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每天走进坟地 农民跟踪后发现恐怖一幕

从前有位比丘,每天都会到城外旷野的坟场。而比丘在往坟场的途中,都必须穿越一块田地。田主人看到比丘老是穿越他的田地,禁不住地起了瞋心。有一天,田主人拦下比丘问道:你是打那儿来的乞士,每天在我的田地纵横往来?田地都被你走出痕迹来了!比丘回答道:我目前正在兴讼当中,急须有人为我作证,为了找寻证人,所以必须经过你的田地。比丘说完就又走了。这时田主人心生好奇,跟在比丘后头,看他到底要去什么地方。

到了坟场,田主人发现那里到处散着发胀臭烂的尸体骨骸,而且有鸟兽正在食啖这些尸体。比丘指着这些鸟兽对田主人说:这些鸟兽就是我的证人!田主人觉得很疑惑,问道:为什么这些鸟兽就是你的证人?你身为一位出家众,又能够和谁有争讼?比丘答道:我的心仍会追逐着虚幻不实的色声香味细滑等五欲境界,有许多烦恼、恶念。为了降服心当中的烦恼贼,所以每天都到旷野当中,观察这些臭秽不堪的骨骸,再转而观察自己的这个色身,从头到脚没有一处和这些尸骸有所不同,教这念心作恶露不净的观想,并且提醒自己:这念心是如此的生灭变异,无常迅速,变迁不定,应该忏悔改过,不要再造作恶业。这些每日食啖尸体的鸟兽,正是色身不净的证人啊!

这时田主人听闻比丘所说的教诲,泪洒满面,哽咽难言。原来这位田主人过去生在迦叶佛住世时,长年不断地修不净观,观想色身不净,因而听闻比丘所说的道理后,和比丘都证得须陀洹果。

摘自:《经律异相.卷二十比丘修不净观得须陀洹道六》

省思

想要解脱烦恼的束缚,脱离三界,应当如公案当中的比丘和田主人一般,发勇猛精进心,持续在法上用功,才能破除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开悟证果并不是一蹴可几,是由于无始劫以来的精进用功,所累积而来的深厚善根,待时节因缘成熟,自然能一念相应,有所契悟。所以大众,当勤精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选好日子宜忌查询 关键几点不可不知 怪不得选不好

选好日子宜忌查询 关键几点不可不知 怪不得选不好

根据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来看,我们在做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的时候,一般都是需要提前找一个黄道吉日。这不仅仅是因为出于我们的传统风水文化,更加是为了我们可以在好的时辰做重要的事情,让这件重要的事情更好更...

乘宗法师:三主要道

乘宗法师:三主要道

三主要道佛教的经典非常的多,如果你现在去寺庙的藏经阁,或者图书馆,佛教的书整个屋子都摆不完。如果你学的是天主教、基督教,事情还好办,也就一本圣经;偏偏你接触的是佛教,所以那么多的经典、佛经,即使花了...

素食:净其身,清其心,正心修德,有益健康

素食:净其身,清其心,正心修德,有益健康

(一)素文化的发展:提到素食,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两个方面:正心修德和有益健康。不错,自从人类走出蛮荒,素食就一直在这两种理念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着。(二)正心修德:远古的人类生活于自然中,他们的饮食取之于...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禅理来自生活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禅理来自生活

禅理来自生活禅,其实非常简单,即使你并没有真正懂得禅理,而你在举手投足之中却处处体现了禅理,那么不要刻意地寻求禅,禅就在生活当中,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处处都是禅。禅宗清净,佛理明心。若是把参禅看成诵经...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参禅与念佛的分别?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参禅与念佛的分别?

芜湖广通大师问:参禅与念佛的分别?月溪禅师答: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迷昧不能证得。故我佛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令众生明白本有之自性,我佛...

文殊菩萨的故事: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文殊菩萨的故事: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万缘立度—阐教禅师       清朝有位通理法师,字达天,是直隶(今之河北)冀州新河赵氏之子。生于康熙辛巳年间,甫一出生就具有圆满而庄严的身相——有着七处平满的异征、双手下垂时长度超过了膝盖关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