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商人与智者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想跳湖自尽。

他在湖边碰上了一位观水静坐的智者,便将自己的境遇逐一细述。

智者微笑着将他带回家中,令其从地窖里搬出一块偌大的坚冰。商人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还是照做了。

冰块搬出来后,智者吩咐:用力砍开它!商人找来斧头便砍,不料猛烈的重击,只能在冰面上划下一道细微的印记。

商人又抡起斧头,全力劈凿。一会儿,对着掉落的冰屑,他气喘吁吁地摇头:这冰实在太硬了!

智者不语,将冰块放在铁锅中煮。随着温度的升高,冰块慢慢融化。智者问:你从中有所领悟没有?商人说:有些领悟了。我对付冰块的方式不对,不该用斧头劈,得用火烧。

智者摇头。商人面露难色,鞠躬请教。

智者语重心长地说:我所让你看到的,是成功人生里的七种境界:

01. 冰虽为水,却比水强硬百倍。越在寒冷恶劣的环境下,它越能体现出坚如钢铁的特性。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种境界:百折不挠。

02. 水化成气,气看无形,若气在一定的范围内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会变得力大无穷,动力无比。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种境界:聚气生财。

03. 水净化万物,无论世间万物多脏,它都敞开胸怀无怨无悔地接纳,然后慢慢净化自己。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种境界:包容接纳。

04. 水看似无力,自高处往下流淌,遇阻挡之物,耐心无限,若遇菱角磐石,即可把菱角磨园,亦可水滴石穿。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四种境界:以柔克刚。

05. 水能上能下,上化为云雾,下化作雨露,汇涓涓细流聚多成河,从高处往低处流,高至云端,低入大海。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五种境界:能屈能伸。

06. 水虽为寒物,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它从不参与争斗,哺育了世间万物,却不向万物索取。这是成功人生的第六种境界:周济天下。

07. 雾似飘渺,却有着最为自由的本身。聚可云结雨,化为有形之水,散可无影无踪,飘忽于天地之内。这是成功人生的第七种境界:功成身退。

人心如水。之所以有能力悬殊、善恶不同、生死之欲,皆因各自境界不等罢了。

01.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

这意味着,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

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也许要给我们的人生一个转折。

02. 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绝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

并不存在要是我当时做法不一样那么结果就会不一样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

生命中,我们经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合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03. 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每一件事情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那里,随时准备开始。

04. 已经结束的,已经结束了。

这是如此简单。当生命中有些事结束,它会帮助我们进化。这是为什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如意炒三丝

如意炒三丝

做法:1,豆芽去掉根部洗净注意事项:(这个根部比较苦,我个人认为还有就是黄豆芽长到8.5厘米,绿豆芽长到12.2厘米就不要吃了,因为蛋白质脱水严重,没什么营养了)2,黄瓜切丝,胡萝卜...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一生要做的事情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一生要做的事情

一生要做的事情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验光镜下,我们会发现,我们虚荣心有多高,我们背离光明的阴影就有多长。虚荣每每伸出它浮肿的双手把我们捧到天上,但它永远不会在你落下来的时...

达真堪布:烦恼很重的人适合学佛吗?

达真堪布:烦恼很重的人适合学佛吗?

达真堪布:烦恼很重的人适合学佛吗? 问:烦恼很重的人适合学佛吗? 答:佛法就是对治烦恼的,烦恼重更应该学佛。若是你没有烦恼、习气,不造恶业,你就不用进入佛门,也不用修持佛法了。正是因为你有烦恼、有...

界诠法师: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问:通俗说下佛教说的贪嗔痴到底是啥? 界诠法师答:贪,贪什么东西呢? 贪世间的种种种种都叫做贪,你贪好吃的,享受种种,那就属于贪。生活必需以外,过于奢侈的...

佛教名词:【疏文】_道教疏文怎么写?_佛教各种疏文

佛教名词:【疏文】_道教疏文怎么写?_佛教各种疏文

疏文从狭义来讲,疏文是各种法会、法事之上,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是沟通仙凡之间的桥梁。疏文介绍从广义来讲,凡是敬奉神佛、祭祀天地、先祖的文函都属于疏文,是沟通天地、仙凡、阴阳之间的桥梁,是供奉神佛、...

佛法到底是出世照样入世?这是一个问题

佛法到底是出世照样入世?这是一个问题

编者注:《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学生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六祖坛经》记载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