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身安道隆

身安道隆

守成法师著

佛五百弟子中,有二须菩提,一为解空第一须菩提,一为著好衣第一天须菩提,前出长者种,后出王者种。所谓天须菩提者;因其五百世中,常生天上,受胜妙乐,而今下生王家,食福自然,未曾匮乏。其出家后,因不惯佛制出家众之约身守节,粗衣恶食,草蓐为床等淡泊生活,意念退返王家。

一日,佛受波斯匿王请,天须菩提即诣佛所,辞退而还。阿难见此情况,即语之曰:君何辞意坚决,且住一夜,明日再论。天须菩提曰:尊者屋舍,尤为简陋,如何可止?且至白衣家一宿,明当还归。阿难曰:但愿君住,今当装饰住所。于是,即往王宫,借用种种座具,幡盖香华,严饰皆备。天须菩提便于中止宿,由是以适身心,意便得定,加以反复思维四圣谛法,至后夜时,即证得阿罗汉果。

翌日,阿难白佛,一夜之间,天须菩提已证圣果。佛语阿难:夫衣有二种,有可亲,有不可亲,若著好衣,益其道心,此可亲近。若损道心,此不可亲近也。是故阿难,从好衣得道,或从弊恶衲衣得道,所悟在心,不拘形服,所以称天须菩提,为著好衣第一也。

按:修学佛法者,著衣之好恶,并不在其道心之有与无,山林水边之苦行僧,游方参访之云水僧,其衣著等,诚够得上所谓衣云带竹,帽海鞋江,随身二斤半,一钵千家饭,并不亚于佛世比丘之生活。观夫城邑聚落之布教师,大寺小庵之住持僧,其衣食住之富丽,与前者对比,何啻云泥之别。因之,有一份重外表者,赞叹前者道隆,讥嫌后者放逸,其实真明佛法者,了知道悟于内心,非拘泥于外表,如因衣物之好恶,有调摄身心。增进道业,则不妨随各人之所好,以应所需。所以佛化众生,观机设教,所谓法无定法,定法非法,目的唯在了悟自心也。

《涅槃经》上有某比丘久行苦行,不得道果,后至佛所,佛命阿难,将其安住精舍,听任所需,未久即获圣果之故事,与此天须菩提之故事,可谓无独有偶。总之,修道者之资身之物,当崇尚随缘,勿以贪求为是。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第二十一回  卢庄求宿又遇因缘  糯米相贻治愈痼疾

第二十一回 卢庄求宿又遇因缘 糯米相贻治愈痼疾

话说妙善大师等三众,见天色已经不早,前边又有高山阻路,其势来不及越过此山,幸离山数里处有个村庄,三众不免迳投村中来借宿,顺便化些斋饭来充饥。到了村中,见有一家高门大户的人家,一望而知是村中的首富。常...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只有一条腿的鸭子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只有一条腿的鸭子

只有一条腿的鸭子某城市有个著名的厨师.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鸭,深受顾客的喜爱,特别是他的老板.更是倍加赏识,不过这个老板从来没有给予过厨师任何鼓励.使得厨师整天闷闷不乐。有一天,老板有客从远方来.在家设...

星光“义工”近日在日本清水寺礼佛参访

星光“义工”近日在日本清水寺礼佛参访

【日本寺庙参访下午到京都清水寺参访】清水寺位于京都东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于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数次被烧毁并重建,后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堂前悬空的清水舞台是日本国宝...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圣凯法师出家,真的是一种职业吗?出家是一种职业,许多人都这样说。于是,剃头、穿袈裟、念经、坐禅成为一种职业需要了。所以,现在许多社会人对出家人产生了另外一种称呼职业和尚。但是,我们如...

夏季清爽果味莴苣

夏季清爽果味莴苣

材料:莴苣、黄甜椒、圣女果、枸杞、果汁醋、苹果汁、冰糖做法:1、莴苣与甜椒用具刀刻制成花形薄片(如图)2、腌制在果汁和果醋的水中,3、放置冰箱冷藏室5-6小时就可以了。 更多精彩: http://y...

道源法师: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道源法师: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己四、修因无住昭明太子分这一科文,也说得很清楚,我们很容易了解,说你发这个清净心来修行,这个善法,叫做净心行善。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