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富翁将死,唯有不受宠的大夫人愿相随!

昔有大富之人,生平悭吝,既不修身又不修心。他娶了四位夫人,最宠爱的就是第四夫人,终日恩恩爱爱,从不离开;其次是三夫人,也有很大魅力,使这富翁相会欢喜,别离忧愁;再其次是二夫人,当初在穷困的时候,很是相爱,但到了富贵时就渐渐忘记;最不为富翁关心的还是原配夫人,这位富翁对大夫人,给使作务,从未护视。可是,有一天富翁患了不治之病,临终前,他向最心爱的四夫人说道:

四夫人,我平常待你最好,时刻不能和你离开,现在医生说我的生命已经维持不了多久,我想,我一个人死了多孤单寂寞,财产妻儿虽多,一个也带不走,我请求你陪我一道死好吗?

四夫人一听,花容失色,大惊道:

你怎么会这么想?你年纪大了,死是当然的,我年纪这么轻,怎么能陪你死?你对三夫人也不错,何不叫三夫人陪你去?

唉!富翁叹了一口气。

过了一会儿,富翁只得把三夫人请来,乃照对四夫人讲过的要求,再向三夫人提出。

三夫人一听,吓得只是发抖,连忙道:

这怎么可能?我的年纪这么轻,你去世了,我还可再改嫁他人!你何不叫二夫人陪你?

唉!富翁只得又叹了一口气,摆摆手,叫三夫人退去。

三夫人走后,富翁把二夫人叫来,说明他一个人死去太不甘心,希望二夫人能够陪他一同死。

二夫人一听,连忙摇手道:

不能!不能!我怎么能陪你死呢?四夫人和三夫人什么事也不肯做,家中的事都要我管,我不能不顾家就跟你去死呀!为了夫妻的感情,你死后我会送你到郊外的坟墓!

唉!富翁无可奈何的又是一声感叹。

富翁没有办法,只得把平时最不关心的大夫人叫到床前,对大夫人说道:

大夫人!真对不起你,我过去对你太冷落了,但我现在一个人死去,在阴曹地府一个伴也没有,你肯陪我一道儿死吗?

大夫人听后,非但不惊慌,而且很庄重的回答道:

嫁夫随夫,现在夫君要去世了,做妻子的我们,怎么还好活着,不如就跟你一起死去比较好。

你!你!你愿意陪我一道死?富翁像是很意外的问大夫人,并继续感叹地说道:唉!过去我都不知道你对我这么忠心,把你一直像忘了似的。我对四夫人、三夫人爱护得比命还重要,二夫人我待她也不薄,到今天,他们忘恩负义,当我要死的时候,却那么狠心的和我离开,不肯陪我死,想不到我没有重视的你,反倒愿意永久和我在一起。唉!我太辜负你了,为什么不早些对你好呢?

富翁说完,和大夫人一起拥抱着死去了。

这故事要说明的是什么?

原来,故事中最受爱护的四夫人,指的就是我们的身体,每个人都爱把自己装饰得美丽,打扮得年轻,但美丽年轻对我们的未来并没有帮助;要再改嫁的三夫人,指的是会喜离忧的财富,当人到了死去的时候,再多的财富也要让给别人;要照顾家庭的二夫人,指的是那些穷困时才思念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在世间未完的事还多,当人去世时,顶多在送葬的行列中走一程;而从未护视的大夫人,就是我们的心!

我们的心,在生时不知道修持,只知道贪求五欲,到死时,才知道五欲带不走,能带走的只有心!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就是此意。

修心圣道的修心,我们要特别重视,把谄曲、虚伪、嗔恨、贪欲的心一起去除,尤其已发心修道的人,修心最要紧!《佛遗教经》说:宜其端心,质直为本。《维摩经》也说:直心是道场。一个人能把心净化了,能把心识转成智慧,那就是佛道成就的时候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一世守戒,切切世的解脱

一世守戒,切切世的解脱

佛陀时代,很多比丘修梵衲行,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一天晚上,有位比丘在坟墓间坐禅,溘然来了个鬼,那凶恶的样子真是怕人!他不知怎么的就挖开一座坟墓,把里头的死尸拖出来,手里拿了一根鞭子,对着尸首狠狠地鞭...

小佛宝宝的念佛感应

小佛宝宝的念佛感应

一、念佛自理能力强记得末学初入佛门时,我的孙女才一岁半。那时因对净土宗念佛法门的法喜,就教她念“南无阿弥陀佛”,并告诫她:“奶奶不希望你出类拔萃,只希望你不要堕落。”就这样,我每天念念不停地念佛,通...

星云大师:《金刚经》 正信希有分第六(下)

星云大师:《金刚经》 正信希有分第六(下)

金刚经 第6品下正信希有分第六(下)白话文三、心不取法相非法相一念生净信的众生,已不取着「法相、非法相、亦无非法相”。何谓「不取法相”,即已空掉我执四相;「不取非法相”,意即已舍去法执的取着。「亦无...

长春专业美术画室哪个专业

长春专业美术画室哪个专业

长春专业美术画室哪个专业 长春专业美术画室哪个专业他唱“陀,来,米,发,索,拉,西”的歌;叫他听“咿唎呜噜”响的风琴。不如小孩儿素来所唱的“萤火虫,夜夜红,给我做盏小灯笼”好得多。二十五块钱的坏风琴...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八则·福德的力量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八则·福德的力量

第八则福德的力量昔日维卫佛带领比丘六万二千人,出山回其文王的国土。国王得知维卫佛归来,为了广纳僧人,便在城外划地大兴精舍,使六万二千比丘僧人得以安居修行。有一位比丘,告诉左右住户人家,想请他们再亲自...

佛说这样做就能远离各类人生苦楚

佛说这样做就能远离各类人生苦楚

行八正道远离诸苦【佛经介绍】《杂阿含经》,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为论述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个中的很多名相,为佛教基本,通用于大小乘的修行者。【佛经原文】苦苦及苦集,灭尽离诸苦。修习八正道,安隐趣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