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觉上师:工作环境无法安心学习佛法怎么办?

真觉上师:工作环境无法安心学习佛法怎么办?

弟子问:工作环境无法安心学习佛法怎么办?

真觉上师答:其实我们不应该把佛法与任何事物分离,不要认为这个是工作,那个是佛法,这个是生活,那个是佛法,这个是娱乐,那个是佛法。。。

事实上,世间事与佛法根本无法分割。什么叫佛法,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才叫佛法。在佛教中,有四法印作为佛法的衡量标准,印就是印证,印可之意。《增一阿含经卷十八》云:一切诸行无常,称为初法本末。一切诸行苦,称为第二法本末。一切诸行无我,称为第三法本末。涅槃永寂,称为第四法本末。一般,我们简洁的称为(1)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一切行苦,(4)涅槃寂静。有时把一切行苦摘出也称为三法印。凡是符合这四法印的,均是佛法。比如,一个茶杯的出现比必然因缘具足,有瓷泥、釉料、工匠、窑口、柴火等,我们买了之后,不小心打碎了,那么它就无法叫茶杯了,只能叫碎瓷片,如果我们把它细细的研碎,洒落于风中,那么它只是尘埃。所以,整个杯子,由各种因缘具汇到因缘消散,这正是无常的体现,一个杯子就足以让我们开悟了。在这里,我额外要强调一点,很多人总是为了什么是佛法争来争去,佛教内部宗派、佛教和其他宗教,所谓内道和外道等等,其实这些只能是表象的问题和对境问题。当年佛教大德高僧虚云长老因茶杯打碎,开水烫手而开悟。并有偈言“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试问这茶杯是佛教的还是天主教的,是内道还是外道?其实它只是一个茶杯,它只是碎了,它印证了一切无常的佛法真理,所以它是佛法。那么换言之,工作环境怎么能无法学佛呢?在在处处都是佛法,只能说有些工作环境不适合做宗教性质的学佛,如念经、持咒、打坐等,但问题又来了,既然你这是工作环境,又为何会念经?所谓安住当下,工作就要好好工作,用心一处,在工作中也会发现佛法,体悟佛法,那么就是学习佛法啊。所以一定要转识成智,我们这个僵化的思维太不可信了,意识转变为智慧了,你会发现什么都是佛法,什么也都可以用佛法解决,甚至,什么都离不开佛法,因为佛法就是觉悟的方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说不出的滋味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说不出的滋味

说不出的滋味我的手放在腹部,心里泛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丈夫是个下岗工人,没有工作的我则在这个乡村的路口摆了个水果摊儿。那天我刚把摊子支好,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儿怯生生地走到我身边。她的小脸脏兮兮的,...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八回 施绫绢乞儿受恩 化盐菜济公被逐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八回 施绫绢乞儿受恩 化盐菜济公被逐

第八回 施绫绢乞儿受恩 化盐菜济公被逐却说济颠在刘鸨头家住了一夜,不像模样,故起个早,踏着冻,走出了清波门。思量身上又寒,肚里又饥,不若到王太尉家去,讨顿早饭吃了再算计。遂一迳往着万松岭一路走来。打...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上天的福报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上天的福报

上天的福报民国初年,章太炎先生遇到一件事情,这是他的女婿朱镜宙先生告诉我的。有一天晚上,有几个小鬼抬了轿子来接章太炎先生,他说:「到哪里去?」他们说:「东岳大帝请你去当判官。」他一想:「当判官,不就...

佛教故事:讨帐的儿子--学佛网

佛教故事:讨帐的儿子--学佛网

讨帐的儿子早几年一次到昆明黄土坡那边一位同伙家吃饭时,看到他邻居家有一个三岁阁下的大头儿子,就是医学上讲的脑积水,头大得离谱。后来懂得到,周边的人都说孩子的父母做了昧苦衷,才生了这么个儿子。孩子的父...

《妙法莲华经》卷三授记品第六

《妙法莲华经》卷三授记品第六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广宣诸佛无量大法。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名曰光明如来、应供...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15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15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15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还在继续讲「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这一句。我们上一次讲到安士先生在他的注解里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