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无礼的果报


过去,在印度,人与人之间因为物质的多少分配不同,而产生等级观念,并且非常悬殊。

其中有一族最贫穷,也就是最最低下的、被人瞧不起的首陀罗族,他们大多以做奴婢、或做奴隶为生,要干最苦最累的活,还受虐待。

在舍卫城中,有一个首陀罗族的人,名叫尼提,他专门替人家挑粪,做最没有人愿意做的活,他为人很诚实善良,平时从不多说一句话。

有一次佛陀在定观中,看到尼提这个人,他的业力已经消得差不多了,应该是让他脱离苦海的时候了。因此,佛陀和阿难上街,来到一条巷口。正巧,尼提挑着满满一桶粪,从巷里走出来。看见佛陀的光临,想到自己卑贱,他想避开或绕道而行,不敢与圣者佛陀相遇。可是小巷非常的窄,根本无处可以躲避,他心慌意乱起来,挑粪的桶子,竟一下子破裂,尼提被淋得满身粪便,他惊恐的不知所措,只好将头深深的低下,不敢见佛陀。

佛陀走到尼提的身边,问他:“尼提,你愿意出家吗?你想脱离苦海吗?”

尼提满面愧色的说:“佛陀是高贵崇敬的,随从的弟子也是贵族的王侯,我的身份低下,怎能与他们相比,我哪来的福报可以出家,脱离苦海?”

佛陀说:“佛法如净水,能够洗去一切肮脏,世间无论什么东西,一旦经过净水的洗涤,马上一新。佛法有如烈火,能够燃烧一切,无论任何东西,一旦被圣火触到,立即纯净。佛法是最平等的,没有富贵,贫贱之分,任何人,只要愿意信佛,脱离痛苦,勤行修持,都是可以出家的。”

佛陀的话,使尼提非常的感动,他就随着佛陀来到祗园静舍,剃度出家。后来他精勤修行,很快证得须陀恒果。

听经闻法,静坐修禅,尼提渐渐开启智慧,对于佛陀的法理,不仅能够悟到,又能去奉行,不久他就证到罗汉果位。

话又回到当尼提出家的时候,很多世间势利的人非常不满,他们认为这样一个出身卑贱的人怎能够做出家弟子且受大众的供养?越想越不平,于是,一直告到国王那里,要国王去告诉佛陀,千万不可以让尼提做他的弟子。

于是,国王乘车,来到祗园精舍来请教佛陀。

车到门前,国王下来要走过一片树林,这时看见一个大石头上,坐着一个威仪端庄的比丘,波斯匿王很有礼貌的说:“我想求见佛陀,请通报一下可以吗?”石头上的比丘答应后,立即消失在石头里,很快又回到国王面前说,“佛陀允许大王现在见面。”

波斯匿王看到这位比丘,从无门无缝的石头中,进出自如,实在惊奇,当他见到佛陀时,顶礼以后,就合掌问佛陀道:“佛陀,刚才为我通报的那位比丘,他的神通罕见,请问他的尊号?”

佛陀微笑的对大王说:“波斯匿王,你今天特地来此的原因,是要问我为什么度化你们以为最卑贱的人,而我度人不论贫穷富贵,一视同仁,你想问的这个比丘正是尼提,他已经悟了罗汉果,你见的就是他。”

波斯匿王非常惭愧。

佛陀接着又说:“世上的每一个人,他们的贫穷贵贱,皆是业力所得,一个人仁慈、谦虚,敬长护幼,修心养德,必定生为贵人。相反,一个人凶恶残忍、骄慢放荡,他的下场一定生为卑贱。”

波斯匿王又紧接着问佛陀:“那尼提为何生得如此卑贱呢?”

佛陀说道:“过去,迦叶如来涅磐以后,在十万人的僧团中,有一个比丘,很骄傲侍势,平时待人接物,也很傲慢无礼,自己的事情让别人代做,有时身体不舒服,就懒起早睡,令他人扫除房间,让别的比丘做他的使者,还不尊敬长者。由于这段因缘,在以后的的五百年中,世世替人除粪,直到今世,业障尽除,遇佛得度,也是当时出家学道的缘起。”

波斯匿王听完佛陀的开示之后,称赞佛陀的威德,佛法的无量慈悲,度众人脱离苦海。

人啊,欺人压人,不尊重别人,甚至出口无礼伤人,最终要付出代价的,可怜的还是自己。五百年的挑粪消业,就是因为骄傲侍势,目中无人啊!

相关文章

我们是该清醒的时候了佛陀和佛母报化敲醒了我当代出了一位巨圣(三)——三十多个领域都取得无可比拟的成就放下“面子”就会失掉尊严吗?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吧!佛陀师父教我修忍辱因果不昧 | 半碗稀饭的故事看出家人怎样改变恶缘曾经为了两分钱,我几乎失去了尊严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圣众因缘集 四、广种福田 龙王献宝

佛教圣众因缘集 四、广种福田 龙王献宝

四、广种福田 龙王献宝诗曰:阿育王征海不从,分金造像比轻龙;兴添福德修千日,献宝称臣叩首恭。距今二千多年前,印度阿育王由于他福力特别殊胜,统一了全印度。有一天,阿育王召集群臣,问道:现在天下,还有什...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五十一节 大小弟子 互不相害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五十一节 大小弟子 互不相害

第五十一节 大小弟子 互不相害活佛放生的第二种方法,是要本庙主持出钱买各种生命放生,大寺里差不多都有放生池的设备,凡是活佛所到过的寺庙,那些主持都很尊敬金山活佛的,他在路上遇见了卖鱼卖鸟者,不论种类...

宽运法师:发心发愿得成佛果

宽运法师:发心发愿得成佛果

人生需要规划,这一日之内在于晨,一年之计啊在于春。那我们一生之计,就在于我们的勤劳。所以人生规划好以后,要发心、发愿。只有发心发愿,我们才能沿着这个目标去奋斗。那地藏菩萨他的愿力,就是众生度尽,方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优婆塞的典范-过希耶优婆塞的故事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优婆塞的典范-过希耶优婆塞的故事

优婆塞的典范-过希耶优婆塞的故事「牟尼入村落,譬如蜂采华,不坏色与香,但取其蜜去」。【华品(第 49 偈)】这一偈颂是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因为过希耶优婆塞而说的:王舍城有一个大富翁,拥有八亿财产,却...

炎炎夏日喝水四大学问

炎炎夏日喝水四大学问

高温状况下,由于过多的汗液分泌和盐份的丧失,带走了大量体液,造成血液浓缩、血容量下降,引起细胞脱水,出现中暑症状。预防和战胜这种“旱灾”的有效措施,是及时地、适当地想体内补充水分和盐分,以保持或重新...

在家居士应该怎样吃素?

在家居士应该怎样吃素?

问:我们在家居士应该怎样吃素?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索达吉堪布答:汉传佛教自梁武帝以来,出家人就有特别好的吃素传统,包括一些在家居士,也有吃素的习惯。而斯里兰卡、缅甸等南传佛教国家,并没有特别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