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相互诳惑

相互诳惑

守成法师著

从前印度有一土木工程师,技艺精巧,鬼斧神工。有一次,作一木女,端正无双,衣著严饰与世女无异,亦来亦去,亦能行酒侍客,唯不能言语。时有一画师,人皆称之画圣。木师闻之作好饮食,即请画师。画师既至,木师即使木女行酒擎食。画师不知,谓是真女,遂即邪思,念之不忘。

时日已暮,木师即留画师住夜,并留木女立侍其侧,便语客言:我先就寝,暂不奉陪。主人已去,木女立侍左右,客即呼之,而女不应,客谓此女羞涩,便以手牵之,始知是木女,知受主惑,深自愧恼。于是画师图以报之,即于壁上画作己像。所著衣履,与身不异,以绳系颈,装似绞死,再画蝇鸟,著其口圂,作已闭户,自躲床下。

翌日清晨,主人出见,见户未开,即从门隙中窥视,唯见壁上绞死客像,主人大怖,便谓真死,随即破户而入,以刀断绳。于是,画师从床下出,木师一见,羞愧无既。画师即言:汝能诳惑于我,我亦能诳惑于汝。至此客主情毕,不相负也。二人相谓,世人交互诳惑,孰异于此,因之,各舍亲爱,出家修道矣。

按:虚幻不实,生灭无常之一切诸法,乃是仗因托缘而生起,其体本空,了无自性,迨至一期因缘分散时,其相即灭,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于此聚散生灭之法相上,有以之遍计为实有者,有以之明达为梦幻者,因计之为实,所以六根贪染六尘,六尘诳惑六根。于贪染和诳惑之下,则五趣升沉,受苦无既,所以怡山发愿文上说: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迷沦苦海,深溺邪途。果能达之如幻,六根缘六尘时,则不起贪著,于境不著,则外尘之诳惑,即无机可趁矣。庞蕴居土说: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铁牛不怕狮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工夫至此,可谓心法双忘,真光透发。

所以证道歌上说: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学佛法者,是为启蒙发智,反迷成悟,取证无上佛果。欲达斯愿,首贵清净六根,于六尘不生爱恋,纯和三业,于梵行欲精勤进趣。由是,日久功深,目的不难达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千万不能唤醒前世记忆 唤醒前世的记忆是好是坏

千万不能唤醒前世记忆 唤醒前世的记忆是好是坏

传说喝了孟婆汤就能够把前世的记忆消除了,而如果没喝就会带着前世的记忆来到这世,而通常转世的时候都会让你把前世记忆给消除的,为什么说不能唤醒前世记忆,唤醒前世的记忆是好是坏。为什么千万不能唤醒前世记忆...

徐足之:不自恐惧者,天不死之

徐足之:不自恐惧者,天不死之

温岭张女士因家庭矛盾吃了20多颗感冒药,昏沉而不慎坠河,由于张女士没能用心意识去分别什么,也因为她凑巧仰面躺在河水上,就这样居然酣睡了40多分钟,直到被人误以为死尸而报警被带上岸边。这件事情发生于2...

邱天道居士说修持药师法门得五种福报您知道吗?

邱天道居士说修持药师法门得五种福报您知道吗?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追求着五福。所谓的五福是哪五种呢?「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大部分的人都听过「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真正了解「五福」所指的是...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至高境界的宽容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至高境界的宽容

至高境界的宽容一个人,能容忍别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狂妄无知,却很难容忍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惟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让世界少一些不幸,回归温馨、仁慈、友善与祥和,才是宽...

雪梨豆根汤

雪梨豆根汤

原料:雪梨1个,山豆根粉1克,白砂糖少许。 制法:先将雪梨洗净去皮,切成片状,置于盅内,加清水100毫升煎至50毫升时,在雪梨中调入山豆根粉。每日服3次。 效用:用于糖尿病并发咽炎属风热者,有...

净土法门法师:患者本身是编辑,父亲在屠宰场冷库工作,这是否属于三世因果的感应?

净土法门法师:患者本身是编辑,父亲在屠宰场冷库工作,这是否属于三世因果的感应?

问:近日一个同修要求帮助助印《金刚经》,因其夫得了怪病,瞬间从心发凉,剎那全身冰凉,血压突升即休克,送医院不需要治疗就正常了,在家就可能随时发病。她知道这是业障病,诵经、印经回向。患者本身是编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