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无法包涵别人时,看看这个故事

早年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讲故事。这个小和尚对自己的头脑、学问、聪明还算比较自信。聪明人当然愿意和聪明人交流,那确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而碰到学识浅薄、思维纷乱、措辞缠夹不清的师兄师弟,往往会气急废弛,大发性格,经常把一句:“你怎么还不明白?你猪脑袋啊”挂在嘴边。师父为此批评了他很多次,他嘴上承认缺点,但一碰到类似情况,仍然忍不住要发性格。可是有一天,一次上山打柴的经历让他改变了看法。

这一天柴打得特别多,他的心情也很好。回去的路上他累了,就放下柴担到溪水边喝点水,洗一把脸。这时“小强”来了。小强是山里的一只小猴,经常来这边玩,也经常碰着上山打柴的小和尚。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好同伙。小和尚洗完想要拿汗巾擦脸,却发明汗巾还挂在那边的柴担上,他也确实是很累了,于是就指着柴担,示意让小强替他去拿汗巾。

小强跑以前,从柴担上抽了一支木柴,给小和尚拿了过来。小和尚认为很有趣,又让小强去拿,并用手比划呈方形,嘴里说着:“汗巾、汗巾”。小强又去,拿回来的照样木柴。小和尚笑得更高兴了,此次他拿一块石头丢以前,正好丢到汗巾上,然后指给小强“看到了吧?拿那个汗巾”。小强再去,拿回来的照样木柴,而且照样一幅趾高气扬的神色,似乎在说“你看,我多能干!”看着小强一幅沾沾自喜的样子,小和尚笑得前仰后合。

回来今后,小和尚把这件有趣的事告诉了住持。于是住持问他:“你跟师弟们讲事理,他们听不明白,你就会发性格。可是小强听不明白,你为什么反而认为有趣?”小和尚一愣,回答说:“小强听不懂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是猴。可师弟他们是人,他们不应该听不懂我说的事理。”

住持说:“应该?什么又叫做应该呢?首先每小我生成的悟性不合,悟性好的人,并不是他的功劳;悟性差的人,也不是他的错误。就算是悟性相同的,后天所处的情况又不一样。出生在书香门第的人,并不是他的功劳;出生在走卒屠户的人,也不是他的错误。就算是情况一样的,能碰到的师父又不一样。碰到一灯和尚的,未必是他的功劳;碰到酒肉和尚的,未必是他的错误。人与人有这样大的差异,你凭什么就能说谁‘应该能’怎么样呢?”

小和尚听到这里,垂头不措辞了。住持接着说:“更何况,天道无常,人世无常。今天他比你差,你可以看不起他,明天他若比你强了呢?那时刻他再来看不起你,你心里感触感染却又若何?”

小和尚忸捏的说:“师父,我知道我的错了。”住持却摇头道:“不,其实你最大的错,却并不在于此。”小和尚睁大了双眼问:“那我的错在哪里呢?”

住持说:“错在你没有学着用佛的眼睛去看,用佛的心去想。”小和尚溘然认为,自己似乎就方法会到一些什么器械了,于是急速磕头说:“和尚慈悲,求师父教我!”

住持微笑道:“你仔细想一想,同样是不能理解你的意思,为什么你对师弟就会发怒,对小强就会开怀大笑?他们是相同的,而变更的是你自己。所以问题并不出在他们身上,而出在你身上。你纰谬小强发怒,是因为你是人,他是猴,你比他的聪明高得多,是以你就可以包涵他的缺点。而你师弟他们是人,你也是人,你的聪明跟他们是同一个档次,是以就包涵不了他们的缺点。假如是佛呢?佛看到你师弟们的缺点,他会发怒吗?他当然不会,因为佛的聪明可以包涵一切。”

“你最大的缺点就在于,没有试着用佛的眼光去观察世人,用佛的慈悲去怜悯世人,用佛的聪明去包涵世人。”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挂号立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明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经由过程邮件xuhua@xuefo.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急速删除。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46.一把申恕波树叶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46.一把申恕波树叶

46.一把申恕波树叶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毗舍离的大林精舍、和舍卫城的祗园精舍、都成了很活跃的修行和学道中心。摩揭陀、憍萨罗和邻近的地区,都陆续设立了修道中心。穿着橘黄衲衣的比丘,到处都可以见到。在佛陀...

八字测几段婚姻 容易二婚的人都逃不过这样的八字色彩

八字测几段婚姻 容易二婚的人都逃不过这样的八字色彩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结婚之后自然是希望能够白头偕老,但是现在的婚姻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而有些人的命格就是天生容易婚姻不幸的,通过八字测几段婚姻可以看出一个人这辈子有几段婚姻,而容易二婚的人都逃不过这...

末法时期,很少有人能称念此佛号!世尊时说:若不曾闻此佛名,现在尚不成佛。

末法时期,很少有人能称念此佛号!世尊时说:若不曾闻此佛名,现在尚不成佛。

复次舍利弗。南方去此度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曰真珠。其国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日月灯明如来名者。持讽诵念欢喜踊跃。至心信乐而无有疑...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2)(《大经解》讲授)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2)(《大经解》讲授)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2)(《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2(第二品) "善能分别众生语言"。菩萨在说法的时候,让大家都能听到他们所能理解的语言,这就是善能分别众生的语言,那么这更是善能分别...

一日禅:你的内心充满欢喜,你才能把欢喜带;给别人

一日禅:你的内心充满欢喜,你才能把欢喜带;给别人

一·日·禅:你的内心充满欢喜,你才能把欢喜带给别人你的内心充满欢喜,你才能把欢喜带给别人;你的内心蕴藏着慈悲,你才能把慈悲带给别人。自己有财,才能舍财;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贪嗔愚痴,他...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4.毘多输柯之死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4.毘多输柯之死

毘多输柯之死阿育王的好友毘多输柯,有一次前往一个偏远的地方,回国后发现自己生病了。随着病情不断加重,他的头上竟长出了许多脓疮。阿育王听说后,马上派医生帮毘多输柯治疗。医生认为要让他恢复体力、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