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孝的故事:道丕法师

道丕法师

后周道丕法师,是陕西长安贵胄里人,自幼抱着出世的大志,七岁就出家做和尚。十九岁时,长安发生战事,带着母亲到华山避难,住在山洞中,那时因为兵灾的影响,米价很贵,没钱买米,只得饿着自己的肚子,乞食供母。母亲问他:儿子吃饱饭了吗?他虽饥肠辘辘,但为了避免母亲伤心,回答说:我已经吃饱了。他的父亲是一位军人,在霍山的战役中阵亡,他母亲对他说:你父亲在霍山战死,尸骨暴露在风霜中,你能把它寻回来安葬吗?法师奉了母命,一路赶往霍山,寻取父亲的尸骨。可是他看到战场上东一堆西一堆的累累白骨,无法知道究竟哪一具是父亲的遗骨。他就日夜的诵经,向空中祈祷说:古人精诚的感应,有滴血认骨的事,现在我要寻取父骨,祝愿群骨之中,如果有转动的,那就是我父亲的遗骨。他专心一志的注视着一大堆白骨,精诚祈祷,过了几天,忽然有一具髑髅从骨堆中跳出,摇动了很久,他知道这绝对是父亲的遗骨,不禁高兴得跳起来,把那具髑髅抱在自己的怀中,带回家中见母亲。就在这天夜间,他母亲也梦见丈夫归家,第二天早晨,果然看到道丕法师带着父亲的遗体回来,随即安葬。当时的人,都认为道丕法师的寻得父骨,是至孝的精诚感应所致。后来法师在朝中讲道,常居首席的地位,颇获朝野人士敬重。像道丕法师的孝行,绝粒而饷母饥,诵经而获父骨,真是大孝兼乎存殁,至行超乎古今,可说是佛门中具有孝行的模范人物。(取材自高僧传)

蕅益大师有言:世人病释氏无父,而释氏之孝其亲,反过于世人,传记所载,盖历有明徵。从道丕法师孝行的故事,不仅可以证明至孝的感应,且足以破除世人释氏无父的误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印光大师劝念观音开示

印光大师劝念观音开示

大师简介:印光大师,俗姓赵,陕西合阳人,近代著名净土高僧,净土宗第十三祖。少习儒学,受韩愈、欧阳修等大儒辟佛思想影响,曾力排佛教。后因病困多年,继而猛醒,皈依佛法。年二十一岁,至终南山随莲华洞寺道纯...

面带笑容,广结善缘

面带笑容,广结善缘

种瓜的老叟,看瓜的好坏,不必用手弹,也不必用鼻子闻,只凭眼力看就知道。看人也是一样。辽阳县张忠堡有个老太太,自从过门就挨丈夫骂,一直到老。她问王凤仪:「我为什么经常挨骂呢?」王凤仪回答:「只看你那幅...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放弃是一种美丽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放弃是一种美丽

一道受用终身的测试题给你做一道题吧,测试一下看看你是不是通得过自己对自己的考验。这是一家公司招收新职员时其中的一道测试问题: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

喝牛奶要注意什么细节

喝牛奶要注意什么细节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一种容易消化吸收的天然食物。营养专家提醒,食用牛奶应注意三个“细节”,以免损失营养成分。一是避免牛奶与茶水同饮有人喜欢边喝牛奶边饮茶,这一习惯南方人多...

瞠心净尽,不道人过

瞠心净尽,不道人过

王旦的家属从来没有见过王旦发脾气。有一天,他们尝试让王旦发怒,以少许尘埃和墨水投入菜羹中。王旦只有吃饭。家属问王旦:「您为什么不吃菜羹呢?」王旦答道:「我偶而不爱吃肉!」后他们又把米饭弄脏了。王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