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笑看庭前花开落,漫随天外云卷舒

笑看庭前花开落,漫随天外云卷舒

人生无处不是选择,既然无法拥有一切,那就会有取有舍;若要贪全,恐怕最后只能是一无所得。

懂得放下就懂得生活,懂得生活必定主宰人生,走向成功。人生就如放飞气球,舍得才知其自由,放下才感其奔放!流水不腐,舍而后得

人执我所有,悭贪不能舍;纵以是生护,亦为无常夺。

舍,在佛家看来,就是对一切事物不起一点儿憎爱执著,并且能够不断地付出,不断地给予。

很久以前,城郊有一座葡萄园,果实甘甜,每到成熟季节,都会有很多人前来采摘,而每每此时,都会有一只鸟儿盘旋在葡萄园上方。如果有人伸手去摘葡萄,这只鸟就会大叫不停,仔细听那声音,似乎是我所有我所有!因此,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十分滑稽的名字吝啬鸟。

这年,葡萄园大丰收,前来采摘的人比往年多了一倍。吝啬鸟叫得凄厉异常,但人们对此早已司空见惯,根本不去理会。最后,由于日复一日地啼叫,吝啬鸟累得咳血而亡。

据说数十年前,城中住着一位年轻人,他在父母过世以后继承了大笔财产。对他而言,钱财就是一切,他每天计算着自己的财产数量,甚至连城郊葡萄园的收成也计算在内,只盼望能够越多越好。

在他看来,多一个人就会多一份消耗,所以他一生没有娶妻生子。终老以后,由于他的财产无人继承,所以便全部没入了国库。

吝啬鸟的前世,就是这位年轻人。他虽已转世为鸟,但仍未改吝啬之习,仍想霸着葡萄园不放,乃致累得咳血而亡。

紧紧抓着不放,不肯与人分享丝毫,这样的人其实是贫穷的。既然你所拥有的,已经超过你所需要的,那么为何不能让更多真正需要的人沾沾光呢?若如此,你一定能够赢得人格上的富足。

佛家有云:人执我所有,悭贪不能舍;纵以是生护,亦为无常夺。

我所有就是我所有的房屋、眷属、家产,这些身外之物可以利用它来维持我们的生命;而修行人所需要的仅是菜饭饱、布衣暖足矣,如贪求无厌,吝惜不舍,一旦失落,难免会像吝啬鸟那样哀叫至死。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佛主见路边地下埋有黄金,就对弟子说下有毒蛇。佛主走后,有个人不信,去挖土,挖出很多黄金来,一时暴富,被人告发。国王责怪他没有交公,就判了他的罪,所以佛主说黄金就是毒蛇。

佛主还说人所有财物为五家所有,哪五家呢?为水所漂,为火所烧,为贼所盗,为子所败,为官府所抄。其实婆娑世界里的一切,都不是用来拥有的,而是用来舍的,一个人舍下一切则是真正的壮大,无牵无挂;一个人拥有一切便是沉沦苦痛的深渊。学会舍弃,免于物欲的奔逐、事物的执迷,才能获得人生的自在与豁达。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这两个湖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其中一个湖名叫加里勒亚湖,水质清澈洁净,可供人们饮用,湖里面各种生物和平相处,鱼儿游来游去,清晰可见,四周是绿色的田野与园圃,人们都喜欢在湖边筑屋而居。

另一个湖叫死海,水质的碱度位于世界之最,湖里没有鱼儿的游动,湖边也是寸草不生,了无生气,景象一片荒凉,没有人愿意住在附近,因为它周围的空气都让人感到窒息。

有趣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同一条河的河水。所不同的是:一个湖既接受也付出,而另一个湖在接受之后,只保留,不懂得舍去原来的水。

让河流动,方得一池清水,这是流水不腐的道理。舍而后得,这是人生的道理。

舍与得的问题,多少有点哲学的意味。舍得,舍得,先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即是得。舍是得的基础,欲将取之,必先予之,因而人生最大的问题不是获得,而是舍弃,无舍尽得谓之贪。贪者,万恶之首也。领悟了舍得之道,对于做人做事都有莫大的益处。做人,应该抛弃贪婪、虚伪、浮华、自私,力求真诚、善良、平和、大气。做事,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生活本来就是舍与得的世界,我们在选择中走向成熟。做学问要有取舍,做生意要有取舍,爱情要有取舍,婚姻也要有取舍,实现人生价值更要有取舍正如孟子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生即是如此,有所舍而有所得,在舍与得之间蕴藏着不同的机会,就看你如何抉择。倘若因一时贪婪而不肯放手,结果只会被迫全部舍去,这无异于作茧自缚,而且错过的将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即使最后能获得什么,那也是一种得不偿失!何苦来哉?

舍与得之间的抉择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亦是一种人生哲学。是否舍得就看你的慧量是多少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慈悲的细节:吸一滴血要丢一条命吗?

慈悲的细节:吸一滴血要丢一条命吗?

夏日,天气炎热,人们往往会产生诸多的烦恼,其一就是蚊子叮咬。白天它来时,悄悄留下几个包,让人身上又肿又痒;晚上它来时,在耳旁“嗡嗡嗡”个不停,扰得人心烦意乱,不得安眠。普通人这时熏上蚊香,两个巴掌拍...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雪庵从瑾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雪庵从瑾禅师悟道因缘

雪庵从瑾禅师悟道因缘庆元府(今浙江龙泉县)天童雪庵从瑾禅师,万年心闻昙贲禅师之法嗣,俗姓郑,永嘉楠溪人。从瑾禅师少时礼普安院子回禅师落发,后投瑞岩心闻昙贲禅师座下参学。一日,从瑾禅师入室请益。昙贲禅...

摄心,永远摄住的是自己的心

摄心,永远摄住的是自己的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欲海回狂白话卷三:决疑论_统论淫业类

欲海回狂白话卷三:决疑论_统论淫业类

第三卷 决疑论 统论淫业类统论淫业类(八问八答)问:从宇宙诞生时混沌的太极状态中,分化出阴性、阳性两种不同的物质形态,逐渐形成了天空与大地,有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往复交替,人类因此诞生并繁衍不息。由...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人乘偈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人乘偈

人乘偈人类是人道,鬼神属鬼道;人道在阳世,鬼神处幽冥。阳世无鬼神,阴冥皆鬼神;鬼神低于人,不必拜鬼神。不迷信鬼神,不依赖鬼神;不拟做鬼神,不建鬼神祠。鬼神之依报,不需人供养;人在人世间,但求行人道。...

关爱生命之鹦鹉救主

关爱生命之鹦鹉救主

这天晚上八时许,25岁的少妇莉达只身一人在家看电视新闻,不一会,忽然听到窗台上发出异样的声响,莉达连忙起身战战兢兢地前往察看,当走至大厅时,一名体形魁梧的蒙面歹徒已破窗而入,莉达顿时吓得魂不附体,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