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障道──阿难的悟道因缘

佛陀在世时,他带著弟子在一池边坐下来,有一位比丘问道:“佛陀,阿难尊者经年跟随在您身边,他的记忆智慧都很高超,为什么大家都证得罗汉果,偏偏阿难心中还有烦恼,这是什么因?什么果?”

  佛陀说:“好,大家听我讲这段因果。过去迦叶佛时代,有一个国家的国王,为了让太子能吸收很多经典,知书达理,国王就派人贴出告示,要选一位德学兼优的人做为太子老师,其中有位婆罗门学者的确德学深厚,于是被选为太子之师。

  这位太子之师是传统族姓的贵族,他的父亲被选为太子傅,又是贵族,因此,无形中他就有一分骄慢之气。他有一位好朋友,从小感情融洽,这朋友家里常贫穷、是手拉坯师傅,但是族姓子和这位朋友是一起长大的玩伴,时常在一起,因此,感情很好。

  这位手拉坯师傅从小父母双亡,他的手拉坯器物不是做来卖的,而是拿来换取麦和米来生活的,器皿做好之后,只要有人喜欢,他就说:“你把麦和米放著就可以将它拿走。”他淡泊无欲,只要能过活即可,因此,他的心境非常清净。

  [三度拒絕見佛受教]

  有一天,他和族姓子在一起时,说:“听说我们城里来了一尊佛,名迦叶佛,他和弟子们生活清净超然,佛的智慧非常高,我们是不是要去拜见佛?”族姓子非常骄傲,他说:“有什么好看?他们只不过理光了头,披上袈裟而已,有什么道可学?”他返身就走,毫不停留。

  隔了几天,他们又在一起,手拉坯师傅又对族姓子说:“佛和弟子们在茅蓬结夏讲经,你陪我去,我们一齐去拜见佛。”族姓子回答说:“没什么好看的嘛!只不过是个光头的道人而已,有什么道学可求?”他又返身要走。

  手拉坯师傅说:“要不然我们去游泳玩水吧!”于是两人就结伴去玩水了。两人正玩水时,手拉坯师傅就指著不远处的茅蓬说:“那里就是佛和弟子们的精舍,离这里很近,我们赶快去参见佛吧!”

  族姓子很不高兴,他闷声不响地走上岸,把衣服穿好后,说:“你一再起这件事,我觉得根本没什么好看的,你要去自己去吧!”他返身就跑。他的朋友却拉住他的衣服不放,说:“今天一定要去,不能让你跑掉。”他干脆把衣服脱掉,又跑。朋友又追,然后拉住族姓子的裤带不放,说:“不管如何,我希望你来见见佛,佛的智慧、德性,你一见就会知道他修为有多高,不像你想的那种简单人物!”

  族姓子嫌啰嗦,把裤带解下又跑。手拉坯师傅还是后追他,现在没有衣服,也没有裤带可拉了,他只好伸手拉住族姓子的头发。那时,族姓子心里大惊,因为时印度有一条法律:“打人者罪算轻,但若是拉人家的头发就得判死刑。”族姓子心想:我的好朋友甘冒死刑之罪拉我的头发,这必定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他宁可牺牲生命,要我去见佛!

  至此,族姓子才深受感动说:“好啦!好啦!你放开手,不要让人家看到,我跟你走就是了。但是,你既然说佛是那么尊贵的人,而我现在衣被你拉得乱糟糟,头发也乱糟糟,我先回家去梳洗干净,穿戴整齐再跟随你去吧!”

  族姓子真的穿得很端庄去见迦叶佛了,这位手拉坯年轻人很虔诚跪拜顶礼,而族姓子却骄仿抬头挺胸地、两手垂下,连问讯都没有。迦叶佛还是很慈祥地招待他们坐下来,然以智慧辩才和内心的德性,折服这位仿慢的年轻人。佛的每一句话所引用的每一个事实,无一不让这位族姓子折服,族姓子不由得五体投地向佛求皈依。从此,两人就在迦叶佛座下修行,并且互相鞭策鼓励。”

  佛陀讲完故事后说:“你们知道那位手拉坯师博──引导骄傲的族姓子进入佛门的人是谁吗?就是我释迦佛呀!那位骄傲的族姓子是谁?就是现在的阿难尊者。他当时虽有智慧,却因为傲慢而自我障碍,有三次因这种心理障碍,而拖延了见佛闻法的机会。”

  诸位,这个故事可以警惕我们不可有傲慢的心态,有骄傲之心就会障住自己往前进步的路。(证严法师讲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做一个善良的人,修一颗慈悲的心!

做一个善良的人,修一颗慈悲的心!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呱呱落地,多么纯净无瑕,就像一张纤尘不染的白纸,心底里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漫漫旅程中,只要心性不改,只要不忘初心,皆可在心田开出最美丽的花朵来,芬芳他人,更馨香自己。更多...

什么是佛七?

什么是佛七?

善士问:什么是佛七?性空法师答:佛七就是净业同修集中时间、统一地点、规定日期、洒净结界、排除干扰、集中精力、相互激励、以念佛为主、共同经行的佛事活动,是净业行人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精进办道的重要修行...

念佛机常放一句佛号度新屋中隐形的

念佛机常放一句佛号度新屋中隐形的

我是佛上,是从中国大陆移民过来新加坡的莲友,在此陈述一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念佛感应故事。有一位林师长教师(新加坡人华人),今朝从事餐饮行业。三个月前的某世界午,林师长教师对佛艺(末学的丈夫)诉说他碰到...

禅茶养生:香茗蕴香 与心同在茶语人生

禅茶养生:香茗蕴香 与心同在茶语人生

茶是中国最普通的饮品。   “香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茶与水的结合才能尽显茶的本色。茶,是叶与水的共生物,是人生与心的半导体。   1、茶之水   雪夜,兀自观雪于轩中...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觉源慧昙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觉源慧昙禅师悟道因缘

觉源慧昙禅师悟道因缘金陵天界觉源慧昙禅师,金陵龙翔笑隐大欣禅师之法嗣,俗姓杨,天台人。慧昙禅师十六岁出家,受具足戒后,即前往中竺,投笑隐大欣禅师座下参学。初礼笑隐禅师,慧昙禅师便备陈求道之恳切。笑隐...

《妙法莲华经》:妙肃静王本事品

《妙法莲华经》:妙肃静王本事品

回向偈愿以此功德 肃静佛净土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