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愚者一得

愚者一得

佛弟子中,根性顽钝,薄德下才者,当以槃特比丘为第一。佛令五百罗汉,日日教之,三年之中,未得一偈。大众见其愚笨若此,亦即置之不理。最后由佛授与一偈,并为之加以解说偈义。终因佛之威德加被,及自己精励苦行,未久,即霍然心开,得罗汉道。

有一天,国王波斯匿,敬设斋筵,恭迎佛及僧众,光临应供。佛因槃特比丘,素以愚騃见称,今为欲现其威神,所以佛即与钵令持,随后而行。至王宫门,佛及僧众,悉皆而入,唯槃特比丘被守门卫士阻挡,并讥诮之曰:卿为沙门,一偈不了,受请何为?我等俗人,犹尚知偈,岂况沙门,无有智慧,施卿无益,不许入门。槃特比丘即立门外,侍机而作。见佛坐殿上行水已毕,槃特比丘遂擎钵申臂,遥以授佛。

是时,王及群臣、夫人、太子等众,见此情况,即便怪而问佛。佛言:擎钵申臂者,乃住门外槃特比丘也。王闻是言,若非得道比丘,何有如此神变,于是立即通知门卫,请其入席应供。斋毕,王白佛言:闻尊者槃特,本性愚顽,方知一偈,何缘而得道果?佛告王言:学不必多,行之为上。贤者槃特,根性虽愚,而于一偈之义理,能得精通入神。有人虽根性敏利,可是多学不行,则徒丧识想。于是,佛说偈言:虽诵千章,句义不正,不如一要,行可得道。

按:智与愚之分野,不一定抉择其才学之多寡,应贵乎其学行趣于一致。有学得满腹经论,洞古灼今之大通家,而反忽其行操,结果势必学无所获。有学得一句一偈之苦恼鬼子,而能专意笃行,结果收成甚丰。

要知道,学为行之体,行为学之用,若有学行相应,体用同时者,方为顶天立地,作继往开来之贤智者。然而,智者不要自以为智,否则,颇易生起盛气凌人之恶习。如是,反成笃行之绊脚石,倒不如时存惭愧心,以学得一点来笃行之收获大。

经中有判智愚一首偈云:愚人自知愚,是名为智者,智者必为智,是为真愚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阿难化瓜

佛教故事:阿难化瓜

阿难尊者服从佛陀的指导来到瓜田,见到田里有位年轻女子在看管西瓜,于是阿难上前虚心地说道:“施主,我的师长教师释迦牟尼佛,行脚到此地,又饥又渴,您是否可以布施个西瓜,让我回去赡养佛陀?”阿难尊者话未说...

如果我们感情变淡了,不用委曲求全,和合术是

如果我们感情变淡了,不用委曲求全,和合术是

我相信,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感情都是大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感情的人如同一具行尸走肉,没有感情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生而为人,动物尚且有情,又何况是人呢。感情是那么的重要,因此,如果我们感情变淡了...

乌干达创立第一所纯素食学校,以保护儿童免受人畜共患疾病

乌干达创立第一所纯素食学校,以保护儿童免受人畜共患疾病

阿特拉斯纯素社区学校(Atlas Vegan Community School )是乌干达的第一所纯素食学校旨在向该国的儿童传授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以保护他们免受传染性人畜共患疾病的侵害纯素学校由慈善...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水别再来了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水别再来了

愚痴从前有个人,赶了很远的路,又累又渴,正好看见一个木桶中有清亮净洁的流水,便俯身大喝特喝。等到他喝够了,便拱手对木桶说:「我已经喝够了,水不要再来了。」虽然他说了这一番话,水当然还是照流如故。这人...

护身符不灵

护身符不灵

护身符不灵朝山路上,有人和师父要个护身符,圣耀师父讲了下面这个故事。五台山寺院外面,很多卖护身符的。为了获利,小贩会极力夸大护身符的作用,说戴上护身符怎么怎么灵,怎么怎么得到好处,怎么怎么消灾免难。...

贫穷可卖

贫穷可卖

《贤愚因缘经》上记载:从前在阿槃提国,有一位很有钱的长者,他家里住了一位年纪很大而且地位很卑贱的奴婢。那奴婢长年累月衣服破破烂烂,饮食粗陋,不得温饱,而且还要时常挨鞭子的责打。有一天,她拿著瓶子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