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五十二回

第五十二回

依法如实

「雁徒儿啊!你总会一而再地想起要帮小燕也不是偶然的,是你们两个的因缘在驱使。但是只管顺着因缘走,还不是最有智慧、最符合自然法则的。」

「什么才是最有智慧、最符合自然法则的呢?」

「依法如实!」

「依法如实?」

「对!依法如实。」

「『依法如实』,我梦中的阿明曾经依黄大师的教法悟过。我现在想起来还有些许概念,就是不违背法,看当下心上的效果,每一刹那皆要带来惠益,对吗?」

「那是对的,是一方面。但『依法如实』有无限的妙用,一个人只有到了佛的『一切知智』的阶段,才可能圆满『依法如实』。」

「啊!这几乎有无限的运用!」

「对!所有解脱轮回的大圣人,佛称之为『阿罗汉』的,必然已完全悟到『灭苦』的法,却没有完全悟完『度苦』的法,与度众生有关的善巧能力,及种种世间法。只有佛才彻底掌握理解世间所有的因缘,有能力为一切所可能为的事。只有佛才有完全如实的能力,原因就在此。」

「那我现在想用最新的体会与能力去教小燕不算『依法如实』吗?」

「那你必须明白,你现在这么做能否为小燕带来真惠?」

「真惠?」

「真正的惠益。」

「我觉得我对她完全没有私心,没有占有心,只是一片真心要为她好。难道那还不能带来真正的惠益,还达不到『依法如实』?」

「因为你还不知道一些你和她之间的相关因缘,也无法知道与这因缘所有相关的自然法则,所以始终无法『依法如实』。知道,才可能契真理、契时机;不知道,就很难办到了。办到也只是巧合,不是了了分明、充份明白其中的运作原理。」

「但刚才师父说我只管顺着因缘走,那顺着因缘走还有什么不依法的地方呢?」

「顺着因缘走,不一定就能依法。如果那因缘是依法的,顺着因缘走,一般上也就自然依法。但如果那因缘是『违法』的,顺着因缘走只有又再犯错了。」

「啊!还有『违法的因缘』?」

「对。就像你那梦中的恶夜叉,他只是顺着仇恨与离间的因缘走,便又再造恶,结果便堕入了地狱。」

「但那只是梦啊!」

蒙卡勒大师微微地笑了笑,不答。他深深地看了雁儿一眼,眼神中闪过一道智慧之光,那么深,又那么纯朴。

「师父竟然知道我的梦!」突然他想起他还未对大师说起这个梦!

大师又微微笑了笑。

「那么,那恶夜叉会有什么选择呢?他好像控制不了自己的选择。」雁儿看大师不说明什么,也不澄清什么,便与大师以梦论梦起来。

「当无名菩萨提醒恶夜叉关于因果的时候,如果他能受劝受法,不固执,不决心宁可两败俱伤、宁可下地狱,便有了法的承担力,便不会被阿明的恶业与自己的仇恨牵动,恶的循环便得以中止。」

「但如果他不做那番离间,阿明离间的业又怎么能消呢?好像总要有人来做坏事是的。」

「业总会有它的出路,要出苦海的人,不必为了别人的业怎么消而烦恼,应该只看自己当下身口意如何不再造新的恶业。牛不被杀,若杀业成熟,走在悬崖边也可能摔下来。阿明在『法』的保护罩里,恶夜叉虽未能做什么,当时他也被自己的业报压得心头不舒服,所以不能好好受法,自己也会莫名地选择离开最能帮到自己的黄大师,这不就是业的离间吗?没有外缘帮它成熟,它还不是又成熟了?恶夜叉的恶心所为,也只有害死自己而已!」

「啊,我明白了!原来那个梦有那么多的启示!」

大师又微微地笑了笑,仿佛一切都在他的度量之中。太不可思议了。

(待续)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冲动离婚后如何挽回婚姻

冲动离婚后如何挽回婚姻

很多年轻的男女因为一时冲动在一起领证结婚,之后又因为一时冲动而离婚,把婚姻当成是儿戏,过后想要挽回的时候追悔莫及。那么冲动离婚后如何挽回婚姻呢?其实还是有办法的,只要双方还有感情,一切都好说。1、学...

索达吉堪布:修行过程中,如何激励自己的信心并精进修行?

索达吉堪布:修行过程中,如何激励自己的信心并精进修行?

索达吉堪布:修行过程中,如何激励自己的信心并精进修行? 问:修行过程中,如何激励自己的信心并精进修行?索达吉堪布答:一是若值遇恶缘则能生起万法无常之心,从而削弱对诸法的执著心,我们不难发现依恶缘的激...

怎样才算一个素食主义者?

怎样才算一个素食主义者?

素食主义是一种饮食文化,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称为素食主义者。素食主义者有很多种,如自由式(偶尔犯规也没关系)和苦行式(严格遵守,蛋、奶、黄油、奶酪也绝不吃)等等。而成为素食主义者的原因有两种:1.宗...

明师难遇,佛法难求,且行且珍惜

明师难遇,佛法难求,且行且珍惜

学道之识依师导故,为人师表德识照或,学者奋修诸识而积其品,终可至学于渊,是为人道之学道也。——《第三世多杰羌佛说世法哲言》佛陀的这一条《世法哲言》大意是说:在学习的道路上,所获得的知识的多与少、深或...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的经过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的经过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立时间更甚与其他的两个宗教,从创立之初至今已经有了大约两千多年。佛教的创始人是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被后世所尊称的释迦摩尼。那么,释迦摩尼是如...

佛教故事:佛化生活:孝亲尊师故事-至情篇

佛教故事:佛化生活:孝亲尊师故事-至情篇

至情篇一、亲与子之间家庭中最重要的分子是亲与子,夫与妇。亲与子的成因,是由于血统的结合。所以亲与子之间,有一种自然的爱。这种爱在亲的一方面叫做慈;在子的一方面叫做孝。父母对待子女应该竭力爱护,并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