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百佛名经》,10年慢性咽炎好了。

转载:持《百佛名经》,10年慢性咽炎好了。

持《百佛名经》,10年慢性咽炎好了。

看到有同修因修持佛法,治愈了咽炎,末学也有感而发。

末学从7月28日发愿,七日内读诵《百佛名经》49遍。其实诵这49遍末学大概只用了

3天,头两天共读了7遍,之后接着的2、3天有事耽搁,没读。最后2天,都在20遍以

上,拼命地把49遍在定的期限内读完了。(末学只要一定期限精进,就会有杂七杂

八的事出来耽搁我的时间,然后临近期限时拼命补齐功课。)

8月3日完功,之后便每天临睡前读一遍经,然后“思念佛而眠”,就是把经里的佛

名在脑子里过一遍,有时还没过完,就睡着了。

读完49遍经之后这样过了两天的样子,开始是忽然发现自己晚上睡觉不害怕了,也

不用开灯了。(那段时间是和家人分房睡。)以前只要是自己一个人睡一间房的话

,要开着灯才睡得踏实。记得有一次和母亲在一间房睡,夜里起床上厕所,要故意

把母亲碰醒,有其他人醒着我才敢去上厕所。这是从身体变差的这几年里产生的症

状---胆小。

经中说:“若有一心受持读诵忆念不忘此佛名者。所生贪欲嗔恚愚痴诸怖畏等即得

除灭。未生贪欲嗔恚愚痴诸怖畏者能令不生。”

精进读诵《百佛名经》后,这是一个改变,胆子变大起来了。(从中医角度讲,应

该是肾气在恢复,因为肾主恐嘛!)

然后还发现自己年久以来的慢性咽炎好了。以前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在床头柜放个小

垃圾桶和一包纸巾,一晚上要吐1、20次痰,用纸巾包好丢垃圾桶。其实也算不上是

痰,就是老觉得喉咙里有东西想吐出来,吐了感觉还有,吞也吞不掉,吐出来的往

往就跟口水一样的。那种感觉很折磨人,特别是晚上,因为这种感觉导致睡不抻头

觉。末学这么多年就是这么熬过来的。也不知这一天天是怎么过来的,有时想想,

就跟人生一样,温水煮青蛙,不是急得要命的,都懒得治。

现在10多天过去了,上面说的麻烦事没有了,晚上除了上厕所,不会再因为要吐痰

醒来1、20次。这正应了经中所说:“十方世界大法-王 能拔众生烦恼刺 譬如药树除

众病。”

末学也曾多次精进修持其他法门,虽也有法喜充满的感应,但身体方面的改善这还是

最明显的第一次。末学觉得个人因缘不同,因人而异吧。

除了上面所说的两点改善外,另外有一个更让末学欢喜的事是,末学前几日开始精

进拜佛了。以前很少拜佛,除了每次读经之前的仪轨里的礼拜和有几天拜占察忏外

,几乎不拜佛。但在8月9日,末学竟发愿精进拜佛,同时那天还发愿精进放生,连

放了3天。因为还有其他诵经念咒的定课,觉得每天还要放生实在有些辛苦,遂改

为去菜市买菜的日子顺便放生,也就是3、4天一放。

精进修行完全没有刻意和勉强,感觉就像是水到渠成而该去做的事。末学在想,这

应该是一种机缘,让末学对念佛法门生起真正的信愿了,念十方现在诸佛令末学消

去了一些业障,才得以能够精进拜佛。以前不是不想精进拜佛,是感觉没有动力,

行动不起来,其实就是业障太重。

念一声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地藏经》云:“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

无量。何况多名。”

《百佛名经》在几部佛名经里算是很短的一部经,末学现在读一遍大概8分钟。

(转载注:如果只诵佛名号,才500多个字,约2遍心经的数量)

愿有缘同修也能精进修持这部经。

南无阿弥陀佛

————————————

【相关】积聚无边功德犹不及发菩提心,能发菩提心犹不及受持以下佛号!

fomen.huijia18.com/fo/nianfo/fohao/11424.html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常了一切空   无一法当情

常了一切空 无一法当情

常了一切空 无一法当情分陀利 唐朝无业禅师是一位道行与德望俱隆的高僧,唐宪宗皇帝曾多次诏请他进京说法,无业禅师都以年老多病为由,婉言谢绝。后来穆宗皇帝即位,命令两街僧录(唐宋时代掌理僧尼名籍、僧官补...

素排骨

素排骨

素排骨材料:藕一节豆腐皮四张干淀粉适量甜面酱-大勺白糖-大勺姜末老抽鸡精香醋白芝麻少许做法:1、将豆腐皮用冷水泡软后切成长条,藕去皮切成细条,再将豆腐皮卷在藕条上即成素排骨。2、锅放适量油五成热,卷...

剖腹产择吉日,孕妇必看!

剖腹产择吉日,孕妇必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很多孕妇都选择剖腹产,这个根据个人喜好来定,但是有些孕妇因为个人原因是不得已才选择的剖腹产,剖腹产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剖腹产择吉日,从命理上来说日子不可...

索达吉堪布:《心经》的殊胜加持

索达吉堪布:《心经》的殊胜加持

一些老修行、老出家人都知道,在遇到一些大的违缘,如地震、海啸等等时,大家都要念《心经》。藏传佛教中也有这样的传统,在出现一些违缘,特别是在每年藏历的12月29日,大家通常都要念《心经回遮仪轨》(在《...

佛教名词:【菩萨戒】-菩萨戒是什么

佛教名词:【菩萨戒】-菩萨戒是什么

菩萨戒 (佛教解释)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反之,小乘声闻所受持之戒律,称小乘声闻戒。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

因车祸而获大福报,拜佛为师的奇遇

因车祸而获大福报,拜佛为师的奇遇

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福与祸在一定因缘情况下会互相转换,坏事可能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能引发出坏结果。而我就从逆境中突袭,获得了难以想象的福报。事情还要从 2016 年 12 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