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具足意乐圆满?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具足意乐圆满?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具足意乐圆满?

达真堪布解答:意乐圆满,就是业际不颠倒。不用说是学佛人,就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应该善良。然而业际颠倒的人不是这样,完全是与之相反的。这种人总是想骗人,想伤害他人。这种人心地恶劣,恶念特别重。行为也是非常下劣,不行善,不积德,光造恶业,刚强难化。这种人就是业际颠倒。还有一种业际颠倒的人,刚开始显得很有善根,也接触佛法,皈依三宝了,后来遇到一些违缘障碍,就灰心、退步了,于是一点点也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轮回,不相信三宝,心里生起了邪知邪见,恶念越来越重。这种人,学佛修行也是有目的的。他没有达到目的,就开始怀疑,开始灰心退步,开始放弃一切了,然后诽谤佛法,造恶业。这种人也是业际颠倒,不能修持正法。

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意乐圆满我们就有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渐成时尚 医学院学生发现吃素不合理健康存隐忧

素食渐成时尚 医学院学生发现吃素不合理健康存隐忧

“我不吃肉”、“别帮我点荤菜”,眼看着同学餐盘里的荤腥日渐遁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营养系大二学生陈帆琢磨起一个问题:吃素到底对健康有什么影响? 刚过去的暑假里,陈帆和同学们就“上海市素餐厅就餐人群变...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少林僧徒为“子孙僧”怎讲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少林僧徒为“子孙僧”怎讲

少林僧徒为子孙僧怎讲师徒即父子这是少林寺僧徒之间关系的最有特点,也是少林寺僧徒关系同其他寺院僧徒关系的不同点。从元代以来,少林和尚都为子孙僧,就是在他们中间既有师徒关系,也称父子关系。在他们代代相传...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三十章 诸王子出家得度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三十章 诸王子出家得度

佛陀在故乡迦毗罗卫国,随缘方便地说几次佛法,这些菩提种子,逐渐地在人内心中发芽,跟随净饭大王左右的人,以及释迦族中佛陀的王弟等,都想披剃出家。净饭大王的心中,是欢喜,抑是悲哀,自己也不知道。他也想信...

佛经上为什么说业障重的人口味比较重?

佛经上为什么说业障重的人口味比较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净土法门法语:天台大师说,病有六种缘

净土法门法语:天台大师说,病有六种缘

天台大师给我们说,我们的病有六种缘,这讲道理,有六种缘。第一种是「四大不顺」,这四大是讲地水火风,我们中国人讲阴阳五行,讲这些气。四大不调,人身体就不舒服,就会长病。第二个「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这...

佛教故事:法音集:无常通信

佛教故事:法音集:无常通信

无常通信从前有一个富翁,终年为钱财忙碌,虽年近古稀,但从不念及有一日无常到来,好像无常与他不发生关系似的。一日,这位富翁,正在手把算盘,为钱计较的时候,忽然无疾而终。这位富翁死后,心有不服,遂在阎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