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相互诳惑

相互诳惑

守成法师著

从前印度有一土木工程师,技艺精巧,鬼斧神工。有一次,作一木女,端正无双,衣著严饰与世女无异,亦来亦去,亦能行酒侍客,唯不能言语。时有一画师,人皆称之画圣。木师闻之作好饮食,即请画师。画师既至,木师即使木女行酒擎食。画师不知,谓是真女,遂即邪思,念之不忘。

时日已暮,木师即留画师住夜,并留木女立侍其侧,便语客言:我先就寝,暂不奉陪。主人已去,木女立侍左右,客即呼之,而女不应,客谓此女羞涩,便以手牵之,始知是木女,知受主惑,深自愧恼。于是画师图以报之,即于壁上画作己像。所著衣履,与身不异,以绳系颈,装似绞死,再画蝇鸟,著其口圂,作已闭户,自躲床下。

翌日清晨,主人出见,见户未开,即从门隙中窥视,唯见壁上绞死客像,主人大怖,便谓真死,随即破户而入,以刀断绳。于是,画师从床下出,木师一见,羞愧无既。画师即言:汝能诳惑于我,我亦能诳惑于汝。至此客主情毕,不相负也。二人相谓,世人交互诳惑,孰异于此,因之,各舍亲爱,出家修道矣。

按:虚幻不实,生灭无常之一切诸法,乃是仗因托缘而生起,其体本空,了无自性,迨至一期因缘分散时,其相即灭,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于此聚散生灭之法相上,有以之遍计为实有者,有以之明达为梦幻者,因计之为实,所以六根贪染六尘,六尘诳惑六根。于贪染和诳惑之下,则五趣升沉,受苦无既,所以怡山发愿文上说:六根六尘,妄作无边之罪,迷沦苦海,深溺邪途。果能达之如幻,六根缘六尘时,则不起贪著,于境不著,则外尘之诳惑,即无机可趁矣。庞蕴居土说: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铁牛不怕狮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工夫至此,可谓心法双忘,真光透发。

所以证道歌上说: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学佛法者,是为启蒙发智,反迷成悟,取证无上佛果。欲达斯愿,首贵清净六根,于六尘不生爱恋,纯和三业,于梵行欲精勤进趣。由是,日久功深,目的不难达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相关文章

素食≠健康 沧州市专家:警惕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素食≠健康 沧州市专家:警惕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现在的肉食是非常不健康的,人要是吃多了,就会得许多奇怪的疾病!素食主义,你一定意想不到吃素对身体健康的好处!生活中,你是否也听说过这种所谓的养生怪论?家住泊头市的女青年李芳芳(化名)就因为相信素食养...

放生指南:冬天来临,护生要从身边做起

放生指南:冬天来临,护生要从身边做起

放生与冬天给鸟类施食一样重要,寒冬腊月了,冬天是枯竭的,没有食物的,城市中我们常见的鸟类,如麻雀、野鸽子、野喜鹊等鸟类,会因气温的变冷,没有食物而死掉了,尤其是北方的气候,冻死,饿死的各种各色的生灵...

佛教故事:何必重新来过

佛教故事:何必重新来过

何必重新来过如果有悔,想想,再来一次,只怕还一样。如果有恨,想想,那恨的人与事也将随着我们凋零。人生何必重新来过一位从来不碰股票的朋友,第一次「进场」,就赔了钱,真可以用「伤痛欲绝」来形容。「本来想...

佛教故事:正法眼藏第一卷之上

佛教故事:正法眼藏第一卷之上

宋 宗杲 集并著语重刻正法眼藏序正法眼藏者难言也请以喻明譬如净眼洞见森罗取之无穷用之无尽故名曰藏夫藏者含藏最广邪正相杂泾渭难辩甚至邪能夺正正反为邪故似泉眼不通泥沙立壅法眼不正邪见层出剔抉泥沙而泉眼通...

一人之力有限 众人之力积累起来 力量无穷

一人之力有限 众人之力积累起来 力量无穷

《世法哲言》(二十一)一省之田为一市之用甚多也,一国之或何以觉之,国人国土而方养之,一人之力颇大者则弗及其众推之量也。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它们之间的大小,其相应的能量和作用,都是相对的,通过互相比较即...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六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六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六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看经文第五页第一行: 【天人归仰。请转法轮。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