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群疑》06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佛教出现于印度的时候,佛教徒并没有特殊的饮食习惯和规定,因为印度是一个宗教信

仰普遍的国家,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有大同小异的饮食观念。所以,原始时代的佛教

徒乃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过的是沿门托钵,所谓「一钵千家饭」的饮食生活;他们不选

择托钵的对象,也没有所谓洁净或不洁净,神圣或不神圣的饮食禁忌,为的是一律平等、广

结善缘。相沿迄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上座部的佛教区域,还保留著当时的古风,也

就是供养者供养什么就接受什么,没有选择、挑剔的余地,只要不是特为某一些托钵者而

杀,纵然鱼肉等食物,也不拒绝,这就是为什么小乘佛教不规定必须素食的原因。 

素食是佛教所强调和鼓励的,如果能够办到的话,这是基于慈悲的立场,不是现代人为

了健康和经济的原因。事实上,肉食既伤慈悲,也的确有损健康,所以,大乘经典如《梵网

经》、《楞严经》等都强调素食,严禁肉食。 

至于荤腥,应有分别,所谓「荤菜」,是指具有恶臭味的蔬类,例如:大蒜、葱、菲

菜、小蒜等。《愣严经》说:荤菜生食生嗔,熟食助淫。在比丘戒律里面则规定:吃了荤菜

要单独住,或者距离他人数步以外,并位于他人下风而坐,或者必须漱口至没有恶臭为止。

这主要是为了不扰乱大众,所以,不得食荤。并且在诵经之前,为了不使听经的鬼神发嗔和

起贪,最好不吃荤菜。所谓「腥」就是指肉食。辣椒、胡椒、五香、八角、香椿、茴香、桂

皮等都算是香料,不算荤菜,不在戒律所限。 

至于不得饮酒,在印度乃是佛教徒的特色,其他宗教不仅不戒酒,甚至认为酒能通神。

本来酿酒不须杀生,并且可以成为药物之一种,不应列为宗教的禁忌;但因为佛教重视智

慧,若多饮酒容易乱性,而饮酒之后还能够自制而不致昏乱的人不多,所以,为了保持经常

清醒,利于精进的修行,特别是为了达成修定的目的,必须戒酒。至于一般大众,若据孔子

所说的「饮不及乱」,无伤大雅。所以若受五戒而不能戒酒,也可以舍掉酒戒或不受此一酒

戒,还不失为三宝弟子。 

若将酒当做菜的佐料,如已没有酒味,失去醉人的力量,应该不在酒戒之限。故在中国

的新兴宗教──所谓理教也戒酒;当在必须用酒的场合,以醋代理,例如以醋代替烹饪的佐

料,因为此时的醋已无酒性。 

如果进入荤菜馆或居家时家人之中有人吃素,也有人吃荤,能够使用荤素两种不同炊具

和餐具,是最为理想。因为荤素的气味不同,对于饮食者的感受也不一样,为了习惯上的理

由,保持清净是必要的。可是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在开悟传法之后,隐于猎人队伍之时,

仅吃肉边菜,而避菜边肉。不吃肉是为了慈悲众生,还吃菜是为必须生存,因此在生活条件

不许可强求的条件下,用肉食的炊具来煮素食,那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对于烟、麻醉品的观念,在佛制的戒律,可因病而由医生处方使用;不仅是烟,乃至于

酒,在不得不用的情况下,不算犯戒。当然,不能假藉治病而贪口腹之欲去吸饮烟酒和麻醉

品。抽烟是为防止瘴气,在瘴疠发生和弥漫的地区,出家人可以适量地吸烟;否则,为了威

仪,应该戒除。若是为了刺激、嗜好、无聊等原因而抽烟,那就不为佛戒所许。在南方热带

地区,嚼槟榔也是为了防止呼吸器官感染疾病;但是在不为治病的情况下,那就成了有失威

仪和损伤形象的一种恶习。 

烟、槟榔都非饮食中的必需品,对人体少用是为了治病,多用则有害无益。例如:酒精

过量者中毒;烟的尼古丁则伤肺损气并为致癌的原因;槟榔的液汁,有损牙齿的健康,令珐

琅质受到腐蚀,佛教徒能够不用最好不用。 

至于蛋类,应该是属于腥类,因为它可以孵成为雏,而且它的味道,就是腥味,如果持

素清净的人,最好不吃。虽然现在养鸡场所产的鸡蛋,是无性的,在消费市场所买到的都是

属于无生命的;但它很显然地并非植物,若从杀生的立场,吃无性卵,不算犯戒,也无损于

慈悲,若以素食的习惯而言,便应当避免了。 

最好,关于乳制品,不属于肉食,也不属于腥食,因为牛羊吃草及五谷,所产的乳汁也

不含腥味。饮乳既未杀生,也不妨碍牛犊、羔羊的饲育,而且是由人来饲养、控制乳量的生

产,不会影响雏儿的生长与发育,所以,在佛的时代,普遍饮用牛乳,而且将乳制品分为

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级类,是日常的食品,也是必需的营养品,不在禁戒之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为烟花女子祈愿文

星云法师:为烟花女子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我要向您投诉,烟花女子是被人轻贱的行业,但您会知道,她们受的是非人的待遇,她们过的是地狱的生活,她们的处境值得人们可怜,她们的存在值得人们探讨。那些烟花女子啊!她们的心在滴血,却要强...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人生无常 珍惜时光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出去托钵,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和人群聚居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当走到树林和乡村交界处时,地上有很多断落的树枝和竹刺,佛陀一不小心脚底刺到断裂的树根,痛彻心肺。弟子们赶快把他扶回居住的精舍中,...

星云大师宽心:善恶一心

星云大师宽心:善恶一心

星云大师宽心:善恶一心唐朝白居易向鸟窠禅师请示佛法大要,鸟窠禅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后大失所望:这么简单两句话就是佛法大意吗?三岁孩子都懂!鸟窠禅师微微一笑,道:三岁小儿都懂,八十老翁行...

佛教知识八关斋戒

佛教知识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因为在家人俗务忙碌,无暇修行。佛陀悲悯,为让他们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种出世善因;又能适应在家生活的特点,所以制定在家人的出家戒,即...

如何挽回感情?三步走策略帮你挽回感情

如何挽回感情?三步走策略帮你挽回感情

在分手之后,失恋的人常常会感受到无助和痛苦,而且很多人在失恋后也会非常怀念旧情,所以才会千方百计地去挽回对方。如果对方在与你分手的时候态度非常坚决,那么这时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去挽回对方都会不理不睬,所...

自制家庭药膳预防盗汗

自制家庭药膳预防盗汗

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中医认为,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