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下》: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译文

曾有一位长者的儿子与一帮商人入海去采宝。这位长者的儿子对入海驾船的方法可琅琅上口,譬如到了大海的漩涡、洄流、礁矶激溅之处,应当这样把、这样整、这样停之类。他对人人说:「入海方法,我全知道。」世人听了,完全信任他的话。到得海中,没过多时,船师得了病,溘然之间,死去了。长者的儿子就接替了他,航至漩洄的急流之中,大叫着:「应这样把、这样整。」船盘回扭转,不能进步到宝渚去,没多久全船商人都没水而死。

世人也是这样,稍微修习了一下禅法、安般数息观和不净观,虽是记诵住了文词,却不通个中的意思,也不懂得修行的各种方法,妄自声张说已深透地舆解了,便胡乱传授禅法,使得一意精进的人迷乱了,失了自性清净心,倒置错乱了诸法的殊别之相,经年累月都毫无收成,就像那位愚人,使得他人没于海中。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滑稽机灵,生动奇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世界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世界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死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66、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①

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②: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③,当如是捉④,如是正,如是住。语世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世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溘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⑤。至洄洑驶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⑥,如是正。船盘回扭转,不能进步,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凡夫之人,亦复如是。少习禅法,安般数息⑦,及不净观,虽诵其文,不解其义。各种方法,实无所晓,自言善解,妄授禅法,使前人迷乱失心,倒错法相,终年累岁空无所获。如彼愚人使他没海。

注释

①口诵句:标题是指文中的“长者子”善于背诵驾船的理论,而不会实际操作的比喻。

②捉船:实际操作驶船的方法。

③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漩洑,漩涡。洄流,潜流;逆流。矶激,被水冲击的凸起的岩石;暗礁、险滩等地方。

④当如是捉:当如量,指准确的方法;捉,驾驶;今后的当假如亦同。正:指直航。住:指停泊。

⑤代处:代理;指船师已死,由长者子代理船师。

⑥唱言:大声喊叫,批示海员、舵工。

⑦安般数息:安般,梵文Anapana,或译安那般那,安是呼出气息,般是吸入气息,一心点数那气息,勿令忘失,就叫做数息观。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挂号立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明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经由过程邮件xuhua@xuefo.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急速删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为什么说这“十二因缘”就是个糊涂因缘?

宣化上人:为什么说这“十二因缘”就是个糊涂因缘?

“十二因缘”这一连串的关系若都没有了,就好像万里晴空一样,又好像水清月现。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心经》中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说“十二因缘”的道理;由这十二种的缘作为助...

日本行之蔬食初体验

日本行之蔬食初体验

曾经两次去过日本,但那时还没吃素,加上对日本没什么了解,所以在吃方面,并没有特别留意,这次再次踏上日本,虽然是旅遊,除了欣赏风景之外,对日本的素食(素食食品),多了几分的注意。以外观来说,日本料理没...

佛教故事:谁再把我的棺材打开,谁就不是我的学生

佛教故事:谁再把我的棺材打开,谁就不是我的学生

遇安禅师读《首楞严经》,读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时,未能准确断句,却破句读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当即豁然大悟。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晒台德韶国师之法嗣,...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和尚变金币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和尚变金币

和尚变金币很久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个国王名叫梦誉。夜里睡觉时,他经常听到远处的坟墓里,有个声音在叫他:喂!大王!喂!大王!有一天夜里他刚刚睡着,就被这个声音吵醒;睡着了,又被吵醒。这样连着三次,梦誉...

海涛法师:结婚需要看良辰吉日吗?

海涛法师:结婚需要看良辰吉日吗?

海涛法师:结婚需要看良辰吉日吗? 问:在佛教来说,男女结婚需要看日子吗? 答:大家很重视所以才想看日子,男女结婚不是要看日子,而是看心。你爱对方吗?你会为他牺牲吗?各位!爱要提升,很多男女来找我说...

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二十一讲

亲佛法师:二课合解 第二十一讲

《二课合解》第二十一讲5月17日上午 9:00,释亲佛法师在榕桦寺念佛堂继续向四方信众讲授《二课合解》中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上节课已讲到第八节“常随佛学”,由于今天来了一些新听课的信众,释亲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