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摄化众生的四个方法-四摄法

 佛教四摄法,是菩萨在众生中摄化众生的方法,目的是争取并引导众生学佛修习正法,完善善根,走上幸福圆满的大道。

其内容是:第一:布施;第二:爱语;第三:利行;第四:同事,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必须广学多闻。

1、布施摄:分为财施、法施及无畏施,施予一切众生,宣扬佛法,免除众生之怖畏,令其无惧。“四摄法”中的“布施”与六度之中的 “布施”,是有差别的。前者是以小恩小惠加深与众生的感情,而后者是纯粹的布施,讲究“三轮体空”之境。通过给对方布施一些小财或者小恩,使对方对你产生一定的感情,这是布施摄的目的。有了感情之后,你再去介绍佛法给对方,对方就容易接受。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就匆忙的去给对方介绍佛法,往往是收效甚微的,有时候甚至产生反效果。

2、爱语摄:即是温和柔软、欢喜赞叹的话语,与众生结善缘。爱语摄之中的爱语,并不是说给对方讲他爱听的语言。此处的“爱语”,是指柔和的、有摄受力的爱护之语。你说出的语言,既有一定的智慧,更充满了慈爱之心,这样对方就很容易接受。因为你的慈爱之心,对方其实都是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的。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是很有力量的;就如吸铁石一般,可以紧紧将对方吸引住。

3、利行摄,积极修利他之行,得到众生之尊敬与信赖,使更多人欢喜信受佛法。利行摄之中的“利”就是“利益”之意,要让对方看到学习佛法是有利益的。世间的凡夫对于利益是看得很重的,可以说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奔着利益进行的。因此菩萨要度他,就必须先适应其根性,要让他看到学佛法是有真实利益的。这个利益,有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当他渐渐深入,对于佛法信而不疑之时,就可以宣讲更高层次的佛法精髓。  

4、同事摄,与众生同行所好之事,以此方便因缘循循善诱,令众生同法益,趣入道果。上述的三个摄法,相对容易做,大家都可以去实践。但是第四个摄法“同事摄”,就有一定的难度了。所谓的“同事”,就是顺着所度之人的脾性,跟着他做他喜欢做的事。譬如有人喜欢唱歌,你随他唱歌,你唱得比他更好,他对你佩服了,你就能以此引导他去学佛法,他就不会有什么疑虑。以“同事摄”去摄受众生,需要很强的定力。若是自己定力不足,不但度不了所度之人,反而被他度去了,这就是笑话了。

四摄法”就是佛门接引众生的四个法门。若能善用“四摄法”,对于弘扬正法,将大有裨益。其实从古至今,对于对佛法不了解之人,许多高僧大德起初都是以“四摄法”去亲近他们,使他们深信之后,再宣讲佛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最大的快乐佛陀对那四个新出家的弟子说:「那位普安国王就是我的前身,而四个国王就是你们四人的前身。你们前世已经讨论过相同的问题,怎么现在还不懂呢?」四个新弟子听了佛陀的话,感到很惭愧,同时心中的疑...

释门法戒录:称名十万 甘露灌顶 (宋 契嵩)

释门法戒录:称名十万 甘露灌顶 (宋 契嵩)

称名十万 甘露灌顶 (宋 契嵩)宋朝释契嵩,号潜子。头上顶着观音像,口中念菩萨圣号,每天念十万声。亲见观音菩萨用甘露灌他的顶,从此他对世间的经书章句,不学便懂得。著作有《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

戒邪淫故事:正风励俗

戒邪淫故事:正风励俗

正风励俗明末清初的时候,人民流离失所,备受匪乱之苦。陕西省袁公,为避闯匪之祸,被迫离乡背井,以致妻离子散,只身流亡到江南。袁公定居江南以后,生活渐渐安定,由于儿子已在流亡途中散失,急欲娶妻生子,因此...

香、灯、烛、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香、灯、烛、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香、灯、烛、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寺院本来就是教学的场所,是专门研究从国外引进的佛学经典著作并实施佛学教育的。因此,寺院里几乎没有一样不可以用作教学,就是那些供具也有它的教育意...

楞严咒之五大心咒

楞严咒之五大心咒

一.叱陀你断他咒术破罗网解除横死消灾障救拔一切冤苦业清净光明更吉祥天魔外道和一切妖魔鬼怪也有他们自己的咒术,可是你一诵这个咒,就能破他们的邪咒。所以说「断他咒术破罗网」,破魔的罗网,破魔王一切的神通...

素食族不容错过哦 鸿运状元斋的做法

素食族不容错过哦 鸿运状元斋的做法

素食族不容错过哦 鸿运状元斋的做法主料:玉米笋50克 口蘑50克 草菇50克 香菇50克辅料:银耳10克 竹笋5克 芦笋5克 淀粉3克 竹荪5克调料:食盐3克 生抽20克 蚝油15克 香油3克 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