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死不可避

死不可避

从前佛在世时,王舍城中有梵志兄弟四人,均已各得五通。一日,各人自知再过七日,皆当命尽,于是,大家聚首,商讨治死之方法。因为凡得五通者,其力量能移山住流,手扪日月,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或现大身,或现小身,甚至反覆天地,靡所不能。梵志自以为神通广大,宁当不能避此一死。一人言:我入大海,上不出现,下不至底,无常杀鬼,安知我处。一人言:我入须弥山中,还合其表,令无出现,鬼使神差,无奈我何。一人言:我当轻举,隐虚空中,届时无常,寻我不得。一人言:我当藏至大都市中,人多广众,无常鬼子,如何寻获。四人共议,主意已定,遂相偕至王所辞行,异口同声曰:我等寿限,只有七日,为避死故,特来告别,俟过期后,再来觐省大王,王遂首允。于是,梵志各诣避死之地,当七日期满一天,市监忽来报王,今有一梵志卒死市中。王闻是言,自思惟曰:前四梵志避死,今已一人死于市中,谅余三人,岂得幸免。于是,王即往诣佛所,作礼问安后,即将来意启白如来。佛告大王:人有四事不可得离,何谓为四,一、在中阴中,不得不受生。二、已生不得不变老。三、已老不得不受病。四、已病不得不受死。犹如树果,熟时必定会落。尔时世尊,即说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

按:人之有生,必归于死,生为人之起点,死为人之终局。出曜经云;命如果待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死既不可免,我人当早为之准备才是。比如有昼必有夜,于昼时即要准备夜间灯火,有春必有夏,于春时即要准备夏季衣物,若待临渴掘井,则于事无补矣。如何为死准备?最好将死字时刻挂在心头,著为念佛工夫之前方便,死念愈切,念佛工夫则愈有进益,如是累月积年,即使三十夜到来,亦无用著急与恐惧矣。古德云:闲时准备应时用,免得临期手脚忙。印光大师于生时住处,总书一死字挂著,并且说: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死字,则道业自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怎样挽回女朋友?你需要知道这几个妙招

怎样挽回女朋友?你需要知道这几个妙招

有人说感情是这个世界最难以解释的情感,很多的人深陷于感情里无法自拔,当对方和自己说要分手或者离婚的时候,就开始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不但挽回不了对方,还可能会导致对方对自己更加的厌恶。...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佛说阿弥陀经》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栴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迦、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

佛陀教你不生气:提醒自己勇猛精进

佛陀教你不生气:提醒自己勇猛精进

提醒自己勇猛精进只有有智慧的人才会珍视时间的宝贵,愚笨的人却忽视时间的价值,甚至浪费时间。塑造人格和成就事业凭借的是时间,而储功积德依靠的也是时间。在某一个国家,婴儿一降生,医生就会立即打开计算机,...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溶解伤感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溶解伤感

溶解伤感伤感是从孤独的身影里,悄悄流泻出的一串冰凉的眼泪,伤感是凝聚孤独的影子。情绪的失落最容易引起伤感,因为它希望用伤感的泪水,来抚慰内心的苦处。伤感是一种情绪自我的宣泄,是心中的积怨在心灵泪水中...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人的怨恨有多可怕,愿力有多强大!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人的怨恨有多可怕,愿力有多强大!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触死了。牛的主人,怕留下这条恶牛,以后将带给他更多的麻烦,因此就贱价的将牛出售。当牛的新主人买牛回家,走到半途中,来到一河边,想给牛饮水,哪知牛不但不饮...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为生命让路 对生命敬畏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为生命让路 对生命敬畏

2012年4月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在德国的下萨克森州,一位50多岁的男子刚刚参加完朋友的聚会,正怀着愉快的心情行驶在回家的路上。正当他哼着小曲专心致志开车时,忽然发现有一只刺猬正准备横穿马路。紧急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