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身安道隆

身安道隆

守成法师著

佛五百弟子中,有二须菩提,一为解空第一须菩提,一为著好衣第一天须菩提,前出长者种,后出王者种。所谓天须菩提者;因其五百世中,常生天上,受胜妙乐,而今下生王家,食福自然,未曾匮乏。其出家后,因不惯佛制出家众之约身守节,粗衣恶食,草蓐为床等淡泊生活,意念退返王家。

一日,佛受波斯匿王请,天须菩提即诣佛所,辞退而还。阿难见此情况,即语之曰:君何辞意坚决,且住一夜,明日再论。天须菩提曰:尊者屋舍,尤为简陋,如何可止?且至白衣家一宿,明当还归。阿难曰:但愿君住,今当装饰住所。于是,即往王宫,借用种种座具,幡盖香华,严饰皆备。天须菩提便于中止宿,由是以适身心,意便得定,加以反复思维四圣谛法,至后夜时,即证得阿罗汉果。

翌日,阿难白佛,一夜之间,天须菩提已证圣果。佛语阿难:夫衣有二种,有可亲,有不可亲,若著好衣,益其道心,此可亲近。若损道心,此不可亲近也。是故阿难,从好衣得道,或从弊恶衲衣得道,所悟在心,不拘形服,所以称天须菩提,为著好衣第一也。

按:修学佛法者,著衣之好恶,并不在其道心之有与无,山林水边之苦行僧,游方参访之云水僧,其衣著等,诚够得上所谓衣云带竹,帽海鞋江,随身二斤半,一钵千家饭,并不亚于佛世比丘之生活。观夫城邑聚落之布教师,大寺小庵之住持僧,其衣食住之富丽,与前者对比,何啻云泥之别。因之,有一份重外表者,赞叹前者道隆,讥嫌后者放逸,其实真明佛法者,了知道悟于内心,非拘泥于外表,如因衣物之好恶,有调摄身心。增进道业,则不妨随各人之所好,以应所需。所以佛化众生,观机设教,所谓法无定法,定法非法,目的唯在了悟自心也。

《涅槃经》上有某比丘久行苦行,不得道果,后至佛所,佛命阿难,将其安住精舍,听任所需,未久即获圣果之故事,与此天须菩提之故事,可谓无独有偶。总之,修道者之资身之物,当崇尚随缘,勿以贪求为是。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老人与斧头

老人与斧头

佛经上有一则譬喻:一位孤苦无依的老者,一生贫困,只靠伐木维持生活,他手中的斧头已经跟随他几十年。有一天,一位从外国来的商人,无意中看见老人手持的斧头,顿时眼睛一亮,认出这把斧头不是普通的东西,是世间...

世间好物其实不必占领

世间好物其实不必占领

我有个发小,异常有聪明,隔着二十年,我依然记得她那句话,她说:不必占领,看看就好!那时,我们都是刚刚卒业的穷孩子,她在一家病院当护士,我在工厂当技巧员,挣的钱仅够糊口,为了省钱,我们合住一间小屋,自...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倾听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倾听

韦恩是罗宾见到的最受欢迎的人士之一。他总能受到邀请。经常有人请他参加聚会、共进午餐、担任基瓦尼斯国际或扶轮国际的客座发言人、打高尔夫球或网球。一天晚上,罗宾碰巧到一个朋友家参加一次小型社交活动。他发...

慈悲的细节:吸一滴血要丢一条命吗?

慈悲的细节:吸一滴血要丢一条命吗?

夏日,天气炎热,人们往往会产生诸多的烦恼,其一就是蚊子叮咬。白天它来时,悄悄留下几个包,让人身上又肿又痒;晚上它来时,在耳旁“嗡嗡嗡”个不停,扰得人心烦意乱,不得安眠。普通人这时熏上蚊香,两个巴掌拍...

达真堪布:助念和晚课哪个重要

达真堪布:助念和晚课哪个重要

达真堪布:助念和晚课哪个重要问:有亡者需要我们助念,但是和晚课时间冲突了,怎么办?哪个更重要呢?达真堪布答:可以边助念边上晚课啊!好好发心助念,那本身就是晚课。你助念的时候,发心要到位,跟他结个善缘...

如何挽回女人的心 90%的男人都不知道

如何挽回女人的心 90%的男人都不知道

女人心,海底针,真的是这样的吗?女人的心思男人你不要猜,猜也猜不懂。女人的心情就像天气一样,一年365天,天天不一样。那男人如何挽回女人的心呢?很多男人都不知道的几点,与您分享。1、女人是感性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