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历知多少?

​  按照目前世界上所统一的佛诞时间,佛诞生于距今2557年,中国历史记载则是诞生于周昭王24年,距今3040年,到底哪一个正确,历史学家及佛教界无从考证。

下面将网上搜来的有关内容附上,供大家参考。

一、中国历史记载

据《周书异记》说,佛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北齐时法上法师也如是说(《历代三宝记》卷一谓法上引《穆天子别传》而说)。

《周书异记》云: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水并皆溢出,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其夜五色光气,入贯太微,遍于西方,尽作青红色。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曰:“是何祥也?”苏由对曰:“有大圣人生在西方,故现此瑞。……一千年外,声教被及彼土。”昭王即遣人镌石记之,埋在南郊天祠前。……穆王即位,三十二年,见西方数有光气,先闻苏由所记,知西方有圣人处世。……穆王五十二年壬申岁二月十五日平旦,暴风忽起,发损人舍,伤折树木,山川大地,皆悉震动。午后天阴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过,连夜不灭。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扈多对曰:“西方有大圣人灭度,衰相现耳”。

这样,佛生于周昭之世,灭于周穆之世的传说,也就成为一千多年来汉地遵信的说法。公元1913年和1923年时,我国佛教界还曾隆重举行过佛诞2940年和2950年的纪念法会。乃至于今,汉地有的丛林大刹仍然沿习信奉此说。惟此说既为汉地许多佛教徒所遵奉,已经约定俗成。

二、世界佛教大会确认

1950年成立的世界佛教联谊会(简称“世佛联”)在缅甸召开第三届大会时,通过以公元前544年为佛入灭之年,即是根据斯里兰卡、缅甸所传者(具体大家可以上网搜一下,很多)。根据这一决议,1956年在印度隆重举行了佛入灭二千五百年的国际纪念法会,我们新中国也派团参加,中国佛教协会刊物《现代佛学》发行了纪念专号。由于这是国际性的约定,具有普遍的影响力,现代佛教界及其出版物,几乎皆用这一佛历纪年。

三、虚云老和尚谈佛历

“他们对浴佛节也有不同说法,不承认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我凭《法本内传》及摩腾法师对明帝曰:佛以甲寅之岁四月八日生,此当周昭王二十四年。魏书沙门昙谟最曰:佛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灭。这样年月,多少朝代都遵奉不改。周昭王甲寅到现今已二九八二年了,现在他们要改为二五零二年。本来孔子、老子生在佛后,今他把孔老摆在佛先。我当时在大会上和他们争论,戒律、年号、汉服不准毁。”

(编者注:此年号为佛历,计算方法为佛历减去1027年即西元年历。如虚云老和尚当时为佛历二九八二,即西元一九五五年。)

把佛法传入中国的印度摩腾、竺法兰二尊者,去佛灭的年代还不远。当时白马寺东,夜有异光,摩腾指出为阿育王藏佛舍利之处,明帝建塔其上。佛道角试优劣,摩腾踊身虚空,广现神变,法兰出大法音,宣明佛法。二尊者的智慧神通难道说不清年月?后来的高僧,如罗什、法显、玄奘、道宣,虽有几种传说,也没有确定改变。及至民国二年,章太炎等居士在北京法源寺召开无遮大会,讨论佛的纪念日,议决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

中国历代高僧大德皆以中国汉传佛历纪年。

四、佛历计算方法

1、汉传佛历:

3040年【2013年+1027年(周昭王二十四年)】

2、南传佛历:

佛诞前2556年【2013+(623-80)543年(4月8日前)】

佛诞后2557年【2013+(623-80)543年(4月8日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宣化上人:你若能明白,任何法都是妙法,你若没明白呢?

宣化上人:你若能明白,任何法都是妙法,你若没明白呢?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经前悬谈◎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再讲“佛法妙”。什么是佛法?什么又不是佛法?你也讲一讲...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六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六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四十六集) 尊敬的法师,尊敬的王神父,各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今天很难得,有一位天主教的神父来听经,欢迎王神父。王神父他现在也是想学《无量寿经》。我跟他说,因为他很想弘扬《...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33)“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33)“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佛陀在二千多年以前尚能采用众生所能接受的方式来讲经说法,更何况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个科技,信息与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

素食者如何避免气虚和体寒?

素食者如何避免气虚和体寒?

素食者约有七成左右体质偏寒、长期吃素,由于营养摄取容易失衡,体质往往偏虚,看到这些字句,除了惊耸,但真的了解其中的意义吗? 1首先先谈谈,气、血是什么? 气血是中医学的基础,是人...

13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13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依比丘戒及比丘尼戒而言,若以十方信施所供的常住物品,私自馈赠、取用,不论对象是谁、理由如何,均犯偷盗戒,而且是偷了十方僧物,至少也是现前僧物。所谓十方僧物,是属于十方所有、...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李靖谢罪的故事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李靖谢罪的故事

李靖谢罪的故事唐朝雁门关太守李靖,最初在京城的时候,颇知道对出家人尊敬礼遇,因为僧宝功德巍巍,是代佛宣说佛法,滋润众生精神食粮的啊!「我要敬事僧宝,绝不动摇心志!」他内心中想着,事实上他也做到了。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