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很多人以为,素食就是指不吃肉,只吃植物性食物。这虽然也是素食的基本定义,但是素食者还有不同看法。

  一,素食是一个“修心”的过程

  素食者并非单纯是不吃肉,素食者选择食物的目的,除了有考虑不杀生的原因外,终极的目标是“修心”。

  就好像驾车那样,一开始学习驾驶的人会问:如何开车?刹车?拐弯?车子坏了怎么办?……但是,当一个人学会驾车了,这些事情都不再考虑了,就会转而开始真正驾车的目的:节省时间到达目的地?为了谋生赚钱送货载客?为了驾驶郊游乐趣?……

  谈素食,初尝素食的人都会很关注素食的问题,例如:怎么吃啊?吃甚么啊?如何吃得健康啊?……当这些基本问题都解决了之后,学会怎么素食了,这些事情就不在考虑之列,转而到真正开始素食的目的——“修心”。

  很简单吧,选择“不吃肉”的想法,本身已经是对内心的一种挑战了,戒除吃肉就是解除“心瘾”,这种心瘾某种程度就是指,一种长期的心烦意乱、内心不平静,也是长期吃肉所导致的一种身心状态。

  进一步看,不吃肉以后,不代表内心就一定平静。

  人的内心还是会受到七情六欲、外在环境变化所影响,但因为素食者平素内心经常保持平静,容易察觉到外在影响,不会情欲被带走了而不自知,寻找各种方法让自己变得更加平稳。

  因此在食物的选择上,让自己心烦昏沉的食物,都尽量避免。

  在典籍中,有不少记载说当时每于求道、求学,或者祭祀的时候,都主张斋戒。

  如《南华真经》说:“颜回问道于孔子,

  孔子曰:汝斋戒,吾将语汝。

  顔回曰:回居贫,唯不饮酒,不茹荤久矣。

  孔子曰:是祭祝之斋,非心斋也。”

  而在这段话里面,孔子更指出了一个观点叫“心斋”,就是说不吃肉喝酒只是“祭祝之斋”而已,更重要的是“心斋”,就是指内心的洁净、安宁了,有这种心态,才容易学好大道。

  由此可见,提倡“素食”的概念比“吃斋”更深一层,素食并非单纯的禁忌、受戒,而是希望在调整饮食的过程中,让自己内心清净。

  二,素食是为了“身心合一”

  透过饮食改变影响身心,这就告诉了人们,饮食并非单纯为了身体需要了。

  人们在吃饭的问题上,比较多考虑是否足够营养?是否能让身体健康?

  如何吃能帮助治病养生?

  这些想法,对于素食来说还未到一个最高层次——饮食对人内心的直接影响。西方有一句话说:“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人会被食物的性质影响自己的性格。

  其实中国传统也有这种观点,就好像笔者在《评素食之六:中医如何看素食?》一文中,指出《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吃肉的人的性格放纵、骄傲、刚烈,正好反映了吃肉对人性情的影响。

  肉食之中含有“尸毒”,除了是对人体健康不良的毒素外,更指动物在被杀之时的愤怒、痛苦、恐惧的情绪,人类吃下以后,也会被这些情绪所影响。因此所谓“荤食”,为何让人头脑昏沉,就是指这些食物本身的特性不好了。

  素食改变人内心,倒过来说,决定素食已经是内心的转变。一个人要从非素食而改变为素食,本身已经是心先变了,立志转变自己,之后才决定在饮食上改变。而在饮食改变之后,内心又逐步随着身体洁净而变化,互为因果。

  素食并非单纯一种饮食习惯,而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态度、人生观念,代表了前卫的绿色思想,亦是回归传统的饮食方法,是通过饮食修行,让自己身心合一,甚至与自然共融。

  这也是素食者容易快乐的原因,真正的快乐并非来自欲望的满足,而是当自己内心平静、身心调和、欲求减少,这种祥和美满的状态,正是持久快乐的源泉。

  这些年来,仍不断有人问:你为什么吃素啊?现在的回答越来越简单了:

  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喜欢吃吧。

  要找原因的话,可以说上一大堆,但是又好像没有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其实是什么原因,已经不重要了。

  就好像有人喜欢画画,开始的时候可能是有某种机缘让他开始去学,但是当他画了几十年后,哪个开始的原因,已经不重要了。喜欢的就去做吧,随心所欲,率性而为,这样的人生不是很快活嘛?

  三,素食是情志养生

  素食调养情志的益处,对非素食者来说是很难体会的。

  我吃素多年,到后来才逐渐感受得到这个益处,是一开始所没有想过的。

  我可以用一个比喻,就好像你上了一辆充满塑料气味的旅游车上,一开始觉得不适应,但是过一会就习惯了,不觉得它的存在。

  实际上,我们大部份凡夫俗子,头脑天天充满思虑,杂念自己跳出来控制不住,可是我们都没有察觉这些念头,随波逐流的跟着杂念走。

  吃素之后,由于没有了“荤”的烦,内心逐渐变得平静,于是就容易察觉自己的杂念了。

  吃素的人能够做到“我行我素”,顺心而行,不拘束于世俗的看法,而独行己路又不害怕。

  不是这样嘛,素食者在现代的社会中还是占少数,但是他们仍然能够坚持吃素,就知道他们具有强大的内心,足以抵抗诱惑、舆论等外在的影响。

  这就是“逆流而上”,“不随波逐流”了,假如一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杂念,内心完全能够收到控制,那样也必然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达致“心想事成”,想甚么就做什麽的表里合一状态,能够如此顺心而行,不正是人生的最高层次嘛?

日行一善 功德人生

点我:
标签: 素食文化

相关文章

常吃猕猴桃有什么好处?这两大好处得知道

常吃猕猴桃有什么好处?这两大好处得知道

水果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是人们每天都在食用的食物。而在众多水...

虎皮尖椒的做法

虎皮尖椒的做法

食材:   6个尖椒、3瓣蒜 调料:   生抽、老抽、素耗油、食盐、白糖、淀粉 做法:   1、将尖椒洗净后去籽备用。   2、将蒜切成末备用。   3、准备一个空碗,依次加入2勺生抽、半勺...

焚香之外亦可品生香

焚香之外亦可品生香

古人云:斗室之中自有生香之外,无一日可不焚香,何谓生香?如梅兰,牡丹、芍药、莲、茉莉、桂、簷蔔、菊、水仙、瑞香诸花盛开时,或折枝、或连盆盎移入室,及香橼、佛手柑、木瓜等成熟时满堆古窑盘中,供之做右,则...

面相与心态健康有关

面相与心态健康有关

  人的面相,与心态及健康状态有关:  心情愉快,性格开朗,身体健康,虽老,而面相年轻;  心情不畅,性格内相,体弱多病,虽少,而面相显老。  近期《英国医学杂志》刊文,报道了丹麦科学家的研究成果:面...

青椒土豆条的做法

青椒土豆条的做法

食材:   3根青椒、2个土豆、3瓣蒜、5个干辣椒 调料:   食用油、生抽、食盐、黑胡椒粉 做法:   1、将土豆去皮,接着切成条放入清水中搓洗掉表面的淀粉,清洗干净后控干水分放盘中备用。...

汉代鸭形熏炉

汉代鸭形熏炉

鸭形熏炉馆藏地点:平朔考古队所属年代:西汉晚期尺   寸:高15.8厘米,长18.6厘米鸭形熏炉 • 凡朴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