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成佛之后和成佛之前利益众生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成佛之后和成佛之前利益众生有什么区别?

问:修大圆满法即身成佛以后可以度化众生;修净土法临终往生以后可以成佛,那么在现世能为众生做什么呢?
答:修净土法,首先也要发菩提心,要利益他人,但是这个和成佛以后度化众生不一样。成佛以后,度化众生的事业是自然而然的,是恒常的;而在因地的时候去发菩提心、利益众生是非常困难的,要通过努力,特意去把握,去坚持,不是自然而然的,不是恒常的,有时候能利益一些众生,有时候也不能。
大圆满是即身成佛的方法;净土法是临终往生的方法,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可以迅速圆满,成佛以后再回来度化众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短故事:最大的资本

佛教短故事:最大的资本

有位青年时常对自己的贫穷发牢骚。你具有如此丰厚的财富为什么还要发牢骚?一位老人问。它到底在哪里?年轻人急切地问。你的一双眼睛。只要给我一只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不,我不能失去我的眼睛...

达真堪布:怎样才算得到了上师的摄受?

达真堪布:怎样才算得到了上师的摄受?

达真堪布:怎样才算得到了上师的摄受?作者:达真堪布 “五种他圆满”的最后一个是师已摄受。真正得到善知识的摄受很难。“我怎么没有得到上师的摄受呢?我皈依了某某法王、活佛,某某法师、堪布……”这不一定是...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禅理来自生活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禅理来自生活

禅理来自生活禅,其实非常简单,即使你并没有真正懂得禅理,而你在举手投足之中却处处体现了禅理,那么不要刻意地寻求禅,禅就在生活当中,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处处都是禅。禅宗清净,佛理明心。若是把参禅看成诵经...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找怀表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找怀表

一个城市里的有钱人,到乡下收田租,到了佃农的谷仓,有钱人东看看,西看看,不知何时把心爱的怀表弄丢了。有钱人心急如焚,佃农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去把村里所有人找来搜找怀表。翻遍谷仓,但是怀表依然不见踪影...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众生皆有佛性:贫女宝藏、力士额珠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众生皆有佛性:贫女宝藏、力士额珠

佛陀于菩提树下成道后,第一句话便说: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其后佛陀四十九年说法,其实都是在注解这句话,宣传这句话,说服我们相信这句话。在《大般涅槃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