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僧广钦老和尚的忍辱故事

广钦和尚在福建省出家,住在承天寺。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就去住山洞。一住就是十三年,中间有降伏老虎这些事。他真正有所证悟。十三年后回到庙里,他还是不住寮房,要求守大殿。大殿不能安床铺,只能天天晚上在大雄宝殿打坐。过了一段时间,监院师和香灯师召集大家宣布说,昨天晚上大雄宝殿的功德箱被盗。这个功德箱是庙上的主要收入,从来没有发生过被盗的事。过去夜里没有人守,也没有发生这种事。所以,当时大家自然怀疑到广钦和尚,认为你在殿里打坐,即使你没有偷,别人偷,你也应该知道,也有责任。大家对他的看法就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认为这个人号称坐山洞十三年,降伏老虎,结果还干出这等事,就很鄙视他,认为太可耻了。全庙的人包括来的居士都对他另眼相看。他本人却并没有申明一句“我没有偷,也没有看到别人偷。”好象这件事与他无关一样。别人骂他、指责他。他也不回答,若无其事一样。这样过了一个星期,监院师又集合大家宣布:“没有功德箱被盗这回事,我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考验一下广钦师住山洞十三年,到底有没有功夫。现在证明他真有功夫!”广钦和尚破了我相,真正做到了“三轮体空”,无我相,无人相,所以人家骂他,他若无其事。在我们看起来是莫大的侮辱,是冤枉,他却很平淡地处理了这件事。这说明忍辱不是做不到,我们学佛的人必须向这个方向努力。因为忍辱就是我们离苦得乐的一个最妙的法门,你想脱离生死的苦海,就必须解决忍辱这个问题。所以说,一切烦恼来时,要从忍辱下手。百丈禅师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菩提就是觉醒,就是清净心。烦恼菩提是一回事,能忍辱,烦恼就转化为菩提;不能忍辱,这烦恼的火焰就会烧毁功德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自私心很重,利他心则微乎其微,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自私心很重,利他心则微乎其微,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自私心很重,利他心则微乎其微,怎么办? 问:在学习发菩提心的过程中,才知道自己的自私心很重,利他心则微乎其微,真担心自己克服不了。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有些人可能是接受过外道或小乘的原...

达真堪布:毗卢遮那佛左右两边为什么有这两位菩萨呢?

达真堪布:毗卢遮那佛左右两边为什么有这两位菩萨呢?

达真堪布:毗卢遮那佛左右两边为什么有这两位菩萨呢?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这里说的是普贤的行愿、文殊的大愿。普贤菩萨的愿行是最圆满的,文殊菩萨也和普贤...

《百业经》:(97)给孤独 依给孤独得佛授记--学佛网

《百业经》:(97)给孤独 依给孤独得佛授记--学佛网

译序(摘录)《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

化佛与法界佛作为十种佛身之二的因果原由

化佛与法界佛作为十种佛身之二的因果原由

十种佛身是中国本土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禅宗的著名经纶典著《严华经》之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于区别众佛之身,用途较为广泛,并且至今仍在被众信徒进行使用。所谓的十种佛身其实也就是正觉佛、愿佛、业报佛、...

相貌庄严的妙招:修善与面相

相貌庄严的妙招:修善与面相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而改变的。纵使他现在已经有了凶恶的面相,可是他却经常起慈悲心,那凶相不久便会转化为吉相。反...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狗的遭遇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狗的遭遇

狗的遭遇库特盘狗在它刚刚睁开眼睛时,就与妈妈分开,被主人抱回了家。主人爱狗如命,养狗不逊色于养育子女。逐渐长大的库特盘狗也没辜负主人的期望,很快显示出警觉、勇猛和善于护家的本领。起初,它不叫库特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