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死不可避

死不可避

从前佛在世时,王舍城中有梵志兄弟四人,均已各得五通。一日,各人自知再过七日,皆当命尽,于是,大家聚首,商讨治死之方法。因为凡得五通者,其力量能移山住流,手扪日月,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或现大身,或现小身,甚至反覆天地,靡所不能。梵志自以为神通广大,宁当不能避此一死。一人言:我入大海,上不出现,下不至底,无常杀鬼,安知我处。一人言:我入须弥山中,还合其表,令无出现,鬼使神差,无奈我何。一人言:我当轻举,隐虚空中,届时无常,寻我不得。一人言:我当藏至大都市中,人多广众,无常鬼子,如何寻获。四人共议,主意已定,遂相偕至王所辞行,异口同声曰:我等寿限,只有七日,为避死故,特来告别,俟过期后,再来觐省大王,王遂首允。于是,梵志各诣避死之地,当七日期满一天,市监忽来报王,今有一梵志卒死市中。王闻是言,自思惟曰:前四梵志避死,今已一人死于市中,谅余三人,岂得幸免。于是,王即往诣佛所,作礼问安后,即将来意启白如来。佛告大王:人有四事不可得离,何谓为四,一、在中阴中,不得不受生。二、已生不得不变老。三、已老不得不受病。四、已病不得不受死。犹如树果,熟时必定会落。尔时世尊,即说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

按:人之有生,必归于死,生为人之起点,死为人之终局。出曜经云;命如果待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死既不可免,我人当早为之准备才是。比如有昼必有夜,于昼时即要准备夜间灯火,有春必有夏,于春时即要准备夏季衣物,若待临渴掘井,则于事无补矣。如何为死准备?最好将死字时刻挂在心头,著为念佛工夫之前方便,死念愈切,念佛工夫则愈有进益,如是累月积年,即使三十夜到来,亦无用著急与恐惧矣。古德云:闲时准备应时用,免得临期手脚忙。印光大师于生时住处,总书一死字挂著,并且说: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死字,则道业自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四章 各种事件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四章 各种事件

第四章 各种事件无论经典或是注释书都并未提供我们很多马哈咖吒亚那(Mahakaccayana)在僧团中的传记资料,它们将焦点放在他的老师角色上,特别是他对佛陀略说的广解。习惯于安静独居从马哈咖吒亚那...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47)“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47)“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大家一闻《药师经》经名,就能知道这是专讲治病的一部佛经。我们去看病时,医生会给你讲病理,此病该按照什么方法去治疗,同样...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刻木事亲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刻木事亲

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

第十九回  草履几双黑人争去  圣尼一位白象驮来

第十九回 草履几双黑人争去 圣尼一位白象驮来

[size=3话说保姆永莲二人起身向孙德告辞,要入金轮山去寻访妙善大师,孙德急忙拦阻道:‘慢来慢来!陷了一个再去送上两个,天下哪有如此的情理!况且那位被陷的师父,我等实在限于实力,无法可以救得,故只...

星云法师:放下身段

星云法师:放下身段

处境愈顺遂的人,一旦不如意的时候,他就放不下。在感情、事业上受了挫折,在金钱、名誉上受了损失,乃至学生考试失利了,竞赛落败了,他们就觉得前途艰难,严重者甚至兴起了自杀的念头。面对起起落落的人生,有一...

如何选择爱

如何选择爱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