家是不是犯戒?

海涛法师:没有主人的东西,带回家是不是犯戒? 问:有一次去爬山,在草堆里看到一棵小木瓜苗,心里想这是自然生的,就把它拔起来带回家种,现在疑惑这样是不是犯戒?请问该怎么办?答:这不算犯戒,因为自然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