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群疑》05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不一定,要看情形,无目的的享受,应该收弃;有理由的享受,必须维持。 

佛要金装,是装给众生看的;人要衣装,是装给一定的社会层次的人看的。享受的本身

是代表人的身分、地位和立场。在需要威仪、礼节的场合和环境,如物质条件许可的情况

下,享受是一种礼貌、隆重的表示。可是在物质条件贫乏、自己经济能力薄弱、社会环境恶

劣的情况下,纵然自己有此能力和物力,也当舍去所有的享受和大众共度难关,例如近代的

印度甘地就是如此。 

今日的社会,为了礼貌或安全的理由,在某些场合、某些环境或者会见某一些人,必须

衣冠整齐,必须乘用私家汽车;日间有日间的礼服,晚间有晚间的礼服,在日本及欧美地

区,参加丧礼有一定形式和颜色的礼服,参加婚礼以及各种正式的集会,也不得穿著工作

服、睡服和居家的便服,这些都不该算是享受。 

佛法重视因果,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享受福报,犹如向银行提用存

款,提用愈多,存款愈少,终有提空之时;今生享受愈多,福报所剩愈少,终有用毕之日。

应该一方面继续修福,同时也要惜福,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否则,纵然有福,也有所

不足。 

因此,从原始的佛教开始,就主张比丘要身无长物:一则是为戒贪,二则是为惜福,三

则是为减少对身体的执著;出家众固然如此,在家众亦复如此。 

出家沙弥就要遵守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

床,不带手饰,不蓄银钱、宝物等戒律。在家众如果能够做得到,除了银钱必须使用之外,

其他也应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希望在一个月的六天之中,受持所谓六斋日,来比照出家的

生活而行,目的就是在于惜福而放弃享受。此所谓享受的内容,应该包括吃的、用的、住

的、坐的、睡的、身上带的和各种娱乐设施。这便是节流更重于开源,布施是为福报开源,

放弃享受是为福报节流。 

可是,释迦世尊的身相,就有卅二种大人相,是一种福德、庄严、智慧相。传说释迦世

尊也接受金缕袈裟的布施供养,也受给孤独长者以黄金铺地,买下了祗园精舍而供养佛陀。

当时的福德长者们供佛斋僧时,都用上好美味的饮食,并且庄严、修饰精舍和供佛斋僧的场

所;许多有名的说法之处,后来都成为佛教史上著名的庭园和花园。 

从佛经里面所见到的佛国净土,例如:西方的弥陀净土以及《华严经》的弥勒楼阁和善

财童子五十三参所见的诸大菩萨的宫殿,都是金碧辉煌,极庄严之能事,那也就是大福德

者,福德与他们的生活同在,而以他们财富表现出来;好像贫贱的人身相丑陋、皮肤粗糙,

富贵的人身相庄严、皮肤润滑,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福报,与放弃享受或贪图享受无关。 

我们所说的享受,应该是指贪图个人的口腹之欲,饮食山珍海味等稀有食品,不为请

客,也不为礼节,只为了表现一己的富有;或为使得他人羡慕、注目而蓄意的打扮、化妆、

穿著,以满足自己的虚荣;或者为了官能的享受、刺激,而去歌榭、舞厅、妓院等声色犬马

的所谓游艺场所,纵情放逸、挥金如土,这些行为当然是学佛者应该放弃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上等运气的密码与核心

上等运气的密码与核心

关键!重点!上等运气的密码与核心!作者:秦东魁我生活在当下,我不会以为工具是我。很多人说,秦老师你很厉害。实际我真不厉害。我给大家重复过很多次,我和你们都一样,一天要吃三餐饭,生病要找医生,你掐我会...

西红柿和黄豆可防前列腺癌

西红柿和黄豆可防前列腺癌

来源:资料图 一项对老鼠进行的实验发现,同时吃西红柿、黄豆食品,比单吃这两种食物更能防前列腺癌。发表于最近出版的《癌症预防研究》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这项实验是用基因工程让老鼠很容易出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忍辱的美德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忍辱的美德

忍辱的美德罗侯罗自从被佛陀严厉的教诫以后,又常常跟师父舍利弗在一起,接受他的开导,在修行上,进步很快。佛陀在讲经时,舍利弗总是带着罗侯罗前去听讲;舍利弗在静坐时,罗侯罗总是跟着坐在身旁;布教时,舍利...

净土法门法语:凡是堕过胎的身体都不好,精神也不好,她的家庭、事业都不好

净土法门法语:凡是堕过胎的身体都不好,精神也不好,她的家庭、事业都不好

现在人纵欲、造业,这个很可怕1、我们学佛的人,最怕的是杀生,而杀生里头,最严重的是堕胎。堕胎是杀人,不是杀别人,是杀子女,子女至亲,这个罪过极重。2、佛经上讲得很清楚,堕胎的罪过很重。你仔细去调查,...

达照法师:打​坐的基本坐法

达照法师:打​坐的基本坐法

达照法师:打坐的基本坐法 很多人都知道打坐禅修是有一定的坐姿和寓意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具体该怎么打坐。也有很多人知道打坐的姿势,却不知道打坐各个姿势的内在原因。所以,对于打坐的基本坐法—七支坐法做...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七讲)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七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七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昨天我们讲到五十三参前面这三位善友,代表的是三宝。吉祥云比丘代表佛宝,海云比丘代表法宝,妙住比丘代表僧宝。这三位菩萨都是以比丘的身分示现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