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三处方

健康提示一:什么是上火,上火的症状有哪些?

中医讲:气有余,便是火,繁体字中气写做氣,气指的是平常的身体功能,当这个功能过多、有余的时候,人体就会显现出亢奋,这就是上火,火的病理还分为虚实。通常讲的上火都为实火。不同的脏腑上火,症状是不一样的。

肝火旺:致身体上部有热,或上冲性特点,表现为头晕、面目红赤、红潮难退、易暴怒、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眼干、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舌苔增厚等。更甚者会晕厥、呕血等。

心火旺: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舌尖红、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肺火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脾火旺:口唇干燥、烦渴易饥、舌苔白等。

肾火旺:肾火多为虚火,为肾虚。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傍晚口干、烦热、失眠、盗汗,伴有腰膝酸痛或胫骨痛、足跟痛及遗精等,舌红无苔。

健康提示二:化浓妆太可怕,素颜轻松判断是否上火

爱美的女人在脸上下的功夫可是无人能及的,对痘痘更是深恶痛绝,总想用厚厚的粉把它遮住,这样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些痘痘正是上火的表现。

额头长痘提示心火旺盛

鼻头长痘提示脾火旺盛

下颌长痘提示肾火旺盛

 健康提示三:流鼻血并不可怕,有时可能是自身去火表现

人体出汗或有时流鼻血是自身去火排毒的表现。

中医治病有八法,分别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其中汗、吐、下、清、消法都可以去火。

食疗:

去心火:莲子心、菊花

去肺火:鱼腥草

用药:

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泻不同脏腑的火要用不同的药,专家推荐

泻青丸去肝火、导赤散去心火、泻白散去肺火、泻黄散去脾火、清胃散去胃火。

特別推荐龙胆泻肝丸,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例如口臭、眼屎多,肝火旺盛等。但此药不能长期服用。

刮痧:

刮痧去火走膀胱经、肺经

点刺放血:

用三棱针点刺少商穴、商阳穴放血去火。

特别提示

中医艾灸不适合用于去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青蛙与蝗虫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青蛙与蝗虫

稻田里有只青蛙,它很负责的看守者稻田,防止蝗虫前来偷食。有一天稻田的主人看见了青蛙闲在那里呱呱叫,怕它无聊的时候会祸害稻田,便对青蛙说:你的工作虽然干得很出色,可是你的学识却太差劲了。我希望你能分出...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苍蝇逃生的启迪

佛教故事:励志故事:苍蝇逃生的启迪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威克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进一个平放的瓶子中,瓶底向着有光的一方,瓶口敞开。但见蜜蜂们向着有光亮处不断飞动,不断撞在瓶壁上。最后当他们明白,自己永远都飞不出这个瓶底时,于是...

“峨眉山”佛光的传说

“峨眉山”佛光的传说

“峨眉山”佛光的传说“佛光”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个传说。那是几千年前的事了。相传乐汉永平年间,在峨眉山的华严顶下面,住着一个姓蒲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蒲公。蒲公祖辈都是靠采药为生。全一年到头在峨眉山上到处采...

何谓专修与杂修?(圣严法师)

何谓专修与杂修?(圣严法师)

聖嚴法師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方的未来利益,便诵《阿弥陀经》,并念阿弥陀佛圣...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十四集)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第十四集)

太上感应篇  (第十四集)  1999/6/1  香港  档名:19-012-0014诸位同学,大家好。请翻开《感应篇》,我们从头念:【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个四句是总...

印祖故事:乞儿骗钱不念佛,慨叹众生业障深

印祖故事:乞儿骗钱不念佛,慨叹众生业障深

大师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冬,一肩云水,行脚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领略了关外的冰雪世界。次年(1891年),大师由东北返回北京,移住圆广寺。圆广寺位于北京阜成门外一个叫南营房的地方,寺院规模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