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生活故事:以感恩的心来布施供养也是一种修行

一个人跑到释伽牟尼佛面前哭诉: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佛告诉他: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布施。

可我是一个穷光蛋呀!

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样东西:

1.颜施:你可以用微笑与别人相处;

2.言施:对别人多说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温柔的话;

3.心施:敞开心扉,诚恳待人;

4.眼施: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

5.身施:以行动去帮助别人;

6.座施: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人;

7.房施:将自己空下来的房子提供给别人休息。

佛最后说:无论谁,只要有了这七种习惯,好运便会如影随形。

佛陀告诉我们布施有很多种,用真心就可以。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谋生赚钱养家,其实养家也是布施!

如果你是在迷位,觉得自己是做牛做马,赚钱来还家人的债,你就憋了一肚子的怨气,你会生活得很苦!你念头一转,养家是布施、是供养,你是布施这一家人,供养这一家人,你就快乐无边!

你不晓得这是布施,不知道那就是供养,你做得好辛苦!你念头一转,心情就起了变化,你就快乐了。这就是觉跟迷,迷的时候,确确实实是讨债还债;觉悟的时候,不是讨债还债,是在修布施供养。

不要以为到寺庙里面去舍一点钱,那才叫布施,在无量布施里面,你只晓得一种。你不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的所作所为统统是布施、是供养!

譬如,你把家里整理得清洁整齐,让一家人生活得舒舒服服,你是在修内财布施,你是在行菩萨道!你在公司里面尽心尽力地工作,这是对公司的布施,对社会的供养。

你能够起这个念头,你就自在了!你非常辛勤地工作,就算升迁轮不到自己,你也就不会难过,为什么?你以智慧、体力、劳力来布施供养,你法喜充满,你非常快乐。何况你修布施供养,眼前如果没有得到好的报酬,后来的果报也是不可思议。

时时以一颗感恩的心来布施供养家庭和社会,也是修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做人的佛法:学会宽容,收获一生

做人的佛法:学会宽容,收获一生

学会宽容,收获一生人越是接近真理,越能包容别人。 禅语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写过一篇散文写给他的孩子:孩子,希望你拥有宽容,因为一旦你拥有了宽容,它会让你把爱放在首位,万不得已才动用恨的武器;...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三:断臂求法

禅宗公案与自我赏析三:断臂求法

公案原文:禅宗二祖慧可禅师,青年时为人豁达豪爽,博览群书,因不满足于儒道易数,四处访贤求道。听说有位天竺来的神僧达摩住在少林寺,便前往拜访。慧可虽时时伺机参问,但达摩整天面壁禅坐,并不向其开示。慧可...

国王杀生救母

国王杀生救母

国王杀生救母佛陀时代,有一独生子从小备受父母的疼爱。父母竭尽心力培育他,并且让他跟随良师益友学习,一心希望他将来能有一番成就。但是独生子态度傲慢,没有恒心毅力,不肯用心学习,常常早上才学的东西,下午...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生活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生活

生活友人之子柏然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建筑设计院做设计员。工作很出色,因此在一年中加了两次薪,在院的年终表彰大会上,院长点名表扬了柏然,夸他能干、技术精、敬业,院里需要的就是他这样的人才。从此以后柏然...

初一十五上香有什么规矩?

初一十五上香有什么规矩?

先了解烧香的意义。初一十五上香和平时是一样的,一颗虔诚的心。恭敬的行为, 上三炷香。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烧香的含义有四个方面:1、表示虔...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帝释变迦兰陀竹林缘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帝释变迦兰陀竹林缘

帝释变迦兰陀竹林缘王舍城中住着一位长者,名为瞿沙,虽然拥有无可算计的财富,却因崇奉外道而不信佛法。当时,目连尊者以神通力观察长者,发现他将因邪知邪见而堕入恶道之中受苦,于是心生悲悯,希望以种种方便度...