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28」“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再分享一篇(补过去漏掉的)!佛陀认为,供灯之人,福慧端庄相貌,内心柔软。供灯修行之人多温润柔软,悦耳美妙人所爱乐。只要如理如法地供灯,能得到圆满的智慧,能照亮整个世界,遣除整个世界的无明黑暗。今生供灯将来转生为人时,不会转生为盲人,眼睛没有疾病,能够得到完整的容颜,健康的身体。很多人对点灯的功德认识浅薄,甚至觉得点灯没有什么作用,只是照亮佛堂而已。只有出现障碍后,就常点灯,同时颂《地藏经》,等感受到了加持力后,才会对点灯有了信心。众生因为业力不同,对外界环境的感受也不同。比如人在空气可以生存,在水里就淹死了,可是鱼刚好相反。这是可见的众生世界,那不可见的众生世界呢。比如说鬼道的众生。我们白天,感觉热,但是鬼道众生因为业力,感觉白天很寒冷。在地狱中,乃至地府中,都是阴暗的,没有光明的,也是鬼道众生业力感召。那太阳光和月亮都照不亮地府。只有佛光,才能照亮。在白天点灯和晚上点灯,对鬼道众生都是一样的加持力。……众生业力不同,感受的环境也不同。一碗水,在菩萨看来,是琉璃世界,在天人看来,是甘露,在人在看是水,在鱼看来,是生存的环境,在鬼道众生看来,是脓血,在地狱道众生看来,是铜浆铁汁。为什么不同,就是业力不同,色身也不同。天人、人、鬼、地狱道的众生,因为色身不同的缘故,感召到的环境也不同。再比如可见的,报纸报道,有一种病人,不敢晒太阳,一晒就马上全身流血点。所以他一辈子都躲在黑暗中,甚至头都包的紧紧的,只露出眼睛。这就是业力导致的。我们无法想象怕阳光的人,就像无法想象一碗水在鬼道看来竟然是脓血一样可怕。所以,只有靠佛的真实语言。一切众生都害怕黑暗,鬼道众生也是如此。佛经说,日月威光所不能及的地方,那要怎么办?只有靠佛光,靠地藏菩萨手上明珠的光芒。点灯,通过地藏菩萨加持力,可以点亮地府。我们的宇宙空间,是多元的,多层次的。鬼神是第一个维次空间,天人也是另一个,佛菩萨是更高维次空间的。彼此空间不同,频率不同,不会互相干扰。因为频率不同,感知的外在环境也不同。按佛法来说,就是业力不同。众生的眼耳鼻舌身意不同,接受的外在环境也不同。在《药师经》中,讲到生病的人,要点49盏灯在佛前,这个灯可以指引他的神识的走向。尤其是人在往生后的49天内,都要点灯,是给中阴身一个方向。告知他他往善道去投胎。这也是点灯的不可思议的功德。也许在人间看到的是一盏灯,但通过佛菩萨加持力,在地狱中,或者在地府里,可能就是指路到善道的灯了。……今天分享到这里,明天继续和大家分享!●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敬请关注药师坛城网站www.yaoshitancheng.com【<温馨提示:猴年365天2016药师禅文化传播年是从农历的大年初一开始>】

“坛城”顾名思义即佛的殿堂。

药师坛城则是药师佛文化的信仰中心和药师法门以及“药师禅”的修持圣地,具有圣地胜境的殊胜加持力“道场”。

回向:此福愿得一切智,催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涛涌,愿度有海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遍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供成佛道。回向给法界有情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

星光“义工”温馨提示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每天法施”分享,只要大家“坚持”看一年的“药师法门”分享,大家就能明白药师法门和药师禅。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法门(药师禅)“法施”时应遵守戒律,对佛法不具信、未成熟的“众生”不行法施,否则失去对佛法的尊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命理风水有道理吗?

命理风水有道理吗?

末法时期,乱象纷呈,特别是那些附佛外道,打着佛教旗号、披上佛教的外衣妖言惑众。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他人蛊惑,步入歧途而不自知。我有一位名叫余杷的同学,就遇到过这种人,并深受其害。有一天,余杷听说我学佛了...

老饲养员

老饲养员

老饲养员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去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不了。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新去的饲养员...

地藏菩萨感应录:尘劫重重始学佛,释愁离苦终不虚

地藏菩萨感应录:尘劫重重始学佛,释愁离苦终不虚

【广东深圳】梵小音2008-2-6早年,未接触到佛法时,我是身病心病俱重的人,严重的关节炎一直折腾着我,经常去医院,西医中医都看遍了。可是只要天气一变,我就全身肿痛,有时刷牙连牙刷也没法握紧。还有胃...

佛教故事:护生故事:青蛙报恩

佛教故事:护生故事:青蛙报恩

青蛙报恩二00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家住长春市的邵洁乘公共汽车来到吉林省辉南县蛟河口兴隆乡的舅舅家给姥姥过生日。生日宴会结束时已快到中午十二点。邵洁见外面阳光明媚,景色宜人,於是她决定到村边转转,饱览一...

对父母的孝顺和忍辱行

对父母的孝顺和忍辱行

选自《六度集经》卷第五之〈四三〉从前有一位菩萨单名叫作睒〔注:音「闪」〕,他常怀着广大的慈心,普遍润泽一切众生,更以大悲心怜悯那些愚痴无智不知道亲近三宝的人,他带着双亲居住在深山里靠近流水的地方。父...

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7

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7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7大愿法师讲解妄语戒第四【佛告诸比丘,吾以种种呵妄语,赞叹不妄语者,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佛陀再“告诸比丘”,告诉、告诫诸比丘说:“你们要辗转教化在家信众,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