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死不可避

死不可避

从前佛在世时,王舍城中有梵志兄弟四人,均已各得五通。一日,各人自知再过七日,皆当命尽,于是,大家聚首,商讨治死之方法。因为凡得五通者,其力量能移山住流,手扪日月,入地如水,履水如地,或现大身,或现小身,甚至反覆天地,靡所不能。梵志自以为神通广大,宁当不能避此一死。一人言:我入大海,上不出现,下不至底,无常杀鬼,安知我处。一人言:我入须弥山中,还合其表,令无出现,鬼使神差,无奈我何。一人言:我当轻举,隐虚空中,届时无常,寻我不得。一人言:我当藏至大都市中,人多广众,无常鬼子,如何寻获。四人共议,主意已定,遂相偕至王所辞行,异口同声曰:我等寿限,只有七日,为避死故,特来告别,俟过期后,再来觐省大王,王遂首允。于是,梵志各诣避死之地,当七日期满一天,市监忽来报王,今有一梵志卒死市中。王闻是言,自思惟曰:前四梵志避死,今已一人死于市中,谅余三人,岂得幸免。于是,王即往诣佛所,作礼问安后,即将来意启白如来。佛告大王:人有四事不可得离,何谓为四,一、在中阴中,不得不受生。二、已生不得不变老。三、已老不得不受病。四、已病不得不受死。犹如树果,熟时必定会落。尔时世尊,即说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

按:人之有生,必归于死,生为人之起点,死为人之终局。出曜经云;命如果待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死既不可免,我人当早为之准备才是。比如有昼必有夜,于昼时即要准备夜间灯火,有春必有夏,于春时即要准备夏季衣物,若待临渴掘井,则于事无补矣。如何为死准备?最好将死字时刻挂在心头,著为念佛工夫之前方便,死念愈切,念佛工夫则愈有进益,如是累月积年,即使三十夜到来,亦无用著急与恐惧矣。古德云:闲时准备应时用,免得临期手脚忙。印光大师于生时住处,总书一死字挂著,并且说: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死字,则道业自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37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37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37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十九句: 【勿临水而毒鱼虾。】 这个也是讲不杀生。安...

樵夫和蛇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樵夫和蛇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有个贫穷的樵夫,山中救了一条受伤的蛇,医好后就把蛇放生山上洞中,后来蛇居住的洞中长了颗灵芝,这条蛇就日夜守护这颗珍贵的灵芝。有一天皇上病了,需要服用灵芝才能医好自己的病,就张贴告示谁能献上灵芝必有重...

宣化上人:修道人不能说自满的话,如果你自满麻烦就来了

宣化上人:修道人不能说自满的话,如果你自满麻烦就来了

我这个人生来,不怕什么狼虫虎豹;也不怕天魔、地魔、神魔、鬼魔、人魔,没有令我恐惧的东西。为什么不怕呢?因为我不怕死。从小生来就不怕死,所以什么也不怕!十七、八岁的时候,学习佛法之后,以为自己不得了了...

海涛法师: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海涛法师: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海涛法师:记忆力不好怎么办? 问: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学习还算努力,但是成绩不太理想很痛苦,记忆力很差,我做早课但是运气似乎不好,每一次考试都差一点点,请问要怎么办?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报,尽力就好...

放生问答:戒杀放生真的能消除病痛吗?

放生问答:戒杀放生真的能消除病痛吗?

网友:师父,弟子现在对自己没有了信心,什么事情也不想承担,发心不起来,再加上家里的压力,起了很强烈的退心,进退两难,不知道如何是好,恳求师父慈悲开示,感恩。学诚法师:静下来想想,没关系。网友:师父,...

经常和男友吵架现在要分手 该怎么挽回男友的心

经常和男友吵架现在要分手 该怎么挽回男友的心

通常造成情侣感情失和的原因,大多是有了外遇或长久的恋情导致的感情疲乏,简单说就是磁场不合,这些原因都是外在因素,而在道长的专业角度上,这些是前因后果,因果报偿,道教认为这些外在因素是因为五行阴阳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