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启蒙:第二十八课、译经与求法

第二十八课 译经与求法

佛经的原本,是用印度的文字写的;所以佛教传到中国,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译经。

从东汉明帝时,翻译《四十二章经 》开始;接着,如西晋时的竺法护 (译经 三百多卷),东晋的鸠摩罗什(译 了三百多卷),陈代的真谛(译了三百多卷),唐朝的玄奘(译了一千三百多卷),都有着惊人的译经 成绩。

译场里,集合了全国有学问的高僧。他们都集中全副精神 ,穷年累月,字斟句酌地在译经 ,态度非常严肃认真。所以译出的佛经,意义正确,文字优美,大家都喜欢读诵、研究。

初期译经 的,都是外国高僧,因为语言文字的隔膜,不能完全表达佛经的真义。於是中国的许多高僧,便发愤立志,亲自到印度去取经,然后带回来翻译宣传。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国求法的,是三国时候的朱士行,他到于阗国(现在新疆省的于阗县,还没有到印度),得了《大品般若经》九十章,寄回翻译。又有法显法师,在东晋时,从西域陆路 ,步行六年,才到印度,抄写了许多佛经,从锡兰乘船回国。途中遇着风浪,在大海中漂流了九十天,才漂到山东半岛上岸。从出国到回来,已经十五年了。最有名的,是唐朝的玄奘法师,他因为感到当时的佛经不完备,立志要到印度去研究。自己一个人,冒犯政府的法令,偷偷出国;途中经过许多危险,才到了印度,在国外十七年,造就了最好的学绩。一次,在全印度的大辩论会中,表现 了无敌的学识,没有休息过,直到去世前的一月才停笔。他一共翻译 了一千三百多卷佛经,是古今留学生中间,成绩最好的一个。

像这样的求法者,前后七八百年间,有过将近二百个人。他们为了要到印度去求佛经,把生死置之度外:通过几千里长的大沙漠;翻过几万丈高的大雪山。多少人在路上饿死冻死病死,但是前仆后继的,大家还是勇往直前,毫不畏缩。这种牺 牲 一切以求真理的精神 ,实在太伟大了!

问答

1。佛教到中国的第一件重要事情是什么?为什么这件事情那么重要?

2。试列举出几译经的代表者。

3。译经者的态度是怎样的?

4。试述中国译经的起讫期间,译者的人数,所译佛经的卷数?

5。中国大德 为什么原因要到印度求法?

6。第一个出国求法的是谁?什么时代人?成绩如何?

7。合起书本,简单口述法显与玄奘二人求法的经过。

8。求法者有着什么样的精神?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最好的风景

最好的风景

多年未曾联系的大学同学,一日突然路过我的小城,跑来见我。同学来自大都市,那里有直通云霄的摩天大楼,有鲜亮明艳的明艳的佳人和轿车,有精致的咖啡厅音乐吧,时尚的风吹啊吹啊,吹开一城的芳华,更兼有若干的景...

法印经

法印经

法印经 (天竺名阿遮昙摩文图)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尔时佛在舍卫国。与苾刍众俱。是时佛告苾刍众言。汝等当知。有圣法印。我今为汝分别演说。汝等应起清净知见。谛听谛受。如善作...

门口挂镜子能辟邪吗?求签问卦准不准?

门口挂镜子能辟邪吗?求签问卦准不准?

提起因果报应,很多人会认为是封建迷信,是不科学的,也不以求实的态度去验证,而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名副其实的封建迷信活动,却轻易被迷惑,深信不疑。就拿门口挂镜子这种事儿说吧。门口挂镜子的人家很多。有一...

达真堪布:肚子里有蛔虫,吃打虫药是杀生吗

达真堪布:肚子里有蛔虫,吃打虫药是杀生吗

达真堪布:肚子里有蛔虫,吃打虫药是杀生吗答:如果你这样考虑的话,我们连路都不能走了,走路无意当中也会杀生。必须有杀生的动机,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杀业。主要是自己没有杀生动机就可以了。若是为了杀生而吃药...

顿宇:行愿大千——记当代宗门耆宿上印下空长老尼

顿宇:行愿大千——记当代宗门耆宿上印下空长老尼

顿宇:行愿大千——记当代宗门耆宿上印下空长老尼 行愿大千——记当代宗门耆宿上印下空长老尼文/顿宇【作者按】一日,跟明尧老师谈起家师的开示,老师遂要求学人写一篇介绍家师的文章,并说:“很久就想有一篇介...

第九卷 第二章 五不还天、无色界天

第九卷 第二章 五不还天、无色界天

第九卷 第二章 五不还天、无色界天《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于下界中九品习气俱时灭尽。苦乐双亡下无卜居。故于舍心众同分中安立居处。阿难苦乐两灭鬥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机括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